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文化(转贴,转自abbs)
wyz_810330
wyz_810330 Lv.12
2005年01月11日 11:05:55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这是我在abbs上看到的帖子,这是被设为精华的帖子,帖子的学术性与可读性很强。虽然这是别的论坛上的东西,但确实是好东西,愚认为好东西是不分坛界的,所以拿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也希望咱们论坛上也能出此好帖,绝对是要重奖的!

这是我在abbs上看到的帖子,这是被设为精华的帖子,帖子的学术性与可读性很强。虽然这是别的论坛上的东西,但确实是好东西,愚认为好东西是不分坛界的,所以拿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也希望咱们论坛上也能出此好帖,绝对是要重奖的!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13:40
12楼
古典与自然之六:竹

                             文/老例    大伙都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但有谁想过,含糊点说(又犯老毛病啦)似乎还可以算是“竹的传人”咧?怎么回事?其实,在古代传说,人们常将龙跟竹联系起来谈,像《周易》解“震卦”时,就将龙跟青嫩幼竹联系起来了;贵州雷山的苗族就以竹为龙,龙竹合一,作为种族的始祖神和保护神;而晋人葛洪的《神仙传》也有竹化为龙故事,故汉魏后,常有人将龙竹联系起来写,如唐人陈陶云:“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咏竹》)元人舒di(左由右页)云:“竹根个个长龙孙,竹上凤凰亦来聚。”(《竹溪书屋图为黄克文题》)此外,云南、贵州、广西的彝族,川滇边界金沙江沿岸的藏族,以及贵州夜郎国民,都曾将竹子视为自己部族的始祖神。可见,竹子的“历史地位”非同小可呢!

  然而,竹子受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并进入古典文学,却又跟上述的传说不太沾边了,而是跟隐逸文化大有关系。前面的帖子说“水”时,我们提过古人浮水而隐的作法,但那种作法的可行性确实不大,更多的是据山而隐,而山里头,隐者们又尤喜欢竹林,大概就冲着那清幽雅致的自然环境吧。于是,魏晋时有阮藉、嵇康等“竹林七贤”,唐开元末有李白、孔巢父等“竹溪六逸”,诗佛王维所沉溺的禅境便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总之,大凡隐居处所有竹子者,地价铁定翻三翻。而竹子本身也特受隐者以及崇尚自然的士大夫喜欢,王徽之租人家的房子住,也居然要种上几丛竹子,说是:“何可一日无此君邪?”(《晋书/王徽之传》)一天没竹子都不行呀,那瘾头不亚于咱们这些恋网成癖的网虫呢!

  当然文人士大夫喜欢竹子不仅是由于其自然外观,而更多是由于它那“比德”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将这种比德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 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张九龄的咏竹诗则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苏轼的诗说得满通俗但也更入木三分:“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於潜僧绿筠轩》)这可是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

  于是,竹子越来越多进入文人的生活及创作。晋宋玄学家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孙绰《兰亭》)“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王玄之《兰亭》)“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谢灵运《过始宁墅》)玄言诗就这样蜕变成山水诗了。皇家花园固然有竹:“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徐陵《奉和简文帝山斋》)古刹禅地更是竹丛幽深:“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暖春少不了竹的点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寒冬也不无竹的踪迹:“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苏东坡爱竹咏竹,传与后世咏竹诗数十首;郑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有“郑竹”之雅称;文同画竹,成竹在胸,开启了以画墨竹见长的“文湖州派”先河。。。

  要说中国古代竹文化,还真不能少了这么个传说:舜南巡劳顿而死,葬于苍梧,其二妃娥皇、女英奔丧,追至湘江,思帝恸哭,泪洒青竹,竹悉成斑。二妃悲痛不已,投江而死,化为湘灵。(见《述异记》)于是,西南一带便有了竹竿斑驳的斑竹了,也就有了更凄婉动人的诗词创作:“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柳永《轮台子/雾敛澄江》)“斩得钓竿斑染泪,中夜里,时闻鼓瑟湘妃至。”(洪适《渔家傲》)湘人毛泽东不也写过“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七律/答友人》)?值得一提的是,前面说过川滇边界金沙江沿岸的藏族视竹子为其始祖神,那是他们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斑竹姑娘》,用咱们的网络语言说,那里的藏族始祖神其实就是一个斑竹MM。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14:00
13楼
竹 报 平 安

  "竹报平安"一词的意境优美,语义祥和,人们常常乐以引用,在一些以竹为题材的书画作品中更是常见。但也有不少人对其意思误解或不解。
  据有关资料"竹报平安"的典故最早出现于唐代,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中这样记载:"卫公(李德裕)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纲维,寺内主管事务的和尚)。后来即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信。也可简称"竹报"。这个意思一直沿用至今。

