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水处理回用的项目技术探讨
aaron_jiang
2007年12月10日 16:20:19
来自于纯水系统
只看楼主

各位同行,帮忙看看此项目:设计产量:10t/h,进水电导1400左右,总磷3mg/l,PH。6,硬度450mg/l,COD:85mg/l,现在的工艺是原水-调节水箱-原水泵-絮凝加药-一级多介质-二级多介质-活性炭-UV杀菌-阻垢剂-一级RO(采用GE DUISLICK 8040F抗污染膜,3:2排列,一壳3芯,5支膜壳),刚投运时压力1.2MPa,进膜前SDI 3.9,水量都正常,电导在20左右,应该还是可以的,但运行一周后压力1.5MPa,后来一周内没人再去测过SDI。

各位同行,帮忙看看此项目:设计产量:10t/h,进水电导1400左右,总磷3mg/l,PH。6,硬度450mg/l,COD:85mg/l,
现在的工艺是原水-调节水箱-原水泵-絮凝加药-一级多介质-二级多介质-活性炭-UV杀菌-阻垢剂-一级RO(采用GE DUISLICK 8040F抗污染膜,3:2排列,一壳3芯,5支膜壳),刚投运时压力1.2MPa,进膜前SDI 3.9,水量都正常,电导在20左右,应该还是可以的,但运行一周后压力1.5MPa,后来一周内没人再去测过SDI。
首先
1。原多介质过滤器滤速还是快了点,现在1400的直径,至少在1600左右,滤速过快加之水质不稳定造成SDI不稳定;
2。COD含量的问题;
3。我想让大家看看RO部分3:2排列是否合适,进水量18t/h,产水10t/h,和2:2:1相比较的话;


谢谢各位同行了:)
免费打赏
goyc
2007年12月11日 17:49:43
2楼
多介质过滤器滤速12,确实快了点
2:2:1比较好,3:2排列的平均回收率达到15%了

我不会采用这个工艺
回复
aaron_jiang
2007年12月12日 08:49:52
3楼
各位同行提提意见,挑挑问题啊
回复
goyc
2007年12月18日 18:01:06
4楼
有机会合作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