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文化(转贴,转自abbs)
wyz_810330
wyz_810330 Lv.12
2005年01月11日 11:05:55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这是我在abbs上看到的帖子,这是被设为精华的帖子,帖子的学术性与可读性很强。虽然这是别的论坛上的东西,但确实是好东西,愚认为好东西是不分坛界的,所以拿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也希望咱们论坛上也能出此好帖,绝对是要重奖的!

这是我在abbs上看到的帖子,这是被设为精华的帖子,帖子的学术性与可读性很强。虽然这是别的论坛上的东西,但确实是好东西,愚认为好东西是不分坛界的,所以拿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也希望咱们论坛上也能出此好帖,绝对是要重奖的!
免费打赏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43:30
42楼
杜鹃花举世闻名。唐代白居易诗曰:“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杜鹃花栽培的历史悠久,自唐代便已栽培供观赏美化庭园,比起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要早1000多年。经过品种杂交培育出270余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每次一看到植物的名字,就会很想要知道他的由来,在这里我找到了几个与杜鹃花名字相关的故事:
杜鹃花(Rhododendron)的拉丁署名来源于希腊语,系玫瑰之意,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花,被誉为“花中西施”。

我国古代民间曾流传花与鸟同名“杜鹃”的故事,其花开正值杜鹃鸣啼之时而得名。杜鹃花期长,开花繁茂艳丽,在中国分布很广,它以漫山遍野如锦似绣的气势,寄予人们对繁荣富强的美好向往,也有把杜鹃花比作“思乡怀旧”的情感象征。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还有个优美而离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次百花姐妹约定春天在“花都”大理坝比美,推选“花王”。杜鹃花家族大,姐妹多,就派她们的佼佼者马缨花作代表去参加竞选。马缨花觉得自己长得漂亮,不把众姐妹看在眼里,因而姗姗来迟。众花姐妹等的不耐烦,只好开始选举。待马缨花梳妆打扮好磨磨蹭蹭到了大坝的时候,“花王”的桂冠早就被山茶花夺去了,气的马缨花一气跑回山上,发誓永远不下坝。直到后来人们到处美言赞赏她,才把她请下山来。马缨花,其名来自民间,因其似马帮领头马头上佩戴的红绣球而得名。可见,杜鹃受民间百姓的喜爱。

啼血杜鹃
闽东山区杜家村里有一户穷人家,家中三口人,母亲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年30余未婚,村里大都叫他杜大,弟弟叫杜二,年方十八九,兄弟以贩卖私盐为生,养活老母。杜大力大,一次可挑盐300斤,杜二力小,一担不过100斤,自己可勉强糊口。

有一天,杜大经过一处街坊歇肩的时候,由于担子太重,盐担滑下来,把一个小孩压死了。人命关天,杜大被官府抓去,关在监牢里,待判死刑。杜二一个人卖盐,奉养老母,十分困难。一次,杜大对来探监的弟弟说:“再过两天,找要被执行死刑了。”兄弟相抱痛哭。弟弟说:“我去替死。我死只死一个,你死便死三个。因为我力气小,挣的钱,不能养活母亲,二人都会饿死。”说着弟弟把哥哥推出门外,自已进了牢房。

过了两天,杜二作了替死鬼。可是杜大怕事,出来后并没有回家事母,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杜二灵魂化作杜鹃鸟,到处飞叫:“哥哥回来!哥哥回来!”一边叫,一边口中滴出鲜血。鲜血滴处,长出了红杜鹃。此后,每年春天满山一片红杜鹃花,人们都说,这是杜二的红心与孝心。就在杜二到处找哥哥的时候,有人发现,距杜家村数十里的九峰山后,常有许多山羊,仰天嚷着:“妈!妈!妈!”好奇的人进山去看,在羊群叫嚷处,有一具腐尸,从衣服看出这就是杜大,尸旁长出一株有毒杜鹃,开着黄色的花。消息传到杜家村,大家都说仕大贪生怕死,害了一家。死后变成毒草大家叫它闹羊花(即羊踯躅)。

后来村里流传着几首山歌:

