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层建筑与人行尺度的连接 - The Pacific大楼
微痕
微痕 Lv.7
2024年05月19日 23:49:24
只看楼主

  Provoke Studios 设计开始于大量基础考量,包括在街道层面上与邻里和行人建立对话。设计将形态的发展聚焦在简洁的体量上,通过纹理、安装的品质以及富于变化的细部吸引人们的目光。 感谢  ACDF Architecture  对gooood的分享

 

Provoke Studios

设计开始于大量基础考量,包括在街道层面上与邻里和行人建立对话。设计将形态的发展聚焦在简洁的体量上,通过纹理、安装的品质以及富于变化的细部吸引人们的目光。

感谢  ACDF Architecture  对gooood的分享




ACDF是一家先进的加拿大设计公司,以设计了新一代有影响力的建筑而驰名全球。近日,公司完成了The Pacific大楼,这是一栋高耸的住宅塔楼,安静地融入到了温哥华的天际线之中。


▲建筑外观 ?Adrien Williams

The Pacific大楼体现了ACDF逐渐发展的让高层建筑植根于公共领域的设计理念。公司在西海岸的都市中建造了许多成功项目,包括PARQ和正在进行中的Barclay项目,其中The Pacific大楼代表了设计师对于摩天楼开发中的人体尺度的创造性思考,以及建筑对邻里和行人的贡献。



▲建筑与城市 ?Provoke Studios


“Grosvenor由于项目的高品质而广受尊重,而对于地产开发对周边街道和邻里环境的影响,集团也有着深远思考。”ACDF联合创始人Maxime-Alexis Frappier解释道,“我们希望以城市姿态上的形式展现出一种不同的设计理念,创造远高于一栋建筑的价值。”


项目位于Hornby和Pacific大街的交汇处,另外两侧由Granville大街和Burrard街桥框定。大楼共有39层,包含224间公寓。建筑的开发由ACDF和IBI Group合作完成,后者是一家加拿大建筑顾问公司。项目业主是私人地产集团Grosvenor,在世界多个城市的中心地段持有土地。



▲从街道看向建筑 ?Adrien Williams



安静的区分


“与业主一致的理念让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信念,即有的时候,安静而谦逊的建筑可以更为优雅而有价值。 ”Frappier说,“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创造噪音,而是为建筑提供一种安静且有可识别性的特征。


作为温哥华天际线中新的一员,The Pacific大楼在由世界知名建筑师设计的许多最先端的建筑之中获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比起与温哥华密集而多样的高层建筑竞争,ACDF采取了互补的设计策略,以干净、精细的人体尺度元素,在周边风格强烈的建筑之间创造了丰富的城市体验。


▲远景,简洁的立面与周边高楼形成对比 ?Adrien Williams



人体尺度对话

设计开始于大量基础考量,包括在街道层面上与邻里和行人建立对话。设计将形态的发展聚焦在简洁的体量上,通过纹理、安装的品质以及富于变化的细部吸引人们的目光。公司希望建筑的材料可以展现出其自身的独特特质,同时融入到周边的建成环境和社会网格之中。



▲立面纹理和细部吸引行人目光 ?Adrien Williams

ACDF回归了从艺术、摄影和时尚中获取灵感的设计理念,有力地将对比元素整合在一起,将The Pacific大楼塑造成了一个没有强烈雕塑性特征的视觉地标。建筑光滑的南北立面由玻璃和黑色花岗岩组成,与更具图像感的东西立面形成对比,凸出的三角形阳台在后者上形成了编织的纹理。

▲光滑的南北立面和富有编织感的东西立面 ?Provoke Studios

保持着敏感的态度,将人放在所有决策的中心,ACDF建筑事务所仔细研究了项目中所有可能对周边区域、居民和形成产生影响的元素,包括总体的体块布局,材料的颜色、反射度、耐久性,阴影、风、以及对原有景观视线的遮挡等。以塔楼东立面为例,设计考虑到了其西侧的相邻建筑,因此阳台被有意识地设置在北侧,避免楼与楼之间直接的视线交叉。建筑师仔细考量了大楼的每个立面,迅速意识到行人看到的建筑会单独形成一个新的视角,即“第五立面”。


