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的布置和合理刚度的讨论
zhouxibing
zhouxibing Lv.2
2007年11月24日 11:51:07
只看楼主

剪力墙抗侧刚度和承载力较大,为充分利用剪力墙能力,减轻结构重量,增大剪力墙结构的可利用空间,墙不宜布置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问题是什么刚度是适宜的?在承受水平力方面,《高规》第4.6.3条关于最大层间位移角;在承受竖向荷载方面,按建筑平面布置竖向承重构件剪力墙,《高规》7.2.14条只有抗震设计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墙肢轴压比,那么三、四级和非抗震的墙肢有没有什么规定。这两方面是我能想到的刚度最小值的规范依据。

剪力墙抗侧刚度和承载力较大,为充分利用剪力墙能力,减轻结构重量,增大剪力墙结构的可利用空间,墙不宜布置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问题是什么刚度是适宜的?
在承受水平力方面,《高规》第4.6.3条关于最大层间位移角;在承受竖向荷载方面,按建筑平面布置竖向承重构件剪力墙,《高规》7.2.14条只有抗震设计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墙肢轴压比,那么三、四级和非抗震的墙肢有没有什么规定。这两方面是我能想到的刚度最小值的规范依据。
如果墙数量过多,会增加地震力,自重。但对于刚度最大值似乎没有规范限制(欢迎否定指正)。只是有一些统计的经验资料:剪力墙结构自振周期经验公式:T1=0.05N(N为地面以上房屋总层数);剪力墙结构楼层单位面积重量标准值13~16KN/m2
scorpionsuper
2007年11月24日 13:53:32
2楼

后面这个公式对现在的结构设计不是很适用,这是以前赵西安总结的
回复
zlprivate
2007年11月24日 19:32:30
3楼
框剪结构中可以根据结构的刚度特征值来比较墙的多和少
回复
zlprivate
2007年11月24日 19:41:23
4楼
一般来说刚度特征值在1.15~2.4之间算合理的取值,对于纯剪来说,一般检查你的刚度强和弱是通过规范规定的层间位移角来决定的,但是结构平面布置的不合理,扭转也会引起很大的位移,有时候刚度大对扭转来说反而不利。所以最好通过调整平面来控制刚心和质心之间的差距.这样一般都会合理.
回复
2008-sx
2007年11月30日 08:13:30
5楼
在结构初步设计时,刚度的控制以《高规》第4.6.3条关于最大层间位移角控制还是以周结构自振周期经验公式:
框架结构:T1=(0.12~0.15)N(N为地面以上房屋总层数);
框剪结构:T1=(0.08~0.12)N(N为地面以上房屋总层数);
剪力墙结构:T1=(0.04~0.08)N(N为地面以上房屋总层数);
回复
zhouxibing
2007年11月30日 09:36:27
6楼
有没有复杂高层如框支剪力墙的自振周期公式??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