满山杜鹃一片红,怨鸟滴血花成丛。
杜二孝母甘替死,杜大怕死躲九峰。
弟弟魂化子规鸟,苦唤哥哥快回家。
千呼万唤哥不应,鲜血开出满山花。
哥哥死在山沟里,善良山羊喊妈妈。
原是杜大化毒草,大家骂他闹羊花。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43:59
43楼
杜鹃花(Rhododendron)又名映山红、山踯躅、红踯躅、山石榴、山鹃等,为杜鹃花科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常绿乔木。全属约 900 种,中国产530种,主要分布云南、西藏和四川、栽培的园艺品种约300个。通常分为:春鹃(东洋鹃)来自日本,花较小,花期4月,品种甚多;毛鹃(大叶杜鹃),生长健壮,高可达2米~3米,是西鹃的优良砧木,花大,多单瓣,品种约10余个;西洋鹃,最早为西欧的荷兰、比利时育成,花色、花型多,最美的一类,体型矮壮,树冠紧密,怕冻,花期4月~5月,花径6厘米~10厘米,品种甚多;夏鹃(日本称皋月杜鹃),开花最晚,5月~6月,枝叶纤细,树冠丰满,高1米左右。杜鹃花为尼泊尔王国国花。优良品种用嫁接、扦插法繁殖或原种播种。为世界著名花卉,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适于园林中种植,是冬春和夏初的主要花卉。
长沙地区的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合杜鹃花的生长,每到春天,长沙市郊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朵茂密,万山红遍,成为长沙春天的一大奇观,故长沙人称杜鹃花为“映山红”。清同治《长沙县志》卷34载有朱滋丹的《岳麓山赋》,其中描写麓山的四时景物,写了“岩花艳吐,崖树荫浓,树岭飘红,松峦积素”四句,那吐艳的岩花即是杜鹃花。杜鹃盛开是岳麓山春天的胜景。历代诗人对杜鹃花多有吟咏。唐代吴融《杜鹃花》诗中有“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人楚宫”之句,可见唐代楚地,杜鹃已成为一种宫廷栽培花卉。关于杜鹃花的来历流传不少传说。其中一说是:蜀王杜宇死后,化为子规鸟,即杜鹃鸟,暮春时节,日夜哀鸣,滴血染红遍山花朵,遂名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诗中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说的就是这一典故。郭沫若《杜鹃花》诗也说:“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由于杜鹃花特别火红,特别旺盛,也就成为人们自强不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今日杜鹃花已成为园林及盆栽的优良花卉品种,除红色的外,还有纯白、橙色、金黄、淡绿和浅青等颜色。即便是红色,也衍生出大红、紫红、桃红、粉红多种,可谓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44:18
44楼
杜鹃诗词

宣城见杜鹃花 唐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山石榴寄元九 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江城上佐闲无事,
山下劚得厅前栽。烂熳一阑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尘。泪痕裛损燕支脸,
剪刀裁破红绡巾。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闲折两枝持在手,
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
去时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当时丛畔唯思我,
今日阑前只忆君。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浪 淘 沙 杜 鹃 花
宋 高观国
啼魄一天涯,怨入芳华。
可怜雾血染烟霞。
记得西风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满窗纱,倦客思家。
故宫春事与愁赊。
冉冉断魂招不得,翠冷红斜。

杜 鹃 花
宋 真山民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在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杜 鹃 花
宋 杨万里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栏,清溪倒照映山红。