▲周边建筑反射在立面上 ?Provoke Studios

▲立面近景 ?Provoke Studios



第五立面

在建筑底部,ACDF需要保证The Pacific大楼植根于基地所在地及其历史,并对街道的活力做出贡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不仅要考虑材料,还要将建筑在行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纳入考量。


▲从人行道看向建筑 ?Adrien Williams

“传统摩天大楼的魅力往往随着人们的接近而消散。 我们为The Pacific创造了一个‘第五立面’,通过策略性布置的设计元素,提供了垂直方向上的景色。 ”Frappier解 道,“当你从街道向上看去,你会发现一种新的摩天楼语言,在行人与建筑之间产生新的 连接。


受云朵形成的启发,从街道层的基座开始,阳台底部被涂成三种不同深浅的灰色,在图案之间产生了一种运动感,丰富了建筑垂直方向上的外观。上方三角形的阳台同样会给街道带来有趣的反射。夕阳西下,建筑开始发光,阳光被阳台大理石一般的白色陶瓷表面反射向街道,不锈钢框架则呈现出了一种粉红的色调。随着光线变化,两个立面被照亮,另外两个则消隐在了黑暗之中。



▲阳台底部不同颜色形成富有动感的图案 ?Adrien Williams



艺术和历史的结合

ACDF设计了一条长长的富有戏剧感的柱廊,将人们引向塔楼入口。巨大而棱角分明的柱子错位设置,为温哥华艺术家Lyse Lemieux提供了一块空白的画布,来表达她对基地及其历史的尊重。艺术家创造了九个马赛克图案,每个图案都超过六米高。每个朝向不同方向的柱子立面上都设置了一个不同的名人图像,形成了一种运动感,并且与邻里、公共空间和整座城市建立起了强烈的连接。进入玻璃围合的大厅,柱子依旧是空间的主角;网格图案的黑色砖墙和不锈钢表面为极简的朴素空间增添了活力。


▲入口立面 ?Adrien Williams

▲不同朝向的立柱和人像 ?Adrien Williams

▲艺术作品近景,连接建筑与城市 ?Adrien Williams

“在设计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致力于创造一栋影响力从天际线直达微观层面的塔楼。 ”Frappier解释道,“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在建筑、行人和居民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连接,积极地为街道区域带来活力。 Lyse Lemieux在底层柱廊上创作的非同寻常的艺术作品成功体现了这一想 法的精髓。


塔楼旁边是一栋小小的历史保护建筑,最早是一座私人住宅,后来经多了多次改造,被温哥华居民称为“黄色小屋”。在The Pacific大楼大厅层的设计上,ACDF很大程度上考虑了该历史建筑的存在。两层高的大厅和沿街立柱的颜色完美地与相邻地块融合在了一起。


▲大厅 ?Adrien Williams

▲接待区 ?Adrien Williams



推动21世纪城市发展对话

The Pacific大楼外观精致完美,且对于普通大众有着极高的可达性,是公司设计理念的具象化,更加高效、包容、有益。


The Pacific大楼是ACDF不断诠释天际线发展的副产物,衍生自多个世界级项目中的合作,包括PARQ和正在进行的Barclay大楼。Barclay大楼底层的景观、树木和座椅如公园一般设置,被称作“公园里的塔楼”,标志着ACDF以天际线促进城市肌理理念的成熟。这一想法在PARQ项目中小露头角,通过The Pacific大楼实现了大胆宣告。


▲夜晚的建筑与城市 ?Provoke Studios

这三个项目体现了ACDF在行人整合设计理念上的发展。人被放在了设计的主要位置,并且为创造感情而非过度奢侈设立了一系列新的标准。比起为塔楼戴上王冠,使其超过天际线上的邻居;公司投入了更多精力在人行层面的设计上。这里是建筑最终与人的尺度以及城市肌理接触的空间。聚焦于增加建筑对公共领域的贡献,ACDF引领了一系列讨论,重新思考世界顶级市场中的城市地产开发。



▲夜景 ?Provoke Studios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ACDF Architecture


▲一层平面图 ?ACDF Architecture


▲标准层平面图 ?ACDF Architecture


▲屋顶平面图 ?ACDF Architecture


▲剖面图 ?ACDF Architecture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4年05月20日 08:40:42
3楼

学习了关注高层建筑与人行尺度的连接 - The Pacific大楼设计理念,多谢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