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靠改革创新没有出路。”今年两会,创新依然是关键词之一。同样,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之一,就是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企业来说,无论是加快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还是传统企业融入互联网转型升级,毋庸置疑都要依赖于科技创新。 事实上,近几年来中国企业也已纷纷走上了创新转型之路。无论是海尔、美的这样的家电企业,还是华为、联想这样的IT企业,抑或是广联达、海康威视这样的传统产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厂商,几乎都全部投身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转型大潮当中。
事实上,近几年来中国企业也已纷纷走上了创新转型之路。无论是海尔、美的这样的家电企业,还是华为、联想这样的IT企业,抑或是广联达、海康威视这样的传统产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厂商,几乎都全部投身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转型大潮当中。
两大浪潮席卷,中国企业创新转型势在必然
“互联网+”与全球化浪潮相继席卷而来,中国企业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
一方面,“互联网+”浪潮,使得互联网正在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传统产业更是积极主动的拥抱互联网和融入互联网。这主要因为,传统企业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及其创新应用来变革传统的生产方式,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质量安全等目的。而传统企业更是将这种迫切需求传导给服务传统产业的科技公司或IT信息解决方案厂商,使相关科技企业也开始积极转型,以应对互联网+时代客户和用户的新需求。
以服务于传统建筑产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广联达为例,这家建筑产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厂商,近几年通过战略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等,已成功转型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将“互联网+”全面引入建筑产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更是逐步覆盖建筑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并延伸到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在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之外,帮助客户进行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
另一方面,全球化时代来临,中国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内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还将迎来众多跨国企业的全球性竞争。此外,进军海外市场也是中国企业打破自身业务增长天花板,继续大企业规模的一条路径。中国企业亟需通过创新转型升级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在国内,最先走出去的科技企业当属华为、联想等IT厂商。以华为为例,其主要是依靠实现全球化运营来完成转型。据了解,华为目前已在全球建设了26个研发能力中心,其中无线通信技术中心在瑞典,工程技术中心在日本,软件工程中心在印度,互联网创新中心在硅谷,这也使得华为能够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源,提高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最近几年,国内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厂商在海外市场也越来越活跃。这些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方式大概有两种,其一即扎根海外本地化运营,打造自主品牌。如安防领域的解决方案厂商海康威视,一方面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在海外销售自主产品,另一方面将海外本土员工作为销售人员。这一策略使其在海外营收大增。其二即通过投资收购实现全球业务布局。如广联达2014年收购全球领先的MEP设计和施工软件公司芬兰Progman Oy公司100%股权,“落子”欧洲。此外相继进军美国、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阿联酋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遍布全球。
互联网+与全球化之后,中国企业创新破局的三点启示
无论是华为、联想,还是广联达、海康威视,这些企业在互联网+与全球化浪潮的联合冲击下,都逐渐找到了自身的创新转型之路。在我看来,他们的创新实践最重要的启示有三点:
第一,只有专注于某一产业或领域,才能够在产品、技术、客户等方面形成积累,继而在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和走向海外市场时占据主动。例如华为一直专注于通信科技领域,其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依靠的就是集中力量,攻其一点形成突破的聚焦战略。而广联达同样深耕建设工程信息化领域近20年,围绕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以建设工程领域专业应用为核心基础支撑,以产业大数据、产业征信、产业金融等为增值服务。据财报数据显示,广联达公司2016 年实现营业收入20.39 亿元,同比增长32.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 亿元,同比增长75.14%。
显而易见,专注聚焦的战略正是这些企业始终能够快速创新转型成功的原因之一。这种“专注力”一方面使得其能够对客户的痛点和难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帮助客户提高效率、管控成本、促进节约、提升管理能力,进行产品和业务创新,另一方面也使得其能够有更深厚的技术和产品经验积累,能够研发出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进军全球市场,需要专利技术积累并持续进行自主研发及创新。实际上,众多中国企业的出海经验已经说明,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够在海外扩张时占据主动权,否则必然困难重重。像小米、魅族等国产手机厂商在大力向海外市场拓展时,都曾遭遇专利诉讼。
相较而言,广联达在海外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与其大力投入自主研发并拥有不错的专利技术储备密不可分。资料显示,广联达近三年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总额已超10亿,且每年保持较高增速。其目前已掌握几十项行业核心技术和专利,拥有数百个软件著作权,3D图形算法更是居国际领先水平。不久前,广联达还获得了“2016年度CPCC十大中国著作权人”大奖,这一奖项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主要表彰勇于创新、坚持原创、奉献精品、创造价值的企业和个人。
第三,互联网+时代实现转型升级,构建属于自己的跨界创新生态,打造产业生态圈更为重要。对很多企业来说,在进行科技创新和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平衡和维护好合作伙伴、客户等产业链各方面关系和利益,同时能够从外部获取优势资源进行整合。要实现这些,搭建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可谓一大路径。
华为生态观的手段是打造新的ICT基础架构平台,构建产业转型与商业价值之间的联系,让各方联接得更为紧密。而广联达为了满足建筑产业链上的客户新需求,致力于打造“数字建筑产业平台”,将数字建筑作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通过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打造数字家、数字楼宇、数字园区、数字城市乃至数字国家,实现建筑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
具体到如何打造产业链生态,广联达研究院院长刘刚曾表示,“互联网+更有利于在传统产业当中构建更完整和高效的生态圈。在一个互联网+开放平台上,建筑产业不仅有传统的设计、施工、运维、材设厂商,还有征信服务机构、金融机构、软硬件厂商等单位,各方通过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协作和资源整合,打破企业和区域边界的限制,形成伙伴经济,实现合作共赢。”互联网开放、协作、连接、共享的特点,可以对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实现升级,更能高效的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连接产业链上各类合作伙伴,继而打破边界,实现跨界创新。
总体而言,互联网+时代已来,全球化浪潮依然汹涌向前,中国企业改革创新已是必然,转型升级更是大势所趋。从广联达、华为等众多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转型需从夯实自身硬实力开始,而保持业务专注、持续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构建产业链生态就是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