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废气净化塔设备技术
一、设备概况净化塔采用PVC、PP、FRP等制成,内设逆向填料吸收系统、喷淋系统、脱雾装置系统、下设供水箱、供水泵系统、进出风口、风机、风管、吸罩组成系统。酸性气体净化塔属两相逆向流填料吸收塔。酸性气体从塔体下方进气口沿切向进入净化塔,在通风机的动力作用下,迅速充满进气段空间,然后均匀地通过均流段上升到第一级填料吸收段。在填料的表面上,气相中酸性物质与液相中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物油(多数为可溶性盐类)随吸收液流入下部贮液槽。未完全吸收的酸性气体继续上升进入第一级喷淋段。在喷淋段中吸收液从均布的喷嘴高速喷出,形成无数细小雾滴与气体充分混合、接触、继续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酸性气体上升到第二级填料段、喷淋段进行与第一级类似的吸收过程。第二级与第一级喷嘴密度不同,喷液压力不同,吸收酸性气体浓度范围也有所不同。在喷淋段及填料段两相接触的过程也是材热与传质的过程。通过控制空塔流速与滞贮时间保证这一过程的充分与稳定。对于某些化学活泼性较差的酸性气体,尚需在吸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塔体的最上部是除雾段,气体中所夹带的吸收液雾滴在这里被清除下来,经过处理后的
含有机溶剂的废气净化方法
由于溶剂的挥发性,这种物质不仅在生产中,而且在以后的使用中一直都会给周围环境的空气造成有害的影响。在测定时,必须要遵循法规制订者所规定的极限值。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例如随着适用于涂层材料和药品生产装置以及浸渍和涂漆装置的31号BimSchV法案的实施,近年来对挥发性有机物质极限值的规定明显地严格了。这项法规将欧盟的1999/13/EG号关于溶剂的规定转变为德国的法律,其目的在于在整个欧洲的范围内将溶剂的排放量减少约20%。是否必须要采用这些浓度极限值,要视溶剂的年消耗量而定。值得注意,但是并不是真正令人吃惊的是这样一种事实,即在BimSchV法案中没有采用欧洲的1:1的数值,而是极限值更加严格了。 此外,在2002年10月1日新的TA 空气法案开始生效,这项法案普遍适用于需要审批的装置。在此法案中,不仅物质流量,而且浓度的极限值都降低了,一些物质,如二氯甲烷重新划分了等级。对于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的普遍规定是:浓度不能超过50mg碳/m3,或者物质流量不能超过0.5kg碳/h。对于划分为I级或II级的物质,适用其他的大多是更加严格的数值。那些能够符合至今为止的要求,但
常见的废气净化技术对比
恶臭气体处理常见的方法有生物分解法、活性碳吸附法、等离子法、植物喷洒液除臭法和和UV光解净化法。1.1 微生物分解法生物分解法是利用循环水流将恶臭气体中污染物质容于水中,再由水中培养床培养出微生物,将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为低害物质,除臭效率可达70%,但受微生物活性影响,培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处理一种或几种相近性质的气体,为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运行,必须频繁添加药剂、控制PH值、温度等,这样运行费用相对比较高,投入人工也比较多,而且生物一旦死亡将需要较长时间重新培养。(对比分析表详见附件1) 1.2 活性碳吸附法活性碳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内部空隙结构发达,有巨大比表面积原理来吸附通过活性炭池的恶臭气体分子,初期处理效率可达65%,但极易饱和,通常数日即失效,需要经常更换,并需要寻找废弃活性碳的处理办法,运行维护成本很高,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气体,对醇类、脂肪类效果较明显,但湿度大的废气效果不明显,且容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1.3 等离子法等离子法是利用高压电极发射离子及电子,破坏恶臭分子结构的原理,轰击废气中恶臭分子,从而裂解恶臭分子,
吸附燃烧净化工艺处理有机废气
随着非金属材料在电讯、电子、机械、化工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其在着色增光的喷漆过程中所产生的苯系列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吸附催化燃烧净化可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吸附催化燃烧净化是利用工业废气中污染物可以燃烧的特性,将污染物中含碳氢的化合物,经活性炭吸附浓缩后,在催化剂和较低温度(250~450℃)下进行氧化分解,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与水蒸汽;或者将分子结构中含有卤素及其他元素的有机物转化成卤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或其它金属氧化物,再经过吸收等净化措施,将有害气体彻底转化为无害气体的一种净化方法。1 吸附催化燃烧的独特优势,使其具有以下特点:1)、可再生使用。吸附剂饱和后通过脱附,催化剂可通过活化长期使用。2)、起燃温度低。含烃类物质的废气在通过催化剂床层时,碳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并被活化,因而能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完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且在达到起燃温度后,无需外界供热,与直接燃烧法相比,其起始温度可低一倍,因而能耗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