《杜鹃花》 杨万里
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滴泪成

杜鹃花 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净兴寺杜鹃花》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杜鹃花》杨巽斋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成彦雄写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44:34
45楼
我国有悠久的杜鹃栽培史,早在汉代就有人工栽培的记载。唐代,杜鹃开始应用于私家园林,因其株形优美,花色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杜鹃泛指杜鹃科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全世界约有960种,我国是杜鹃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约有542种,主要分布于西南、云南、西藏、四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一带。
杜鹃花性喜冷凉,忌烈日,生长温度为15℃至25℃,多数品种能耐零下8℃至12℃的低温。园林栽培时宜布置于林下、沟谷旁,光线太强易造成叶片发黄、反卷、生长不良,光线不足则影响花芽分化与开花数量,土壤以偏酸性腐殖土为佳。杜鹃喜多雨、多雾、高温的环境,忌水涝,栽植地要有一定坡度,积水容易造成烂根。杜鹃根系较浅,多密集成团,移栽时切忌栽植过深,否则恢复期长,生长慢,数年后老根会逐渐腐烂,从表土层重新长出新根,形成“多层根”。杜鹃花除苗期猝倒病外,无毁灭性病虫害,但褐斑病、象鼻虫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杜鹃的观赏价值,应及时防治。花期15至25天,从开花到结实成熟约需140天。野生杜鹃以播种繁殖为主,扦插、嫁接繁殖虽然可以成活,但有较大难度,实生苗6至8年开始开花,40至60年是杜鹃生长旺期,其寿命可长达数百年。
野生杜鹃花多深居高山幽谷之中,因交通不便,鲜为人知,加之对环境要求较严,栽培难度较大,园林应用甚少。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广为应用的多为杜鹃园艺品种,种类少而色彩单一,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千姿百态的野生杜鹃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杜鹃花在园林布置上,可依据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依山、就石、伴水大面积栽培,营造“自然古朴、清幽飘逸、曲径通幽”的园林氛围,构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山水园林景观;可根据杜鹃花的形态与色彩差异,采用多种乔、灌木杜鹃混合种植,构成立面高低错落、平面层次分明的园林组群;可以效仿自然生长,将杜鹃花密植于山岗坡麓,形成杜鹃山、杜鹃岭、杜鹃谷等景观;有条件的公园还可以根据杜鹃分类系统布置,近缘种相邻布置,不同类群以园中小路分隔,不仅能营造特有的景观氛围,同时能让广大游人在参观中增长植物学知识。在造景上,可根据杜鹃形态、习性艺术地搭配,植株矮小、枝叶繁茂、耐修剪的灌木状杜鹃可以列植路边、墙根或花坛草坪边缘,构成绿篱;常绿型大灌木杜鹃可组成树墙、花屏;体形高大、枝干挺拔、花多、叶亮、冠形浓密或造型独特的常绿杜鹃可孤植于草坪等开阔地带;主干细长、分枝稀少的杜鹃可数株丛植,结合园林修枝,形成树球、花丛;大面积造景则应以片植为主,配以色块组合,以多取胜,突出杜鹃造景主体。为增添整体的观赏效果,杜鹃景区还可配置一些背景花木,如松、柏、桂花、茶花、槭树、梅花、紫薇、樱花等林下点缀蝴蝶花、白穗花、酢酱草、丝兰、蕨类及菊科植物,以形成立体景观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44:53
46楼
杜鹃花的分布
杜鹃花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主产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以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最丰富。中国是杜鹃花的原产地,云南在其分布中心,生长于海拔800-5000米的高山.中山或低丘,尤其是2800-4000米的滇西北高山冷湿地带种类最为丰富 。野生杜鹃花的花期因气候和种类有所不同,据我们研究三明这儿的杜鹃花多为二,三月开放,花朵成管状,形状貌似遮阳伞,色彩绚丽

杜鹃花的种类
杜鹃花的生命力极强,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都能找到它。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世界野生杜鹃花约有960种,我国有524种,云南就有306种。我国现在较为普及的杜鹃花可分为四个类型:东鹃,毛鹃,西鹃和夏鹃。其中毛鹃是中国原产的,俗名就是锦绣杜鹃或映山红,因叶片粗糙多毛而命名。西鹃为四种中最美的一类,多为大众喜爱,作为家庭盆栽的对象。
1.东鹃:即东洋杜鹃,来至日本:体形较小,分枝较散,叶色较淡,开花较早。花色多种,着花繁密,花朵较小,单瓣或套瓣,少有重瓣。
2.毛鹃:即锦绣杜鹃和映山红。体形高大,生长健壮,幼枝密备有棕色刚毛,叶片粗糙多毛。可露地栽培,花色多种,花大单瓣。
3.西鹃:即西洋杜鹃,体形矮小,开花较早,花色多种,多重瓣和半重瓣。该类是花型.花色最多的一类,但习性娇嫩,怕晒怕冷。
4.夏鹃:原产印度和日本,在日本称为皋叶杜鹃。发枝在先,开花最晚,树冠丰满,分枝稠密,枝条现西,花型.花色同西鹃一样丰富多彩

医用地理价值
我明朝李时珍巨作《本草刚木》亦有记载杜鹃花:漏斗状的花,花瓣味酸,可当水果吃,但不可过多食用,否则这会鼻出血。作为研究地理地貌的重要文献《徐霞客游记》中曾记录了杜鹃花的多种种类。