竹 马

  唐代大诗人李白《长干行》诗中有两句名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骑竹马弄青梅都是儿童的游戏。后人常以"青梅竹马"来形容小儿女天真地在一起玩耍的情状。
  "竹马"一词始见于《后汉书·郭合亻及 传》:(郭亻及 )始到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级问:尔曹何自远来?对日:"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所谓"竹马",原来是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晋人刘义庆《也说新语·方正》中记载:"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这里的"竹马"则代指儿时的友情。
  读古代诗文,常见到人们用儿童骑竹马欢迎郭亻及 的故事来称颂地方官吏的,如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唐代杜牧《杜秋娘》一诗中也有竹马的诗句:"渐抛竹马剧,捎出舞鸡奇。"

竹 夫 人

  在古代诗文中,"竹夫人"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例如北宋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一诗:"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又如南宋陆游《初夏幽居》一诗:"瓶竭重招曲道士,床头新聘竹夫人。"
  何谓"竹夫人"?原来,它是古代一种消暑用具。《辞海》上解释说:"夏天睡时置床席面取凉的用具,用竹青蔑编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圆柱形,中空,周围有洞,可以通风。"可是现在竹制品市场上所见甚少。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15:30
14楼
说说菊花:
菊花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菊花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茎草质,生长到末期 稍呈木质化。每年花开后,地上部分枯萎,留下宿根越冬,翌春 萌发新枝。菊花的根系发达,须根众多,生长正常时根呈嫩白 色。茎直立或半蔓性,表面具短柔毛,易生分枝,在自然生长情 况下可高达80至150厘米。单叶互生,有叶柄,叶片浅裂或深 裂,叶缘有锯齿。叶型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葵叶,蓬叶、圆叶 和反转叶。花为顶生的头状花序,平时被看作是一朵花的,实 际上是一个头状花序,它由几十朵小花组成,密集在一个扁圆 形的花托上。被人们叫作一片“花瓣”的,才真正是一朵花。排 列在花序外围的是舌状的单性花,中心部分的是简状的两性花。
  菊花的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我国各地 均有栽培,微酸、微碱性土壤都能生长。小菊的耐寒力比大菊· 强,花经几次严霜而不凋谢。温度在10℃以上隐芽可以萌发, 20至25℃的温度最适宜生长。菊花耐干旱,伯积水,喜疏松肥 沃含腐植质多的沙质土壤、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在春夏长日照的季节里,只能进行营 养生长。立秋以后,随着天气的转凉,日照时间的缩短,才能开 始花芽分化,孕育花蕾,冒霜开出艳丽的花朵。
菊花的用途
  提起菊花的用途,也许人们不禁要问:这有什么值得一 提?菊花品种繁多,色彩艳丽,姿态多变,在百卉凋零的深秋冒 霜开放,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些世人皆知。这诚然不错, 但菊花除此以外更多的用途,往往被人忽视。
  菊花最早的用途是记节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 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篇》均记载有:“季秋之月,菊有黄 华”。这就是说,菊花开放的时候,是秋末9月。菊花又名“节 花”,“九华”。“节花”的意思是表示节气的花,“九华”是表示菊 花在九月开花。宋《全芳备祖》记载:“菊有黄华,北方用以准节 令,大略黄花开时节候不差。江南地暖,百卉造作无时,而菊犹 不然,……必待霜降草木黄落而花始开。”这就明确提出用菊 花记节令“节候不差”。至今人们还有“霜打菊花开”的说法。
  菊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群芳谱》总结它的疗效有: “明日,治头风,安肠胃,去白翳,除胸中烦热,四肢游气,久服 轻身延年。”至于菊花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延年益寿的记载,自 古就有很多。《风俗通》记载:南阳郦县有甘谷,谷中水香美。其 上有大菊落水,从山流下得其滋液。谷中二十家仰饮此水,上 寿百二三十,中寿百余岁,七十八十则谓之夭。《荆川记》载有 “郦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悉芳菊,被崖水甚甘馨,胡广久患风 嬴,常汲水饮后,疾遂廖,年及百岁。”解放后出版的《中国药用 植物图鉴》对菊花的药用疗效、药用成分也有详细的记载:菊花“为清凉性发散风热药,功能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主 治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这说明,菊花从古至 今都在作为药用,对治病,强身,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 很大的作用。
  另外,菊花还可以酿酒,制茶作为饮料,菊苗可以作菜食 用,所以菊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欢迎。宋《全芳备祖》对这方 面的记述就非常详尽和深刻,菊花“所以贵者,苗可以菜,花可 以药,囊可枕,酿可以饮。所以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之间,不可一 日无此花也。”
