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建】中国第二座巨型高层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生成记
参建
参建 Lv.7
2018年07月17日 12:04:42
只看楼主

巨型高层建筑与城市视野的协同 巨型高层建筑与城市视野的协同如果城市被看作是巨型企业,是什么推动着它的市值不断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座城市的最高建筑如同一把标尺,衡量着城市间的相对地位。20世纪30年代,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1931)和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 Building,1930)先后成为世界最高建筑,纽约一举成为世界首席金融中心。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两座大厦,纽约的价值会打多少折扣;更难想象的是假设它们建成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世界格局又会呈现出何种景况。

巨型高层建筑与城市视野的协同

巨型高层建筑与城市视野的协同如果城市被看作是巨型企业,是什么推动着它的市值不断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座城市的最高建筑如同一把标尺,衡量着城市间的相对地位。20世纪30年代,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1931)和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 Building,1930)先后成为世界最高建筑,纽约一举成为世界首席金融中心。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两座大厦,纽约的价值会打多少折扣;更难想象的是假设它们建成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世界格局又会呈现出何种景况。

1.jpg

帝国大厦(R.Hockens/modified)

2.jpg

克莱斯勒大厦

很多迹象可以看出,巨型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天际线的顶点,与一座城市的文化环境存在着某种协同效应。虽然摩天大楼耗资巨大,但考虑到单位面积和人均效率,其节能、节地的优势还是很大的,同时它也代表着财富和价值的集聚效应。一个成功的超高层建筑应具备如下特征:较高的楼价和出租率、合理的建筑空间、出色的结构性能、舒适的内部环境、引领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但在这些因素之外,如果从城市的视野去衡量,最根本的检验标准也许可以这样描述:如果巨型高层建筑建成多年后,这个区域或者这座城市依然保持着欣欣向荣的经济活力,并且在世界格局中得到关注和跃升,那么无疑这座高塔是成功的。

如今,全球经济的热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亚洲新兴城市聚集。在这个趋势中,深圳这座富有进取精神的南方城市正面临着非常重要的转型:30年前,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地,背负着经济发展的重任;如今,它被定义为设计之都、科技之都,通过完善的方案设计竞标制度激发设计创新,用城市空间书写当代文化,同时强化城市品牌印象,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建设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3.jpg

平安金融中心全景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简称平安北塔)拔地而起,它既满足了一家大型保险金融集团自身发展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也镜像着深圳与世界的关系。按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的定义,这是深圳第一座也是中国第二座巨型高层建筑(建筑高度593m)。它与上海中心形成南北呼应的格局,也正在改变着深圳与香港、广州等珠三角城市的战略关系。


建筑文化与实效的协同:深圳最高建筑重塑都心格局

如果追溯深圳城市天际线的动态轨迹,在福田CBD规则街道网格的核心区位,有一处地块被定义为“龙脊“的天际线制高点。在2007年11月,平安集团旗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竞得这块商业用地,用于建设中国平安集团总部大楼,项目总投资额高达百亿元。9年后,项目建设接近尾声,此时它早已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大厦,而是福田CBD和整座城市的象征。

4.jpg

总平面图

5.jpg

首层平面图

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01号地块,益田路与福华路交汇处西南角。项目地块西侧与低密度购物公园COCO Park相邻,其间以中心二路相隔,东南是深圳市最大的会议展览设施——深圳会展中心。项目用地南北长约175.4m,东西方向进深约88~133m,总用地面积为18 929.7m2。规划中的用地性质为办公、酒店、商业和相应的配套设施。根据规划要求,建筑容积率20.2,建筑覆盖率不超过60%,裙房高度不高于52m,塔楼高度不低于450m。项目的建筑意象可以唤起人们对早期经典摩天大楼的记忆:古典的轮廓、对称的造型、高耸的比例、竖向石材肌理以及长长的塔尖象征着对城市未来的无限期望。建筑在底部较为舒展,塔楼随着细长的塔尖慢慢升高,一气呵成的气势在高600m处达到极致并继续冲向云霄,代表了整个城市积极向上的意愿。