杜鹃花文化
杜鹃花的历史源远流长。
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次百花姐妹约定春天在“花都”大理坝比美,推选“花王”。杜鹃花家族大,姐妹多,就派她们的佼佼者马缨花作代表去参加竞选。马缨花觉得自己长得漂亮,不把众姐妹看在眼里,因而姗姗来迟。众花姐妹等的不耐烦,只好开始选举。待马缨花梳妆打扮好磨磨蹭蹭到了大坝的时候,“花王”的桂冠早就被山茶花夺去了,气的马缨花一气跑回山上,发誓永远不下坝。直到后来人们到处美言赞赏她,才把她请下山来。马缨花,其名来自民间,因其似马帮领头马头上佩戴的红绣球而得名。可见,杜鹃受民间百姓的喜爱。
由于杜鹃的广泛分布和受人喜爱,被称为“木本花卉之王”。早在公元492年,南北朝时就有著作《本草经集注》记录了杜鹃花的踪迹。自唐宋以来,诗人,词人皆多题咏。美丽的杜鹃花始终闪烁于山野,妆点于园林,自古以来就博得人们的欢心。上自唐宋诗人白居易.杜牧.苏东坡.辛弃疾,下自明清杨升庵.康熙帝都有赞誉杜鹃花的佳作。大诗人李白见杜鹃花想起家乡的杜鹃鸟,触景生情,怀念家乡,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还有个优美而离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亦有记载杜鹃花。明代,清代也有多部记载杜鹃的书。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也多次提到了它。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价值,早在19世纪末,西方多国就多次派人前往云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鹃花标本和种苗。其中英国的傅利斯曾先后七八次,发现采走了309种杜鹃新种,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多来自云南。而1919年傅利斯在云南发现了“杜鹃巨人”大树杜鹃。它一棵高25米,胸径87厘米,树龄高达280年的大树砍倒,锯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带回国,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公开展出,一时轰动世界。发现大树杜鹃受到国家保护,它是云南的骄傲,中国国宝。听老人们说,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是由于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它记载了那段悲壮的抗战。
杜鹃花,它已经融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成为了历史的点缀品,又蕴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这祖国的宽阔大地上,西南边疆的山山水水中,无不闪耀着杜鹃花它迷人的色彩。
——转自《研究杜鹃花》课题组成员:马健,陈智萌,黄敏琪,陈彩珠,杜蕾,魏丹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55:35
47楼
杜鹃花一名映山红,农历三四月间杜鹃啼血时,此花便如火如荼地怒放起来,映得满山都红,因之有这两个名称。此外又有踟躅、红踟躅、山踟躅、谢豹花、山石榴诸名,而日本却称之为皋月,不知所本。花枝低则一二尺,高则四五尺,听说黄山和天目山中,有高达一丈外的。一枝着花三数,有红、紫、黄、白、浅红诸色;有单瓣、双瓣、复瓣之别。春季开放的称为春鹃,夏季开放的称为夏鹃。春鹃多单瓣与双瓣,桃鹃夏开,却为复瓣,并且不止一色,有作桃红色的,也有白地而加红线条的。四川、云南二省,都以产杜鹃花名闻天下,多为双瓣。国外则推荷兰所产为最,复瓣而边缘有折绉,妆如荷叶边。日本人取其种,将花粉交配,异种特多,著名的有王冠、天女舞、四海波、寒牡丹、残月、晓山诸种。二十余年前,我搜罗了几十种,可惜在抗日战争期间,避地他乡,失于培养,先后枯死了。
清初陈维岳有杜鹃花小记云:“杜鹃产蜀中,素有名,宜兴善卷洞杜鹃,生石壁间,花硕大,瓣有泪点,最为佳本,不亚蜀中也。杜鹃以花鸟并名,昔少陵幽愁拜鸟,今是花亦可吊矣。”
善卷洞旁有碧鲜岩,岩东有碧鲜庵,后改名为善卷寺,后又讹为善权寺。善卷洞也有误为善权洞的。善卷洞产生瓣有泪点的杜鹃花,倒是闻所未闻,不知今仍有之否?
昔人诗中咏杜鹃花的,多牵连到鸟中的杜鹃,甚至说是杜鹃啼血染成红色的。唐代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云: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韩《净兴寺杜鹃花》云: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杨万里《杜鹃花》云:
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滴泪成。
