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
同意观点2,老朱怎么解释?
回复
3楼
一个人就决定考生一年的努力和心血啊
回复
4楼
老朱的抗规书也是偶然偏心扭转耦联两者取不利,不知道为什么他自己出的真题又是同时考虑了。搞不懂
回复
5楼
按观点2,答案不应还是 C 吗?
回复
6楼
刀哥 据我理解,扭转和扭转耦联不是一回事,老朱那个题是扭转耦联,抗规5.2.3说的是扭转,两个不是同一个概念。抗震规范里的扭转可以理解为双向地震作用,对比《高规》4.3.3条,条文说明,“计算双向地震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与《抗规》相比,二者说的是一个东西,只是表述方法不同。对于郁银泉的工程表格,他针对的是扭转不规则结构下的双向地震作用时,不考虑偶然偏心,根据《抗规》4.3.3条文说明此时还应将计算结果与单向地震作用结果对比,取大值,此时的对扭转不规则结构的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是应该将偶然偏心和扭转偶联同时考虑的,与郁银泉表格不矛盾~~ 欢迎指正
回复
7楼
本帖最后由 北京院小李飞刀 于 2017-8-29 12:21 编辑 rocmo623077789 发表于 2017-8-29 11:51 刀哥 据我理解,扭转和扭转耦联不是一回事,老朱那个题是扭转耦联,抗规5.2.3说的是扭转,两个不是同一个 …人才,深谙中国的中庸之术,哈哈再细看一下抗规5.2.3
回复
8楼
本帖最后由 hlonelyc 于 2017-8-29 15:20 编辑
我是这样理解的。
1.是否考虑扭转偶联=在计算地震效应的时候是否包含结构的扭转振型
对于一个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在计算振型的时候一定会出现扭转振型(无论结构是否规则)。
当扭转振型的周期比主要的平动振型周期小很多的时候,扭转振型的振型参与质量很小,只考虑平动振型计算的地震剪力与实际结果差别不大。此时可以采用二维的平面计算模型来近似分析结构,采用《抗规》5.2.2不考虑扭转偶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剪力。(此时在计算振型参与系数的时候没有考虑扭转振型)
当扭转振型的周期与主要的平动振型周期接近的时候,扭转振型的振型参与质量占比较大,地震剪力由平动振型与扭转振型共同求得。应采用三维的空间计算模型来分析结构,采用《抗规》5.2.3考虑扭转偶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剪力。(此时在计算振型参与系数的时候考虑了扭转振型)
2.考虑偶然偏心是为了考虑地面扭转运动、结构实际刚度和质量相对计算假定值的偏差(高规4.3.3条文)
高规4.3.3的意思是采用考虑扭转偶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单向水平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剪力(考虑了扭转振型),将计算所得地震剪力附加一个偶然偏心(考虑地面扭转运动、结构实际刚度和质量相对计算假定值的偏差)。
抗规5.2.3的边榀框架放大系数法考虑了两个因素:
1.扭转振型对地震剪力的影响
(高规中的偶然偏心指的是因素2)
2.地面扭转运动、结构实际刚度和质量相对计算假定值的偏差(偶然偏心)
抗规5.2.3条文所说的
边榀框架扭转效应系数法与
考虑扭转偶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不同时参与计算,是因为在边榀框架扭转效应系数法中已经考虑过扭转振型对地震剪力的影响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
对于单向水平地震动产生的地震效应的计算:
1.规则结构采用二维计算模型,采用底部剪力法或不 考虑扭转偶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并对边榀框架乘以放大系数。
2.采用考虑扭转偶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考虑偶然偏心。
回复
9楼
hlonelyc 发表于 2017-8-29 15:15 我是这样理解的。1.是否考虑扭转偶联=在计算地震效应的时候是否包含结构的扭转振型对于一个三维空间结构 …{:2_78:}{:2_78:}{:2_78:}
回复
10楼
回复
11楼
此用户名已注册 发表于 2017-8-28 17:21 同意观点2,老朱怎么解释?反驳自己,经过查看抗规5.23条,单向地震是考虑扭转耦联且考虑偶偏的,所以双向地震不等于扭转耦联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