6.jpg

平安金融中心主塔

7.jpg

南北剖面图

主楼的典型办公平面均为2900~3900㎡左右。围绕着中心核心筒,标准层平面可租赁部分最小宽度为12m,净高为3m,高性能玻璃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可视光线量,有效遮挡红外线,降低能耗。塔楼的底部是大型商业和会议中心,外立面由经典而精致的石材覆盖,中、上部转变为肌理类似的不锈钢和铝金属材料:在塔楼顶部还设有一个大型公共活动空间,在这里可以俯瞰城市盛景,感受从清晨到夜晚的璀璨活力。塔楼结构高效而优雅地反映出建筑的标志性:外框-巨柱以及各个角落的对角斜撑臂作为沿四周立面竖向密排的窗间柱,共同形成塔楼结构。窗间柱外包铝金属材料,通过玻璃四角可看到结构对角斜撑臂和外框巨柱包裹的亚麻面不锈钢材料。

8.jpg

9.jpg

建筑立面由玻璃、金属与石材组成,优雅而实用。立面的整体性确保大部分建筑元素和构件都可在当地获得且加工制作,并在现场快速、安全地安装,缩短工期,节约经费。非石材的透明部分与窗墙部分使用相匹配的低辐射镀膜夹层玻璃,最大程度减少反射与眩光,在保证遮荫系数的同时也设置了保温夹层。利用最密实的幕墙系统可大幅降低塔楼的能耗,窗墙在背后附加夹层以提高幕墙整体的保温性能。按照规范要求,所有的玻璃都进行了夹胶或钢化处理以确保安全。


高效、高容量的电梯系统由效率极高的正方形“九宫格”核心筒清晰地组织,服务塔楼地上8个分区与地下2个分区的客流运送。垂直交通在夹层双首层大堂内被划分,始发层设置于此区内的电梯都是双层轿厢电梯,分别服务奇、偶数层。服务一至三区的区内电梯的始发层位于首层办公大堂,而四至七区的区内电梯可经由直达五十一、五十二层与八十三、八十四层的两个空中大堂的穿梭电梯搭乘。还设置有始发于首层办公大堂并服务八区与观光层的专用直达高速电梯。通过上述高效的塔楼电梯系统,客户仅需一次转换即可从首层大堂到达塔楼的任一楼层。

10.jpg

低区(27~38层)标准层平面图

11.jpg

中区(56~67层)标准层平面图

12.jpg

高区(98~109层)标准层平面图

13.jpg

避难层(110层)平面图


裙房从塔楼底部向南伸展,可从办公大堂的西南角直接进入,并与基地南部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南塔直接跨街相接。裙房的街道入口位于裙房的东西两侧,可直接进入公共中庭。裙房主要材质为石材,高10层的商业逐层退台形成城市的空中商业花园,不仅可以服务于塔楼与相邻基地连接的部分,同时自身也成为了城市的一个目的地。


开放的商业中庭和门前广场为项目提供了公共活动中心。单层、跃层的商业和与餐饮毗邻的商业中庭由自动扶梯串联,并经由一系列错落爬升自下而上逐层偏离塔楼。塔楼首层设置的高档精品店铺有助于吸引凝聚人流进入中庭,位于东南角的旗舰店更将人流引入上部商业核心。坐落在东北角与西南角的自动扶梯组群分别与办公大堂及旗舰店相邻,在主体中庭的两侧形成垂直贯通地下一层至地上七层的附属中庭。

14.jpg

主楼大堂

15.jpg

办公与商业区域的连接空间

连通大堂的首层入口汇集基地周边各种交通模式(车行、人行与轨道交通)产生的人流。基地西北侧,来自地铁的人流经过巨大的雨篷与巨柱间宽敞通透的玻璃入口进入3层通高的大堂;基地东侧,落客人流将通过两层高的入口雨篷沿塔楼双层电梯厅的中心轴线进入办公大堂。其他通往办公大堂和商业中庭的入口位于地下一层,并于此处设置开敞的地下广场,实现地下商业与邻近地块COCO Park商业庭院及地铁商业广场的连接。地下一层亦提供出租车上下客区域,满足大量人流到达、离开的需求。