菊名小议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 或以花色命名,白色菊有:“银丝串珠”、“空谷清泉”、“珠帘飞瀑”、 “月涌江流”;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黄莺出谷”、“泥金狮子”、 “沉香托桂”;绿色菊有:“绿阳春”、“绿柳垂荫”、“春水绿波”;白 色微绿的称“玉蟹冰盘”,红色中加白的叫:“枫叶芦花”;红白绿三色的 名“三色牡丹”、“绿衣红裳”等等。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 色的“红叶题诗”、黄色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 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或以花瓣来辨其形:“惊风芙蓉”、“飞龙舞 爪”、“松林挂雪”、“香罗带”、“老翁发”、“金铃歌”等等。还有以 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柔情万缕”、“长风万里”、“金线垂珠”、“墨荷”、 “十丈珠帘”、“一坯雪”、“彩云爪”等,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也有 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 如“出师表” 、“龙城飞将”、“龙图阁”、 “木兰换装”、“嫦娥奔月”、“白西厢”、“湘妃鼓瑟”等等,每一个名 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故事,启发人们的想象。尚有一种依据色、瓣、朵 综合而成“韵”而命名的,如“醉荷”,取其似荷非荷,极似微醉之人,飘 洒而无羁;又如“醉舞杨妃”,取其色粉红,瓣肥厚,极似历史故事中的杨 贵妃带醉曼舞。仅从名字看来,就已令人遐思不已,领悟其美了。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15:44
15楼
几种名菊简介
(一)绿牡丹
  “绿牡丹”,枝条绿色粗壮,叶形不规则深裂。花,绿色、平 瓣,多轮不露心,属芍药花型。花开时,外部花瓣浅绿,中部花 瓣翠绿向上卷曲。心瓣浓绿正抱,整个花冠严谨、呈扁球状。初 开时,花色碧绿如玉,晶莹欲滴;日晒后绿中透黄,光彩夺目。 是著名的菊花品种,菊花家族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名取“绿牡丹”,花是芍药型,让人们赏菊忆名,可以回想牡丹、芍药的娇艳容姿。牡丹、芍药自古称为花王、花相,有花 中二绝的美誉。
(二)绿云
  “绿云”,枝条绿色,叶中等偏大,深裂,为生长中庸的中花期品种。
  花色老绿,中细管瓣,花属舞环型。外部花瓣直伸,开敞后 稍下垂,瓣端有勾环卷曲。似朵朵彩云’,花色变淡,绿中透白。 内部花瓣正抱,花色浓绿晶莹,不露花心。整个花形丰满大轮, 漫舞潇洒、优美动人。命名“绿云:可使人们联想绿波仙子飘游 太空的美好情景。“绿云”实不愧为深受人们欢迎的一类名菊品种。
(三)墨荷
  “墨荷”,枝条墨紫色粗壮不整齐,叶片深裂,叶脉明显突起,是长势中庸的中花期名种。
  “墨荷”,花色墨紫,平瓣内曲,属荷花型。初开时,花色紫 红,多轮花瓣内抱,不露花心。日晒开敞后,花色紫中透墨,黄 色花心外露。加以绿叶衬托,犹如墨色荷花亭亭站立墨池;故 名“墨荷”。
  “墨荷”不仅以其色姿奇特倍受人们欢迎,而且以它固有 的特性,难以大量繁殖又较为奇缺,不可多得,所以多年来— 直是人们爱慕的名贵品种。
   (四)风凰振羽
  “凤凰振羽”,枝条灰绿较粗壮,叶长形,先端圆纯、浅裂, 叶基主脉明显。
   花属舞环型,中细管瓣。外部花瓣棕红色,基部黄色。花 开向四周伸展,瓣向上卷曲,形如凤凰展翅。近中部花瓣向内抱卷,以似凤凰朗朗起舞。中外花瓣,花色红黄相映,光彩夺 目,整个花形优美动人。使人闻其名,赏其花,便会联想到凤凰 展翅的妙容美姿。
  (五)帅旗
  “帅旗”,枝条灰绿,老枝灰紫,叶狭长,株型中等,生长势弱。
  花在品种分类上,属典型的平瓣类平带型。边花舌状,花 为宽平瓣一至二轮。内轮花瓣稍短,外轮花瓣直伸或飘逸。瓣 面紫红色,瓣背赭黄色。中心筒状花黄绿色突出外露,格外醒 目。整个花体色泽明快、花姿雄劲、美观奇特,加之难以养植, 数量奇缺,所以一直倍受人们的赞扬和爱慕。
  (六)西湖柳月
  “西湖柳月”,枝条粗壮绿色,叶大,长圆,先端纯,是长势 强壮的中花期品种。
  花在品种分类上属匙球型。花色浅黄,鲜艳纯正。花瓣为 大匙粗管瓣,外部花瓣扭转稍下垂;中部花瓣旋转开放5内部 花瓣正抱,微露花心。整个花体丰满大轮,花色明快如皓月临水。通过“西湖柳月”菊名的提示,使赏菊者可更好地联想到: 宁净的湖水、丝丝岸柳和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色。花开后,花冠偏垂似葵花向阳,又与众菊不同,深受赏菊者的欢迎。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16:24
16楼
菊花诗选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李师广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诸如屈滋兰九畹,陶令采菊东篱,谛仙醉卧花荫,老杜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杨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屈原在遭谗被逐后,写《离骚》以寄志:“朝饮木兰以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屈原洁身自好、永远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向往大自然,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归故园,慨然赋《归去来辞》:“三径犹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此后,历代诗人均有咏诗佳作。
  我国种植菊花,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山海经》载:“女人之山(在河南宜阳).其草多菊。”《礼记·月令》 载:“秋冬之月,菊有黄花。”这都是关于菊花的最早记载。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对菊花的发展和培育,成绩是惊人的。唐朝,菊花品种增多。刘禹锡诗云:“家家菊尽黄, 梁园独如霜。”萧颖士诗云:“紫英黄萼,照耀丹墀。”这说明唐代的菊花, 已经有了如霜的白菊和别致的紫菊。宋代以后。菊花品种愈多,已发展到七八十种。元代杨维桢的《黄花传》有163个,明代黄省曾的《菊谱》有220个,清代的《广群芳谱》则增到300多种。解放后。菊花发展更快。全世界有上万种菊花,我国就有3000多种。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16:43
17楼
菊花的历史

