对氧化沟设计问题的一个困惑
这个问题来源于下面的链接,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讨论一下: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867_511116_1.htm困惑是:既然氧化沟可以看作是多个AO段的串联(距表曝机较近的下游区域为好氧段,其它为兼氧段),那么,单纯采用负荷法设计就应该有局限性了——两段的作用并不相同,AO类工艺中的有机负荷法设计思路都是针对O段——也就是说,应该有足够的好氧反应时间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对于城镇污水而言,有大量的数据可供参考,参照规范取个统一的负荷(包括A段和O段)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对工业污水呢?特别是浓度比较高的——由于耗氧速率更快,照此设计,应该会出现O段反应时间不足、A段反应时间有余的局面的!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又如何进行控制呢?
Carrousel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作者:刘长荣, 常建一设置厌氧、缺氧段的Carrousel氧化沟(文中简称:A2/C氧 化沟)具有生物脱氮除磷功能,是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之一。结合工程实例,从工作原理、工艺设计等方面对A2/C氧化沟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从事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参考。 在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设计中必须具备厌氧、缺氧、好氧3个基本条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所需的处理构筑物多、污泥回流量大,从而造成投资大、能耗多、运行管理复杂。A2 /C氧化沟将厌氧、缺氧、好氧过程集中在一个池内完成,各部分用隔墙分开自成体系,但彼此又有联系。该工艺充分利用污水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的特性,把好氧区和缺氧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无动力回流,节省了去除硝酸盐氮所需混合液回流的能量消耗。 1 工艺流程及设计 1.1 工艺流程流经沉砂池的生活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在A2/C氧化沟内设置的圆形混合井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厌氧区Ⅰ。该区分为3格,每格都设有水下搅拌器 以防止污泥沉淀。经厌氧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缺氧区Ⅱ,并与由氧化沟Ⅲ 经回流 通道Ⅳ进入缺氧区的回流液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