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的断想
blog163
blog163 Lv.16
2007年12月16日 02:42:22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接连参加了两次专家评审会,突然生出一些想法,总觉得不吐不快。首先专家是如何选择出来的呢?参加过的两次专家评审会,似乎都没有人指出或提出关于该次专家评审团成员的选择标准,而且今天下午的专家组成员还是临时确定的。我自己也觉得担纲专家组成员觉得不太合适,但却成了专家组成员之一。因此,感觉专家的选择有些随意。也许是因为平常大家认识的知名人士就是这些吧。因此,这种专家组的局限性就比较明显了。我想,说不定没有参加到专家组的人中,恰恰有我们需要的专家。所以从心底里来说,选择的专家应该具备一些必须的条件。那么,选择专家组成员时,就应该事先根据评审工作的需要确定一些条件,然后根据确定的条件列出候选人,最后在候选人中确定正式的专家组成员应该比较妥当。

接连参加了两次专家评审会,突然生出一些想法,总觉得不吐不快。

首先专家是如何选择出来的呢?参加过的两次专家评审会,似乎都没有人指出或提出关于该次专家评审团成员的选择标准,而且今天下午的专家组成员还是临时确定的。我自己也觉得担纲专家组成员觉得不太合适,但却成了专家组成员之一。因此,感觉专家的选择有些随意。也许是因为平常大家认识的知名人士就是这些吧。因此,这种专家组的局限性就比较明显了。我想,说不定没有参加到专家组的人中,恰恰有我们需要的专家。所以从心底里来说,选择的专家应该具备一些必须的条件。那么,选择专家组成员时,就应该事先根据评审工作的需要确定一些条件,然后根据确定的条件列出候选人,最后在候选人中确定正式的专家组成员应该比较妥当。

对于专家的评审,事先没有准备的时间,评审时提出的一些意见我觉得有时并不能说是经过充分考虑的。作为专家评审会的组织者,应该事先确定专家组成员,发放有关的资料,给予专家充分的思考时间,仔细比较评审方案的优劣,收集足够多的数据或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来的意见才会是比较详实的意见。如果仅在会上才发资料,提出评审的话题,完全有可能出现专家临时想出来的意见不见得合理或科学,反而给专家评审效果带来负面的影响。由此种情况分析,专家评审实在有其局限性。要缩小这种局限性,应该改变一些做法,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评价意见。
blog163
2007年12月16日 02:42:49
2楼
有,关于专家评审的话题,应该事先给予明显,对评审的本质内容做出规定,这样,可以防止在专家评审过程中跑题的情况。既然是方案评审会,应该事先对需要评审的方案做出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提供相关的图纸资料和计算资料,专家根据自己对方案的判断提出各自的看法,而不是到了会场才反复讨论方案的前提条件或评审主旨。比如一次的方案评审会,结果评审的不是用哪个方案,而是方案的思路,感觉评审结果不能让人满意。所以专家评审方案之间,应该对方案进行全面的研究,只是在会上根据详细的研究和比对结果确定采取哪一个结果或哪一个方案的问题。事实却不是这样,事实是最后也没能提出使用哪个方案。

方案评审会,如何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或者一个相比而言,比较科学的结果,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而这些工作单靠评审会上短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认为,专家进行方案评审,更多的时间应该是花在会下的准备工作中,当开始进行评审会的时候,这些结果应该基本上已经成型了,只是需要在会上比较评审的意见了,这样做出的评审结果才会比较全面科学一些。

希望今后的专家评审会能够认识到上述存在的问题,能够在以后的方案评审工作中注意给专家留出充足的研究时间。这样,得出的方案评审结果会更有意义。

还有一点,评审始终始终应该围绕着本质的东西。即经过评审后,我们需要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然后再围绕这个目标分析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或分析问题,最终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结论。不然,方案评审最终会落到没有任何结果的结局上来。
回复
zhangrj630316
2008年12月08日 08:52:16
3楼
理解的很好。。:victory: :victory:
回复
lianfshan109
2008年12月08日 10:18:24
4楼
发表一下个人的经验,深圳市建设局有自己的专家库,各方面的专家都有,专家抽取的流程如下:
1、开标当天业主提交抽取专家的申请表,根据项目性质及要求填写抽取专家的数量及专业要求;
2、由交易中心人员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人数为实际要求人数的5倍,譬如你要求技术专家7个人的话,那么就要抽取35个,7个正选,28个备选,然后短信通知专家参加评审会,只告知评标时间、地点,不告知项目名称;
3、专家进评标室之前把一切通讯设备放入评标室外的柜子内,验证指纹后进入评标室;
4、在评标结果未出来之前专家及工作人员不能走出封闭的评标区域;
5、评标区域内有监控;
6、除货物采购及设计标业主可排代表参与评标外,施工标不允许业主代表参与评标,业主代表不得多于专家总人数的1/3。

建设局专家库成员必须是本专业且具有高级以上职称。
个人感觉建设局的评标在流程上很是正规,至于专家的评审质量,就要看业主给出的评分细则及专家的水平了。
回复
lianfshan109
2008年12月08日 10:19:24
5楼
怎么又是老帖啊!回复完才看到试老帖!
回复
li124818170
2010年04月14日 13:16:44
6楼
有很多考虑不当的地方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