杨巽斋《杜鹃花》云: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红杜鹃花还可说是杜鹃啼血所染,其他紫、白、黄诸色的杜鹃花,那又该怎么说呢?
我于抗战以前,曾以重价买得盆栽杜鹃花一本,似为百年外物,苍古不凡。枯干粗如人臂,下部一根斜出,衬以苔石,活像一头老猿蹲在那里,花作深红色,鲜艳异常。我曾宠之以诗:
杜鹃古木上盆栽,绝肖孤猿踞碧苔。花到三春红绰约,明珰翠羽入帘来。
抗战期间我不在家,根须受了蚁害,竞以致命。年来到处物色,殊有“佳人难再得”之叹!幸而前年又得了老干紫杜鹃花一大盆,盆也古旧,四周满绘山水,似是清初大画家王鉴所画的崇山峻岭,曲涧长河。这是清代相国潘世恩的遗物,当作传家之宝。原为五大干,入艺兰专家范氏手,枯死其二,范氏去世,归于我有。年年盛开紫红色花数百朵,密密层层,有如锦绣堆一般;来宾们观赏之下,莫不欢喜赞叹。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55:52
48楼
杜鹃品种
皇冠杜鹃
主要特征是体形矮壮,树冠紧密,习性娇嫩,怕晒怕冻。叶片厚实,深绿色,毛少,叶形有光叶、尖叶、扭叶、长叶与阔叶之分。花期4-5月,花色多样,有单色、飞白、镶边、点红、亮斑、喷沙、洒锦等,多数为重瓣、复瓣,少有单瓣。花瓣有狭长、圆阔、平直、后翻、波浪、飞舞、皱边、卷边等,径6-8厘米,最大可超过10厘米,近年出现大量杂交新品种。
羊踟躅
属羊踟躅亚属。落叶灌木,高o.5—2米。小枝柔弱稀疏.被柔毛和刚毛。叶纸质,嫩绿色,长椭圆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钝,有凸尖头,基部楔形,边缘有纤毛,叶柄、叶面、叶背均被柔毛。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5—9朵,5月上旬开花,比映山红晚l o天左右,先花后叶或花叶同放,花冠宽钟形,5裂,口径5一6厘米,金黄色至橙黄色,尾部点淡绿,鲜艳夺目。雄蕊5枚,基部有柔毛,花柱光滑;子房5室,有柔毛。蒴果圆柱形,9—10月成熟。
本种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贵州等省2000米以下山坡灌丛中。因全株有毒,对牲畜构成威胁,在华东地区很少栽培,但其金黄鲜亮的花朵和葱翠嫩绿的叶片,在映山红群落中十分特殊.适当的搭配,可为园林风景增色。美国产18种,但它的杂交亲和率、结实率、发芽率以及耐寒性、抗逆性均不如中国种。羊踟躅的黄花遗传性在杂种一代为隐性,育种上很有价值,故美国至今仍喜欢用此种作杂交亲本。目前世界上已育成许多羊踟躅同类的黄花杜鹃。我国云南至今尚未发现此种野生种,但却有悠久而广泛的栽培种分布,其植株较大,先叶后花,花朵大而密集。色金黄,具赤红晕,是本种最美丽的园艺品种,以大理、保山、腾冲、丽江一带栽培最多。
马樱花杜鹃
常绿灌木至乔木,树高2-15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灰棕色,粗厚,成不规则片状剥落。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至淡褐色海绵状薄绒毛。花期2-5月,顶生球形伞花序,有花10-20朵,花冠钟形,长3.5-5厘米,肉质,深玫瑰红色,雄蕊10枚,子房10室。10-11月果熟。产滇、黔、桂等省区,缅甸也有分布。
大白杜鹃
属常绿无鳞杜鹃组中的云锦杜鹃亚组。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幼枝粗壮,绿色,初被白粉。叶厚革质,簇生枝顶;长圆或长椭圆形,长7—17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圆,具小尖头;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4—6月开花;顶生总状伞房花序,总轴长约3厘米.有腺体;有花8—10朵,集成球状,直径达20厘米;花冠漏斗状钟形,6—8裂,长3—5厘米,瓣头近圆有微缺,筒内基部有毛;花白色、粉红色或蔷薇色,有时带有淡绿或粉红色点,有香气;花柄和花冠均有腺体。雄蕊12—16枚,子房10室,花柱及子房密生腺体。蒴果长圆形,长4厘米,9月成熟。
本种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海拔1000-30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中。大白杜鹃又称大白花、白花树,是云南、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食用蔬菜,鲜花摘去花蕊后,放入沸水中捞起,用清水漂洗后即可炒食或作汤料。也可晒干后贮藏,食用时用水泡软。据测定,干花含17种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1988年大理市曾向日本出口干花200吨。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57:07
49楼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孔子