16.jpg

福田CBD 建筑群落中的平安金融中心

从城市文脉上看,塔楼底部被“锁定”于城市肌理规则的街道网格内。当塔楼升高并且超出街道网格的限定范围时,塔楼特别打开四个角部与城市网格呈45°的视野。这种从城市网格轴线到视野轴线的转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耳目一新。


垂直空间的力量构型:技术与能量的协同

对于这座巨型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性,达到了技术与能量的协同。

主体工程由5层地下库、10层裙房及115层塔楼(含裙房10层)组成,塔楼主结构采用巨型斜撑框架、型钢混凝土筒体、钢伸臂桁架结构,以抵抗地震和台风荷载。巨型斜撑框架由8个巨型柱(底部巨柱截面达到6.5m×3.2m)、钢巨型斜撑、8道空间钢带状桁架组成;型钢混凝土筒体十二层以下为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筒体,十二层以上为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筒体;钢伸臂桁架由4道位于设备层的钢桁架组成。次结构由位于带状桁架与巨柱间的H型钢柱、梁组成,主要承受重力荷载。

17.jpg

结构体系叠加&结构整体立面

为了确保这座巨型高塔的绝对安全,结构工程技术进一步体现在“超高层的风致响应研究”、“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构抗连续性倒塌分析”三个方面:1)根据深圳气象台35年逐时近地风记录、近地面层及高层处的台风模拟,采用刚性模型高频测力天平技术及气动弹性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结果表明,项目所采用的沿高度向上逐渐缩小及在建筑物四角不断变化的体型与截面,能够有效减小由漩涡脱落所引起的横风向风振,减小作用在建筑物上的风荷载;2)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地震工程的时程分析,在7组罕遇地震波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77,小于规范1/100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满足“大震不倒”的基本要求,巨型框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能够提供足够的抗震承载力;3)针对结构非常规性破坏引起的连续性倒塌(Progressive Collapse),分析了五十层的一根重力柱失效、四十八至五十层之间的周边桁架斜杆失效、四十八至五十层之间的周边桁架整体失效等工况,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不会因局部构件破坏、失效而引起大范围连续倒塌,整体结构具有较高的抵抗连续倒塌的能力。

18.jpg

标准层和机电层结构体系示意图

19.jpg

周边桁架结构轴测图

1 周边桁架上弦杆;2 周边桁架下弦杆;3 上方的柱;4 楼面梁;5 嵌入组合型钢的巨柱

21.jpg

核心筒与外伸臂

1 外伸臂桁架;2 核心筒;3 核心筒钢柱;4 核心筒的箱形柱;5 钢柱埋于巨柱

21.jpg

立面幕墙细部设计

22.jpg

多媒体幕墙结构剖面

23.jpg

钢板剪力墙构成的核心筒跃出地面

24.jpg

低区钢板剪力墙施工

25.gif

施工实景(150m-250m-550m)

在降低建筑能耗及微环境处理方面,尽量减少建筑对自然生态的不良影响,以提供一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利用建筑朝向、建筑幕墙技术和建筑系统等条件,增加自然采光、通风,增设了公共空间,创造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提升生产效率。塔楼幕墙材质为石材、金属和玻璃,竖向的石材和金属材料有类似遮阳百叶的功能,减少阳光直射,并采用节能效率高的多层玻璃体系。

26.jpg

幕墙细节


复杂工程设计的多元协作


在一座发展历史不到30年的城市建设巨型高层建筑意味着是一个“世界级”的工程,不仅建筑本身的高度是世界级的,参与项目的设计顾问也是世界级的,包括建筑、结构、机电、BIM、室内、景观、幕墙、照明、标识、防雷设计,以及商业策划、地下交通、电梯、消防、声学、物业管理、发电机排烟、地下室防水、擦窗机、抗震阻尼、风洞试验、可持续设计、LEED认证等在内的30余家顾问公司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真正“世界范围”的合作。