菊花生在文明古老的华夏,据文献记载已历三千余年。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菊花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远在西周时代,《礼记》一书记述:"鸿雁来……,鞠(菊)有黄华"。即以菊花的生态现象,反映气候变化的规律。其后,《礼记》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是以菊花在最后一个月齐放来指示月令。战国时的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秉性高洁,不同凡响,是菊花和民族
文化结缘之始。
  菊花至秦汉时代,已开始作饮食菜用,据古书所云,秦代咸阳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菊花交易市场。汉代《神农本草经》则改进了"菊服之轻身耐老"的药用功能。《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称这种酒为"长寿酒",人们饮用并流为习俗。
  晋唐时代,菊花渐从饮食药用向田园栽培过渡,半饮食而半观赏。陶渊明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证明菊花在晋代已经栽培。南北朝时,每年夏至人们常把菊花和小麦研成灰,用来防治蠹虫。南朝梁简文帝《采菊篇》:"相互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的诗句,道出当时菊花已更多方面的为人们生活所用。菊花进入唐代,种植者日趋普遍,田园、庭院已到处可见,咏菊诗文大量出现。唐太宗有"细叶抽轻翠,园花簇金黄",李太白有"时过菊潭上,摘此黄金花"之句。白居易诗:"满秋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和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治治黄"。说明菊花在唐代色彩日渐丰富,观赏价值日益提高。
  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甲申)我国第一部菊谱,也是世界第一部艺菊专著,刘蒙泉《刘氏菊谱》问世。该书依菊花的颜色分类。以黄为正,其次为白,再次为紫,而后为红,对后人影响很深。全书共记载菊花35个品种,另附闻而未见的4个品种,以及两个野生种。形色之外,兼载产地。此后,相继出现了不少菊谱、菊志、菊名篇等艺菊专著,至今仍有六、七部宋代菊谱存世。其中公元 1242年史铸的《百菊集》汇辑了各家专谱加上他自撰的新谱和许多书上所载的有关菊花故事。书中有"绿芙蓉,墨菊其色如墨"的描述,说明绿菊、墨菊已育出问世。
  至明代菊花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品种也进一步发展,同时有很多学术价值高的专著问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菊之品凡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他论述药用品种菊花的秉性认定:"菊备受气,他经霜露,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秉中和。"现代中医用于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疗高血压,均有明显疗效。
  清代菊花以北京为中心,从宫廷府第至城乡民间,养菊、赏菊在京城蔚然成风。由于宫廷提倡,各地纷纷向宫廷奉献名菊,现存的清代艺菊专著,也不下20部。近代菊花发展盛空前,特别是菊花栽培的理论和技艺术方面,已把数千年来的传统技术,结合现代植物学生长发育的理论,发展成一套现代栽培的理论和技术的完整体系。近年来大力选育新品种,目前已有三千多个品种,珍品倍出,艺菊造型花样亦不断翻新。每岁金秋全国各地举办大规模菊花展览,赏菊、艺菊、吟菊、饮菊、吃菊点等观众人数不计其数。
  菊花约十二世纪传入日本,深得日本皇家和民间赞赏。十七世纪后传入欧洲,后经英国,传入美洲。由于中外园艺工作者的辛勤选育,菊花已发展成世界上品种最多、造型最丰富的名花。
摘自《中国菊花图谱》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17:41
18楼
汪圣铎先生的菊
有一种花叫金钱菊,又叫金钱花、子午花等。据说是南北朝时期从国外引进的。金钱菊的花是金黄色的,形状颇有几分像方孔铜钱,或者更确切地说像用黄金仿造的铜钱,故此得名。唐宋时期诗人写了不少歌咏金钱菊的诗,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把金钱菊同金钱联系起来。
  古代的方孔钱,无论是铜质还是金质的,都是铸造而成,这是中国古币同西方古币相比一个重要特点。金钱菊是植物,而诗人们却想像它们是铸成的。如讲:“阴阳为火地为炉,铸得金钱不用模。”(皮日休诗)“炉炽阴阳炭,金钱满地流。”(洪适诗)“巧冶都由造化炉,风磨雨洗好形模。”(章鉴诗)“日熔金铸万家新”(吴仁璧诗)“阴阳铸出绕篱边”。(史铸诗)显然,人们把天地阴阳想像为大熔炉,而金钱菊这种特殊的“金钱”就是这座熔炉铸成的。
  金钱菊既被想像为钱,而钱的最大用途是购买,于是不少咏金钱菊的诗中都言及这种用途。如,“花神果有神通力,买断春光用得无。”(章鉴诗)“能买三秋景,难供九府输。”(佚名诗)由于金钱菊数量大,购买力也就非同一般:或买断春光,或买断红色,或买断三秋。在这方面,想像力最丰富的是南宋诗人史铸,他写道:“天女将图买断秋,算来白帝价难酬。金钱满阁翻嫌富,撒向幽丛竟不收。”(《百菊集谱》卷六)即是说,天女想花钱把秋天买下来,不想掌管四季的白帝要价太高,白帝满屋子的金钱却嫌弃天女用钱来贿赂,弄得天女一气之下把钱撒到田野,到处都是。
