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声.原创】联想方法论,做设计也可以这么嗨皮
结构小清新
2017年06月07日 14:24:50
只看楼主









































《设计之声》专栏本期推荐原创作品








 



 








作者 | 吕和








自媒体人,深圳结构设计咨询从业者




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




本文来源于其微信公众号“吕和说设计”
















































 



 




 








我在工作当中经常会遇见一些设计新人出手的项目质量不高、修改数次仍然不到位的情况。经过了解得知,他们基本上都处于无人技术把关的状态。这让设计新人的心灵饱受煎熬,如果恰好又是结构专业的话,头顶又高悬着终身负责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恐惧加煎熬,极端情况下是会死人的。










 

专业负责人对项目的技术把控的事实缺失,背后有着各种复杂的原因,我以后再展开谈这点。这次我想阐述的重点是:作为设计新手在工作中怎样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协调各种资源为自己的项目负责,让自己的设计生涯更轻松和更嗨皮些----而这些需要一些能力和技巧的着意培养的。




1.png




南京江苏软件园 华森作品








01 具备较好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钝感力。







先思考再动手





我在《除了它,没有谁能够一直高薪雇佣你》一文中提到“脚踏实地前,请先仰望星空”,说的是一个意思。这个观点适用于任何一件或大或小的事情。一定不要一件事情来了什么都不了解闷头就干,这样会使我们陷入盲目并不停忙碌的境地。









我们的思考方法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



定义目标---定义问题---获取问题相关信息---分析问题类型及因果---对问题的重要及性价比排序---行动。










分析的关键就是要进行目标澄清与及问题的根源性把握,找出重要的障碍性问题(即阻碍我们目前工作推进的问题),从而一举解决。











情绪平稳的表达你的观点。
















一个项目分配给你了,时间安排上怎么样?技术难点能攻下了不?这都需要你明确表达出来,拿不准就说拿不准,有问题就明确事先说出来。

设计新人最忌


遇见问题不敢




表达,



选择自己默默扛







这样的后果很难预料:要么问题严重化了你可能承担不起,要么自己太辛苦而降低工作辛福感。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可能不见得立竿见影,但请相信,你的职场生存空间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扩大的。










钝感力





渡边淳一在他的畅销书《钝感力》中写道“钝感是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在复杂多变的职业生涯中,我们面临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家里人一样照顾自己的感受。而敏感、玻璃心、以自我为中心都会让我们陷入不良情绪的泥潭,最终影响自己的职业成长。我们

需要学会让自己变得皮糙肉厚一些

,所谓内心强大就是钝感力的正面表达。










02 充分利用公司内外部的技术资源。






积极主动跟专业负责人沟通。

设计工作重在事中控制

,作为我们个体一定不能等一份设计完成了才走校审流程,那样的话改动量可能会非常大。正确的做法是每个关键节点做好基本设计后,主动请专业负责人过目定案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哪些是关键节点呢?比如结构平面布置图定案----重要计算参数及截面确定-----程序计算结果判定----标准层第一张梁、板、柱墙图等。这样会避免一个错误扩大成N个错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需要提前和外审专家沟通确定。而对于像基础选型、梁板布置等重要问题则在定案阶段就发给甲方,以便早些达成一致。










03 最后需要做对的重要事情---复盘






复盘最开始是一种围棋手法。一盘棋结束之后,再重新摆一遍,对每步棋下的好与不好重新推演、分析,进而提高棋技。后来被联想采纳,成为联想三大方法论之一,联想每一个战略的推行都会用到复盘。




设计行业更需要复盘。设计师的

复盘需要从是技术、项目管理、个人沟通三个维度去做

。哪些技术问题是我们本次做得不太好的需要以后避免的?项目推进过程中各专业哪些环节出现配合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甲方原因的修改哪些来自行政部门哪些来自招商需求?下次我们设计可以在哪些方面提供事前指引?我们在内外部的沟通中哪些是无效沟通?无效沟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把这些问题分析明白了,形成一个结论,对以后的工作效率提高大有裨益。
















最后,我用一句话总结:用一颗强大的内心去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然后复盘,如此循环,设计工作还会那么苦逼吗?




















































原创




征集





















征集内容:


设计项目经验总结,热议话题讨论,(设计、生活、工作)中的趣事片段,以转行、求职、裸辞、跳槽、考研等为主题个人经历分享,规范条文解析,注册政策以及相关问题讨论的专业内容。










专栏作者:

58位; 原创作品 : 150多篇





投稿QQ:

2355735304





作品评选:

定期组织优秀原创作品评选,颁发荣誉证书及土木纪念品。





优秀的原创作品,易筑结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推荐







co1493000522200
2017年06月07日 15:50:31
2楼
非常好的思想,但现在社会压力太大,很多人没时间静下来反思
回复
langmanhaian
2017年06月07日 15:58:27
3楼
说中了我的心里话,没有沟通一味蛮干,最后要改动的工程量真的能把人淹没,我要改变自己这种十分被动的现状!
回复
张叁疯
2017年06月08日 13:01:41
4楼
很多人没时间静下来反思
回复
sky007008
2017年06月09日 07:55:19
5楼
都是闭着眼干...哎...批量出图...
回复
无尽99
2017年06月09日 09:24:26
6楼
做设计得学会总结!
回复
贝尔摩德丶
2017年06月09日 10:35:48
7楼
给了我们设计新人很多启发! 学习学习!
回复
天地不言
2017年06月10日 10:07:07
8楼
设计新人最忌遇见问题不敢表达,选择自己默默扛,这样的后果很难预料:要么问题严重化了你可能承担不起,要么自己太辛苦而降低工作辛福感。不光指设计新人!
回复
龙枪虎豹骑
2017年06月11日 12:43:55
9楼

给了我们设计新人很多启发! 学习学习!
回复
darkmoon2003
2017年06月12日 12:24:52
10楼
说得很好,应该先想后做
回复
念星间
2017年06月13日 08:21:24
11楼
当初也是担惊受怕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