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6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迎来了发展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年。从年初“两会”李克强总理直接把装配式建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无疑,装配式建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发展重点。 进入到2017年,新年伊始,各省市推进政策纷至沓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闻风而动,装配式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热火朝天地开建。可以预见,2017年装配式建筑将势不可挡。
回首2016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迎来了发展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年。从年初“两会”李克强总理直接把装配式建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无疑,装配式建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发展重点。
进入到2017年,新年伊始,各省市推进政策纷至沓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闻风而动,装配式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热火朝天地开建。可以预见,2017年装配式建筑将势不可挡。
然而,“热潮”当前,更需“冷思考”。
我们需清醒地看到,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瓶颈制约依然相当突出——思想理念不够统一,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技术体系尚未成熟,企业的设计、生产、施工和监管能力不足等,尤其是标准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
“装配”元年政策红利释放
在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部分省市已经出台政策、资金扶持措施并提出了量化目标。
进入到2017年,各省市政府进一步明确目标、量化任务、释放红利。
例如,新年伊始,北京市住建委提出,北京市2020年将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的目标,使装配式建造方式成为北京的重要建造方式之一。
再如上海,要求2017年起外环以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对总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且预制装配率达到45%及以上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
除三大城市群外,各地纷纷跟进——江西南昌县将在三年之内共安排近2亿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山东淄博明确2017年新建高层住宅实行全装修,而全装修装正是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的一环,山西太原、大同同时开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武汉,美好置业集团与国际装配式建筑领先企业德国艾巴维集团签约,将在5年内投资100亿元,引进50条全球最先进的装配式住宅生产线……
各地政府不仅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也同时出台一系列措施确保实现目标,如以土地供应为抓手,在规划审批、项目立项等环节强化监督与指导;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面积计算、面积奖励、财政资金奖励、税收优惠、房屋预售、科研、金融信贷以及评优支持等支持政策,确保装配式建筑切实、有效发展。
从“小气候”变成了“大格局”,装配式建筑新一年的表现成为建材与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热点。
标准先行保障产业发展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的研究编制工作。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156项重点项目建设,我国引进了前苏联等东欧国家的预制混凝土技术,从工业建筑逐步推广到民用建筑,其中装配式大板建筑得到了较大规模应用。例如,我国于1979年颁布了《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暂行规定》。而随着技术革新,装配式建筑结构形式不断丰富,装配式木结构、钢结构、混凝土建筑等层出不穷。随着各地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标准建设更加成为了装配式建筑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此前,在2016集成房屋及配套绿色建材应用论坛上,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建筑师曾雁表示,“制定装配式标准体系,对于促进装配式通用部品、集成化部品、内装产业化部品的研发,突破传统住宅建造模式,促进住宅的升级换代,全面提高我国住宅建设水平和整体居住品质,引导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产业化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完整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
截止去年,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面,全国标准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在材料构件、施工验收方面,有《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轻型模块化钢结构组合房屋技术规程》(在编)等。除了全国标准,不乏走在前面的区域如上海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和上海市《混凝土预制装配式住宅构造节点图集》等,及企业标准如唐山冀东发展集成房屋有限公司的《装配式低层钢结构建筑技术规程》等。
随着装配式建筑发展上升为国策,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种类不断丰富,健全、完善的全国标准体系成为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
2017年1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第1417号、第1418号、第1419号公告,分别发布国家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3-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三个标准的实施日期都是2017年6月1日。
据了解,住建部此系列标准包含了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关注全建筑过程,涵盖设计、制作、施工、验收、维护全过程;设计全专业,包括建筑、结构、水暖电、装修各专业。如,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中,汇总梳理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会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手册、指南、图集等各层面的标准规范,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材企扛鼎助力转型升级
当前,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给建材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装配式建筑进入大量建设时期,更需标准规范的建材产品“保驾护航”。只有装配式通用部品、集成化部品、内装产业化部品的研发能够及时跟上,才能突破传统住宅建造模式,促进住宅的升级换代,全面提高我国住宅建设水平和整体居住品质。
2017年,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入到极为关键的时期:或者再次重复“盲目发展、一哄而上、停滞不前”的周期性波动老路,或者坚决从传统路径依赖中摆脱出来,走上建筑产业现代化升华之路。
而在这其中,建材企业将发挥关键性、基础性作用。随着装配式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对相应的建筑材料生产、设计规范、部品规格等提出明确要求,建材生产企业只有及时跟进、时时关注,保证终端产品品质,关注技术人才投入,关注管理机制创新,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风口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才能在矛盾交织中闯出一条创新之路,助力我国建材行业在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