  金钱还可用来济贫,有的诗人提问:“谩向人前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皮日休诗)金钱作为货币具有贮藏功能,有的诗人预言:“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属将。”(罗隐诗)金钱多了容易被人疑心不够清廉,有的诗人言称:“闲门永巷新秋里,幸不伤廉莫怕多。”(佚名诗)金钱菊再多自然也是不会有伤清廉的。
  写诗不能不用典,歌咏金钱菊的诗所用的典也往往是同金钱有关的。如,有诗称:“堪疑刘宠遗芳在,不许山阴父老贫”。(吴仁璧诗)诗中用了“一钱太守”的典故。《后汉书·良吏传》载,刘宠,字祖荣,汉朝宗室,受命任会稽太守。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努力简化办事手续,减轻百姓负担,政绩卓著。奉调回京时,本地父老五六人,分持百文钱赠行,刘宠感其意,每人取一文,余不收。故人们称之为“一钱太守”。上引诗文的含义是,想必是刘宠在天之灵关心家乡人的生活,不想让会稽(即山阴)百姓受穷,所以,让家乡的土地上遍开金钱菊。
  显然,唐宋诗人咏金钱菊的诗中渗透着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内涵。或者可以讲,歌咏金钱菊的诗是我国古代关于钱币的文艺作品的一部分,歌咏金钱菊的诗是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18:08
19楼
《红楼梦》里的菊花诗
菊花诗 --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菊花诗 --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菊花诗 --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菊花诗 --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菊花诗 --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菊花诗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菊花诗 --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菊花诗 --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菊花诗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

菊花诗 --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花诗 --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菊花诗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19:03
20楼
第四部分说说梅花吧

梅花——花中君子

学名:Prunus mume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 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
产地与习性:梅花原产中国,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繁殖与栽培: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应于阳坡或半阳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长期间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6月底至7月初),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肥,促进花芽分化。
梅花适作盆景栽培。将地栽培数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软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
常见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

应用: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
回复
wyz_810330
2005年01月11日 11:21:09
21楼
梅花在中国十大名花中排的上一位,
她也被叫做“傲雪花”
她是早春第一花,
代表一年花的开始。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庚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 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 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