兰科
兰科花卉都可称为兰花。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的科。全世界约有1,000(700)属20,000种,广布全球,除沙漠和两极地区之外,几乎都有分布,主要产于热带地区。我国有166(150)属1,000多种,南北均产,以云南、台湾和海南岛为最多。兰科植物中有2,000种以上可供栽培观赏。
兰科植物大多生活在湿润、温暖,有散射光线且排水良好的环境中。通常根据其生态习性分为地生兰和附生兰两大类,还有一些腐生兰。地生兰生于沙砾和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枯落物丰富的环境中;附生兰则大多数凭借其发达的气生根,吸附在苔藓、腐殖质和积土的树干、树枝或岩壁上。
在园艺上常把兰花分为中国兰与洋兰。中国兰在习惯上是指兰属(Cymbidium)植物中的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花朵不大,色彩淡雅,开花时多有芳香。中国兰全部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洋兰则是对花大而艳丽的热带兰的通称,包括蝴蝶
兰、卡特兰、兜兰、石斛兰、万带兰等观赏兰花。

兰花是兰科植物的通称。在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对“兰花”有不同的概念。如:在印度,人们认为万带兰(Vanda)是兰花;在美洲印第安人中认为兰花是指香果兰(Vanilla);古欧洲人则认为红门兰(Orchis)是真正的兰花;在马来西亚当地人眼里,兰花是指蜘蛛兰(Arachnis); 印度尼西亚人则普遍认为蝴蝶兰(Phalaenopsis)才是兰花。
在我国唐宋以前,人们所吟诵、赞美的兰花实为菊科的泽兰;宋朝以来人们所指的兰花兰科兰属(Cymbidium)的少数地生兰,即春兰、蕙兰、建兰、墨兰等。地区不同,所指兰花也不尽相同。在江、浙、沪一带认为春兰是兰花;在福建,兰花是指建兰;在广东,普遍认为兰花即墨兰。
尽管兰花在不同地区、时间、民族所指大相径庭,但因其独特的观赏性受到许多国家人们的热爱。在我国,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尊为“王者香”、“香祖”、“国香”;是厅室、庭园栽培观赏的佳品,历代文人雅客多吟诗作赋以颂之。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兰花被尊为国花、州花。如:史氏卡特兰Cattleya skinneri( 哥斯达黎加)、特氏卡特兰C. trianae(哥伦比亚)、卓锦万带兰Vanda ‘Miss Joaquim’(新加坡)、马氏石斛Dendrobium maccarthiae(斯里兰卡);粗茎秋石斛D. bigibbum(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一)地生兰
1.兰属Cymbidium

兰属约4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大洋州和非洲。我国有20种及其许多变种,是本属的分布中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
该属均为我国习见栽培的地生兰,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假鳞茎较小,叶片较薄,花序直立。以香气馥郁、色泽淡雅、姿态秀美、叶态飘逸见长。根状茎粗大,分枝少,有共生菌根;茎常膨大多节,名为假鳞茎,叶和花都着生在假鳞茎上,叶片在假鳞茎上只抽生一次,老假鳞茎上不再抽生新叶。花具花萼和花瓣个3片,花瓣中一枚特化为唇瓣,雌雄蕊合生为蕊柱。果实为开裂的蒴果,长卵圆形,种子极小,数目众多。
兰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名花之一,约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人民常把兰花的坚贞品格象征不畏强暴、矢志不屈的民族性格。兰花之美,美在神韵。古人对兰花推崇备至,如“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香而无香,惟兰花独并有之”。兰花具有令人难以捉摸的阵阵幽香,被誉为“国香”、“天下第一香”,尊为“香祖”,伴随着端庄花容、素雅风姿,充分体现了东方特有的温馨和淡雅宜人的格韵,与梅、竹、菊被看作“花中君子”,和水仙、菖蒲、菊花、同称为“花草四雅”;而在无花之时,它那刚柔相济、疏密有致的叶丛,四季常青,临风摇曳,又是竭尽风姿神韵,也就有了“看叶胜看花”的诗句。兰花原生于深谷荒僻处,但其清艳高雅,神韵非凡,“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慎独美德,令人称颂,因而有了“空谷佳人”的美誉。因此,温馨、素洁、高雅的幽兰,古往今来,常为历代诗人墨客吟诵绘画。屈原生前酷爱兰花,常借兰花的高洁,抒发自己的忠愤不平之气;清代郑板桥不仅爱画兰、竹,更以花自喻,诗云:“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继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香知去不留。”;一代开国元勋,朱德不仅爱赏兰,还喜养兰,每偶遇珍稀品种必呵护备至,精心栽培,并广为兰圃、兰园赋诗题字,推动了新中国兰花事业的发展;陈毅元帅赞兰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同属植物约50种,中国产30种。常见栽培观赏的有:
春兰C. Goeringii(详见 页)
蕙兰C. faberi 别名九子兰、九节兰、夏兰。根肉质、淡黄色。假鳞茎卵形。叶5-7(9)枚,线形,直立性强,一般较春兰叶长而宽。花葶直立,总状花序,着花5-13朵,浅黄绿色。香气较春兰稍淡。花期4-5月。
建兰C. ensifolium 又名秋兰、雄兰、秋蕙。假鳞茎椭圆形,较小。叶2-6枚丛生,阔线形。花葶直立,着花5-7(13)朵,浅黄绿色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58:02
50楼
附生兰

