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BIM培训网的笔者与各位聊一聊,BIM作业模式与建模程度!中国BIM培训网以往传统2D绘图作业数据仅为向量数据,利用点、线、面、弧等绘图基础,将数条线条组合成平面,再由平面形象化建筑物立面、剖面、细部等图说,线条与线条之间没有连结关系,在任何新增、修改与删除时,相关的图文数据均未能连动变更,需再全部重新调整;而营建产业因专业分工之特性,各阶段单位在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整合下,容易形成一线性作业,各自绘制2D图面、各自施工,而造成工程数据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信息容易有不精确、不一致、不清楚且不易再利用等问题。
中国BIM培训网
以往传统2D绘图作业数据仅为向量数据,利用点、线、面、弧等绘图基础,将数条线条组合成平面,再由平面形象化建筑物立面、剖面、细部等图说,线条与线条之间没有连结关系,在任何新增、修改与删除时,相关的图文数据均未能连动变更,需再全部重新调整;而营建产业因专业分工之特性,各阶段单位在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整合下,容易形成一线性作业,各自绘制2D图面、各自施工,而造成工程数据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信息容易有不精确、不一致、不清楚且不易再利用等问题。
而相较之下,BIM的技术是将数据参数化,每项对象以3D为基础绘制,建置组件模型并给予对象属性,如尺寸、材料、进度和分析信息等均存于数据库中,具有双向关联性,并能透过撷取属性数据,以建立各面向的平立面图、构件图、数量计算或计划进度仿真等,因此当某一数据变更时,相关之数据皆能连动更新;除了可以提供2D图说的产出,亦可呈现出3D模型,使各阶段单位更能够有效率地沟通及整合作业,并避免信息传递可能造成的遗漏。
此外,在决定并建立BIM模型的内容与细致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各专业分工在工程应用上对BIM模型之信息需求。在不同阶段模型的内容与细节中应该如何掌握与要求、在合约中订定甲乙双方模型的交付以及在交付与其他专业分工时,应该如何确保所交付的模型是能符合后续应用的需求等相关规定与标准,是需要一些准则或规范所依循的[5]。
美国建筑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AIA)于2008年制定了一份关于BIM模型建置之细致程度E202号文件,此文件已进一步发展成G202-2013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Protocol Form,而这份文件是针对BIM模型细致程度分阶层提出相关详细描述,以让后续建置模型时可以依据此分类,建置发展出对于工程项目不同阶段中,所需要的BIM模型细致程度[6]。在E202 号文件中定义了五种发展程度(Level of Development, LOD)。
AIA E202文件Level of Development定义:
LOD 100:为整体建筑量体之面积、高度、体积、位置、座向等信息可以3D 模型或其他数据型式表达。
LOD 200:模型组件(Model Elements)为具近似数量、尺寸、形状、位置、方向等信息之泛用型系统或集合体(Generalized Systems or Assemblies)。非几何属性信息也可建置于模型组件中。
LOD 300:模型组件为具精确数量、尺寸、形状、位置、方向等信息之特定集合体(Specific Assemblies)。非几何属性信息也可建置于模型组件中。
LOD 400:模型组件为具精确数量、尺寸、形状、位置、方向等信息及具完整制造、组装、细部施作所需信息之特定集合体(Specific Assemblies)。非几何属性信息也可建置于模型组件中。
LOD 500:模型组件为具实际数量、尺寸、形状、位置、方向等精确信息之完工集合体(Constructed Assemblies)。非几何属性信息也可建置于模型组件中。
好了,关于 BIM作业模式与建模程度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