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下)
3.1.3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3.2钢筋绑扎: 3.2.1核对钢筋半成品: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3.2.2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3.2.3预埋管线及铁活: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桩伸入承台梁的钢筋、承台梁上的柱子、板墙插铁,均应按图纸绑好,扎结牢固(应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或位移。 3.2.4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其接头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尺量在支座处;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3.2.5绑砂浆垫块:底部钢筋下的砂浆垫块,一般厚度不小于50mm,间隔1m,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应遗漏。 3.3安装模板: 3.3.1确定组装钢模板方案:
土建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中)
3.4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 3.4.1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 3.4.2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3.4.3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3.5继续钻孔: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当钻至持力层后,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可继续钻深1m左右,作为插入深度。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 3.6孔底清理及排渣 3.6.1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 3.6.2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 3.6.3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
探索建筑预制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桩施工技术在不同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由于桩基的承载力与其他承载力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本身的沉降量也较为均匀,因此适用于较多的地质施工条件,尤其是在一些软弱地基的施工过程中,桩基施工能够发挥出其特有的功能。本文重点分析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制桩基础施工环节的相关问题以及实际的解决方法。 一、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一般在仓库或者粮仓等一些承载力较大的施工建筑过程中,会使用到桩基础施工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大型设备的震动,从根本上减少对建筑工程结构的影响,尽可能的控制整个基础的沉降现象以及沉降速率。在进行高建筑物施工时,可以通过桩基施工技术来让提升房屋建筑的上拔力和水平力,这样还能保证房屋建筑出现倾斜等质量问题;在一些地基软弱或者土壤特殊的施工环境下,建造永久性的建筑物就需要结合实际状况用桩基础来作为房屋抗震的基本结构。房屋建筑的桩基设计工作必须满足房屋变形与承载力的具体要求。桩基施工可能会因为设计或者施工等不同的因素影响,导致具体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