卡特兰属Cattleya
卡特兰名称的由来:其学名来源于园艺学家威廉.卡特利(William Catteley)。其于1818年收到一箱寄自南美的礼物,发现填塞物中有几株外形奇特的植物,出于好奇将其细心栽培,出人意料地开出了鲜艳美丽的花朵,一时间轰动欧洲,并被广泛栽培。其后,著名植物学家林德勒(J. Lindley)以威廉.卡特利(William Catteley)发现了该植物为有,定其名为卡特兰Catteleya。
又译为嘉德利亚兰属,是世界上栽培最多,最受人们喜爱的养兰之一,是洋兰的代表种类。其属名Cattleya,是为纪念其发现者——著名的园艺学家威廉.卡特利(William Catteley)——而被植物学家林德勒(J. Lindley)定名为该属属名的。
该属植物约有65个原生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以哥伦比亚和巴西的野生最多。多附生于森林中大树的枝干上。
卡特兰具假鳞茎,假鳞茎顶端着生1-2枚厚的革质叶片。花的大小,种间变化较大,多在5-20厘米之间。花色极为多彩而艳丽,从纯白至深紫红色、朱红色,也有绿色、黄色以及各种过渡色和复色。
卡特兰喜温暖湿润、半荫的环境。越冬温度夜间保持在15℃左右,白天最少高出夜间5-10℃,花后休眠可耐2-3℃低温。在春秋生长季节要求充沛的水分和空气湿度。夏季旺盛生长季节,注意通风、透气。休眠期少浇水,但仍需叶面喷雾。栽培基质以泥炭藓、蕨根、树皮块或碎砖为宜。生长期每月追肥一次。繁殖以分株最为常见。
卡特兰是珍贵又普及的盆花,可悬吊观赏,还是重要的高档切花。花期长,一朵花可开放一个月之久,切花瓶插可保持10-14天。
卡特兰易于种间和异属杂交,人工培育的品种层出不穷,每年均有数以百计的新品种发表。其杂交品种花色各异,分为:红花系、紫花系、黄花系、白花系、绿花系、黄花红唇系、白花红唇系、斑点花系。

主要栽培种:
卡特兰C. Labiata :又名大花卡特兰。株高10-25cm。花大轮径可达20cm。各瓣离生,唇瓣大,侧裂片包围蕊柱。蕊柱长而粗,先端宽。花粉红色,花期秋冬。
波氏卡特兰C. bowringiana :又名卡特兰、多花卡特兰。株高60cm。花紫红色,花期2月;
花叶卡特兰C. Mossiae : 有香气,花期夏季;
黄卡特兰 C. Ctrina : 花橙黄,花期早春。

蝴蝶兰属Phalaenopsis

其属名有phala(蛾蝶)和opsis(模样)组成,意指花外形似蛾蝶。全属约有原种40余个,分布于亚洲与大洋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生于阴湿多雾的热带森 林中离地3-5m的树干上,也有长于溪涧旁的湿石上。
花型奇特,色彩艳丽,如彩蝶飞舞,深受人们喜爱。是珍贵的盆栽观赏花卉,可悬吊式种植。也是国际上流行的名贵切花花卉。蝴蝶兰是新娘捧花的主要花材,尽显雍容华贵,亦可作胸花。盆栽蝴蝶兰盛花时节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平添喜庆、繁荣富足气氛,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人工杂交的属内品或异属杂交品种数量极多,品系较为复杂。
杂交品种有白花系、红花系、黄花系、斑点花系、条纹花系。

常见栽培种:
蝴蝶兰P. amabilis
又名蝶兰。
英名:Phalaenopsis, Moth orchid
多年生常绿草本。
其种名amabilis 意为“美丽的”。
根扁平如带,有疣状突起,茎极短。叶近二裂状丛生,广披针形至矩圆形,顶端浑圆,基部具短鞘,关节明显。花茎一至数枚,拱形,长达70-80cm;花大,白色,蜡状,形似蝴蝶;花期冬春季。
原产于亚洲热带及中国台湾。喜高温高湿,不耐寒;喜通风及半阴;要求富含腐殖质、排水好、疏松的基质。
分株繁殖为主。可分栽花茎节上生出的幼株,宜于秋季进行。
在中国北方,需高温温室栽培。越冬夜间温度18℃,夏季生长适温21-24℃,生长旺盛季节及花芽生长期需多浇水,并叶面喷雾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秋春少浇水,冬季保持盆土湿润即可。生长期追肥,幼苗期多施N肥,成株则宜追施P、K肥。
阿福德蝴蝶兰P. aphrodite
种名 aphrodite 意为“阿芙罗狄蒂(希腊爱与美的女神)”。
多年生常绿草本,形似蝴蝶兰,叶较长,可达40cm,有明显主脉,表面绿色,背面紫色。花白色,中心部常绿色或乳黄色。四季开花。
原产爪哇、菲律宾。

石斛兰属Dendrobium


石斛属名有Dendro(树)bios(生长)组成,即指这类兰花生长于树上之意。全属约1,000种以上,是兰科自己物中数量最多的属之一。
原产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原生种60多个。
石斛兰多附生于树上和石上,它的外形与特征十分富于变化,茎细长,节处膨大;叶柔软或革质,落叶或常绿;上外花被片与内花被片近同形,侧外花被片与蕊柱合生,形成短囊或长距,唇瓣形状富于变化,基部有鸡冠状突起;但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花生于茎节间的节生花类和整个花序生于茎顶部的顶生花类。但在园艺上,石斛兰类的品种一般以花期来划分成春石斛系和秋石斛系。春石斛系一般作为盆花栽培,而秋石斛系则为流行的切花,鲜作盆花。
性喜温暖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58:09
51楼
文心兰属Oncidium

