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大城市一样,伦敦也一直受到住房问题的困扰。数据机构 Combined Homeles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Chain) 上个月末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伦敦共有 8096 人露宿街头,与前一年相比上升了 7%。其中不仅有 5276 人是新露宿者 ,而且有 826 人是年轻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五花八门,比如长期失业、酗酒吸毒、教育程度低等。不过《卫报》指出,无论个体情况如何,露宿者比例上升有一半要归咎于平价住房的匮乏。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五花八门,比如长期失业、酗酒吸毒、教育程度低等。不过《卫报》指出,无论个体情况如何,露宿者比例上升有一半要归咎于平价住房的匮乏。
新伦敦建筑(New London Architecture)是关注该问题的智囊机构之一。我们去年报道过它们与伦敦市政府共同征集的 10 个住房解决方案。在它们今年刚刚宣布的新伦敦建筑奖(NLA Awards)名单中,获得最高奖的项目也与公益住房相关,是为露宿者而造。
这幢叫 Holmes Road Studios 的建筑刚刚在伦敦卡姆登区(Camden)落成,由 Peter Barber Architects 事务所设计,灵感来自从 10 世纪起就已存在的私人养护院(almshouse)。
按照历史记录,第一个建立这种养护院的是英格兰首位君王埃塞尔斯坦(King Athelstan),目的是庇护患病、贫穷或落难的人。它们一般由多个带露台的小房子组成,可同时容纳多人。时至今日,英国仍有 2600 个类似的养护院,为 36000 人提供了住所。
Peter Barber Architects 的设计延续了传统,也由数个独立房间组成,可供 59 人居住。房间内的砖拱有两层高,由一条蜿蜒而上的楼梯连接。卫浴设置在了一层靠后的位置,便于排水也方便邻里串门时借用;二层才是卧室,确保私密性。门上的玻璃窗、二楼的圆形窗引入自然光,配合顶灯照亮整个居所。
然而露宿者需要的不止是住所——他们缺少一个能给予归属感与安全感、引导他们如何健康生活的社区。
为了制造温馨的社区感,设计师将整个建筑做成了半包围形,让所有房间面朝院内,圈出一片公共空地,可以种植花草、坐下晒太阳、相互交流。材料则选择了乡间农舍常用的那种红色砖头。
他们甚至替居民们设想好了未来的生活场景。“我们想象这里的居民和园艺师一起学习种植,亲手在院子里造个花园,种上苹果树、土豆、蔬菜、水果或草药。居民们可以在这里制造乐趣或释放精力,寻找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他们学习的不止是园艺,也会因此开始关注健康生活的必要性。”
未来生活构想图
这种对居住者及其生活的关注,才是设计方案获奖的真正的原因。新伦敦建筑主席 Peter Murray 在颁奖词中如此形容:“这个‘家’给予了无家可归者尊严与快乐,也考虑到了经济成本。这才是伟大建筑所追求的社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