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迅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阶段由于建筑产业现代化处于发展的初期,尚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步骤、路径还不够清晰。因此,必须对建筑产业现代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才能使政府工作指导有力,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市场,才能保证建筑产业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迅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阶段由于建筑产业现代化处于发展的初期,尚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步骤、路径还不够清晰。因此,必须对建筑产业现代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才能使政府工作指导有力,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市场,才能保证建筑产业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核心要素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住宅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将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质量。
就现阶段而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最终产品绿色化;建筑生产工业化;建造过程精益化;全产业链集成化;项目管理国际化;管理高管职业化和产业工人技能化。
概而言之,就是建筑工业化与建筑信息化。
建筑产业现代化核心要素:建筑工业化与建筑信息化
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现代化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低水平、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其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信息化。
建筑工业化并不是新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就开始推行建筑工业化,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度停滞下来,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住宅产业化,但发展也并不理想。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建筑业人口红利的淡出,我国建筑工业化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机遇期”
建筑工业化发展三问题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要让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熟,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急功近利,这才是健康发展之道。
二是要科学管理,从房屋建造的全过程、全系统的角度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重点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整合优化产业资源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尤其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初期,社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的前提下,只有按照这种模式,才能把整个产业化技术和管理模式固化下来。
三是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研究和建立企业自主的技术体系和建造工法,这是企业的灵魂与核心竞争力,未来谁掌握了技术和工法谁就掌握了市场,谁就能在新一轮变革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
企业是推行建筑工业化的关键
培育龙头企业和研究完善基础性技术、标准是推行建筑工业化的关键,这是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住建部的重点工作。
建筑企业向建筑工业化方向转型,必须从两方面做好准备,一是要掌握工业化的建造技术,这是转型成功的灵魂。如果企业不掌握工业化建造技术,转型升级无异于缘木求鱼。二是在向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向转型时一定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摒弃现有的“以包带管”模式,要以工程总承包为龙头,实行一体化、专业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建筑工业化的推进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目前,由于技术、规模等原因,工业化建筑的实际成本较传统建筑成本高。建筑工业化有很多优点,这是从长远来看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是要靠政府规范标准、引导市场的需求,二是企业要有向建筑工业化转型的内在动力。
建筑工业化全面推进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国家必须投入力量扭转这个局面,将笼统的需求量化、具体化。在建筑工业化发展方面,地方会有技术标准、验收标准等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但国家必须权衡这些规范、标准是否合理。
在政府的主导下,相关部门也要在造价机制上给予考量。例如,现在人工造价每个工日平均30多元,但实际上企业所支付的已远远超过100元,这需要社会予以承认,才能够推动行业的发展。否则,一些走在前端的企业,实际上是在牺牲自身利益为行业的长远发展作贡献,而这种贡献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的。这就是企业内生动力的重要性,不走建筑工业化这条路,企业很难长久生存;走了这条路,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建筑信息化
2014年9月,“中国建筑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透露,与国际建筑业信息化率0.3%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率仅约为0.03%,差距高达10倍左右。
据了解,信息化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已经是整个建筑业不容回避的问题。
BIM技术推动变革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结合--建筑业的信息化必然发生,在这变革中,BIM技术被认为将起到关键的基础作用。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项建筑业信息技术,业内的表述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说,应用BIM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促进建筑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投资、设计、施工乃至整个工程生命期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工程质量。
BIM技术自2002年诞生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其可视化、多元化、信息化的特点,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在我国,BIM已成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建筑业面临的挑战面前,以其技术优势,迅速成为新形势下建筑业的新亮点和热点,正在快速地发展和广泛地应用。
政府推动BIM技术应用
我国BIM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积极引导密不可分。
2011年5月,住建部颁发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把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作为行业发展总体目标的主要内容,并就推进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2年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参与完成了“勘察设计和施工BIM技术发展对策研究”课题,2013年,组织编写了“关于推进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内应用的指导意见”,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明确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等工作。
地方政府更是强力推广BIM技术。上海市、广东省等行业主管部门已相继出台了在本地区关于推进BIM技术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北京、辽宁、山东、陕西等省市都明确提出了在建筑业中推广应用BIM。
BIM技术的深层次作用
建筑领域的发展正在进入“绿色”时代,发展绿色建筑成为战略和方向。而建筑工业化则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承载着建筑节能、产业转型的使命。BIM技术被认为与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有着“合理的关系”,有助于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工业化的实现。
绿色建筑、工业化建筑、BIM技术是影响未来建筑业创新的元素,绿色建筑是导向,决定将来的建筑技术一定是往绿色技术方面发展的。装配式建筑将是一种生产方式,而BIM技术,就是这两者的一个基础。装配式建筑必须要实施BIM技术,因为预制构件如果不在信息模型中进行虚拟的施工或者设计的话,那么将来到现场碰到问题装不上去,返工量会很大。所以BIM技术将来是支撑这两项东西的最基础的技术。
BIM技术作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和提高建筑产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革命性技术,必将给建筑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