该属又称瘤唇兰属。其属名Oncidium来自于拉丁文Onkos(瘤)与eides(形)合并而来,意指唇瓣基部有瘤状突起。全属约有原种400余个,分布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气生根附生于树上或石上生长。
文心兰以其花形似跳舞女郎或金蝴蝶,广泛用作切花而闻名于世。
人工杂交品种极多,多为黄色或红色花系列。

兜兰属Paphiopedilum

又名拖鞋兰属。其属名是由拉丁文 paphos (维纳斯—圣地地名)与Pedilon(拖鞋)组成,意指具兜状唇瓣如拖鞋鞋头。全属共有70余种,全部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其实为地生兰,但被划入洋兰之列。
该属植物在我国有原种10余个,多生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常见栽培种:

带叶兜兰 P.hirsutissimum
又名柔毛拖鞋兰。多年生草本。地生或半附生。
无假鳞茎,叶基生,带形,端尖,深绿色,基部有紫斑。花单生,绿色,有小紫色斑点,唇瓣兜状,具爪;花期9月至翌年5月。
原产于中国云南东南部、广西、贵州,印度也有分布。
喜温暖、高湿环境,稍耐寒,忌干热;喜半阴及肥沃、疏松、排水好及透气的基质。
分株繁殖为主,宜在花后短暂的休眠期进行。生长适温18-25,越冬温度5以上,温度过低,叶枯萎脱落,过高不易形成花芽。生长期充分浇水,常追肥,并喷雾以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休眠期及新芽长出时要少浇水。

兜兰 P. insigne
又名美丽囊兰。多年生常绿草本。地生性。
无假鳞茎。叶基生,表面有沟,幼叶绿色,老叶蓝绿色,革质。花葶从叶腋抽生,单生一朵花,蜡状,黄绿色,具褐色斑纹;兜大,紫褐色;花期9月至翌年2月。
原产印度北部。
喜凉爽湿润、较耐寒;喜半阴;要求环境通风好。中国北方宜于低温温室栽培。

万带兰属 Vanda

又名万代兰属。其属名来自于一种土语Vandaka,意为“寄生植物”。本属植物全世界共有30-40余个,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中的亚洲和大洋洲各国,从印度东至东南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菲律宾、中国台湾、中国大陆。
万带兰为单轴型兰科附生植物,植株较为高大,花序多有叶腋间抽出,花一般较大,质厚、寿命较长,且具香味,在园艺上多作切花来栽培。

万代兰 Vanda tesselata
别名:黑珊瑚
英名:Roxburgh vanda
原产我国华南各地;印度、斯里兰卡也有分布。性喜温暖湿润、适度遮阴的环境。同属植物月6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产8种。
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茎攀缘状,无假鳞茎,叶革质,呈二列状,狭条形,扁平而折叠状,外弯,先端呈不等二裂。总状花序腋生,着花6-10朵,花大而美丽,黄绿色或淡兰色,具褐色小格纹。花期11月至翌年8月。
多于春季进行分株繁殖,有时也采用扦插繁殖。
万带兰形态奇特,枝叶疏朗,花大色艳,悬垂观赏时枝条摇曳,鲜花点缀其间,极富观赏性。是居室盆栽悬吊观赏的佳品。

其他常见栽培种:
1.棒叶万带兰V. teres
teres意为“圆柱形的”。
多年生附生草本。茎攀缘,长达3m。叶互生,圆柱状,端钝,肉质,深绿色。花葶直立,总状花序顶生,着花3-10朵;花大,玫瑰紫色,唇瓣内弯,内面黄色有红斑;花期夏季。
原产中国云南及缅甸、印度。
喜温暖,不耐寒,忌炎热;喜高温,忌干燥;喜半阴。
春季分株繁殖。越冬温度12以上。需长年浇水。生长期半个月追一次肥。宜用树皮、蕨根碎块作栽培基质。
盆栽、吊盆观赏。
2.大花万带兰V. coerulea
花大,天蓝色。分布于云南、贵州。
3.三色万带兰 V. Tricolor
茎长,分枝;叶带状,端部有不等2裂;花黄色,有红褐色斑纹,唇瓣紫色。有香气。花期3-5月。产于爪哇。
4.白花万带兰 V. Denisoniana
茎短,叶2列着生,带状;花白色。产于云南西南部、印度北部及中南半岛。
5.琴唇万带兰 V. Concolor
唇瓣琴形,花疏生数朵,淡黄色。产于广西、云南、四川、贵州。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