27.jpg

施工中的平安金融中心与城市的关系

在这样一个复杂工程的协作进程中,CCDI悉地国际作为承担落地最大责任的建筑综合设计机构,协同业主一起对项目建造的全过程进行管控和工程技术服务。在2008年10月到2010年12月的主要设计及出图阶段,主体建筑各专业施工图出图总量超过了4 000张,而此时,我们的服务周期其实仅完成了1/4。在2011年之后的全面施工配合阶段,设计管理涉及的服务内容包括技术交底、图纸答疑、现场技术协调、各种专项设计深化技术确认(钢结构、幕墙、电梯等)、设计变更及相关的修改配合、施工组织方案评估协调配合、后期运营管理预案评估协调配合,以及每周的现场例会和专题论证会。

对专业技术“深度+广度”的把控,成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而这个项目参与方众多、信息交互频繁、多个国际化设计顾问团队、多地点办公、工期紧、现场提前开工等因素,都成为项目中的难点。作为主体设计单位,CCDI协同业主及顾问团队建立起“业主直接管理+建筑师牵头协调”的两级纵向管理层次,专业设计方分别与主设计方签订合约以保证整体进度的协调,并采用针对该项目单独定制的标准工作文件模板及技术措施,强调技术协调与图纸细化同步。从接手初步设计成果开始CCDI项目团队进行的每一份设计图纸以及技术复合、确认,在对自身专业范畴负责的同时,严格满足施工可行性(如构件加工、制作、安装与现场之间的衔接,以及安装和维保需求、节能潜力等),在工程项目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可拓展性方面达到综合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好预控预判、保障上下游环节的交互、避免建造过程中的返工以及运营脱节问题,也是设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最终为业主、为这座城市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项目信息

业主:平安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

建筑方案设计:康沛甫建筑咨询有限公司(KPF)

KPF 设计团队:David Malott、Shawn Duffy、Forth Bagley、Yu Zhizhe、Florence C han

建筑、结构、机电设计:CCDI 悉地国际

项目负责人:庄葵、谢芳

CCDI 设计团队:谢芳、石丽茹、杨浩、刘晓英(建筑);傅学怡、吴国勤、巩文君、黄用军(结构);

杨德位、孙福梁、温小生、凌智敏、丁瑞星(机电)

室内设计:KPF(办公)、Benoy(商业)

结构工程顾问:Thornton Tomasetti

机电工程顾问:JRP

垂直通道顾问:JRP + Fortune Consultants

景观设计顾问:AECOM

可持续设计顾问:ARUP

风力设计顾问:RWDI

交通设计顾问:MVA

照明设计顾问:Lighting Planners Associates

幕墙设计顾问:ALT

标识设计顾问:Duttonbray Design

声学顾问:Westwood Hong Associates

总建筑面积:462000㎡

建筑高度:593m

建筑层数:118 层(自然层)

设计时间:2009

建成时间:2016

注:KPF 设计团队及CCDI 设计团队中参与项目的部分人员目前已离职。

撰文:谢芳、艾侠,CCDI 悉地国际

来源:《建筑技艺》杂志

往期精彩内容:

【参建】寻找设计的起点 ——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

【参建】南京禄口机场二期工程设计全解析

【参建】整合与分解,应对复杂环境的建筑创作



免费打赏
易轻尘
2018年07月17日 15:35:52
2楼
长见识了
回复
花溪米格
2018年07月17日 16:56:45
3楼
6.5mx3.2m的大柱子,看着就结实
回复
domani12
2018年07月17日 18:51:40
5楼
好像看到过施工
回复
寻星星
2018年07月18日 09:35:40
9楼
柱子真心大
回复
xlh062606
2018年07月18日 10:39:17
11楼
学习学习中
回复
小顽桐
2018年07月18日 11:34:44
12楼
谢谢共享资料
回复
duanjjxj
2018年07月18日 11:52:41
13楼
谢谢共享资料
回复
徐阳乐
2018年07月18日 17:12:48
14楼
长见识,学习学习
回复
海岸平涌
2018年07月18日 18:13:19
15楼
谢谢共享资料
回复
清风疏竹
2018年07月20日 15:33:19
17楼
不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