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声》专栏本期推荐原创作品
◆
◆
◆
作者 | 朝露
地产设计管理人
微信公众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
◆
开篇
作者自荐:本篇文章用了一周的时间“创作”出来,个人觉得本篇文章的受众比较宽泛,不局限于结构圈,希望可以给更多设计相关领域的朋友看到,也想集思广益,听听大家的声音,所以毛遂自荐,希望可以在土木在线的首页展示,支持我的设计朋友可以跟帖加加油!
之前有朋友就《写给10年经验以内的结构设计师》中有关设计师个人品牌的观点留言:普通设计师有无必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如何建立?
当时没有回答,其实是没有思考清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的一点反馈让我意识到,个人品牌建设,是每个人当下最最重要的事情。
◆
◆
◆
一个火花--Spenser的高屋建瓴
偶然看到Spenser在2017年1月24日关于“自品牌”的文章推送,文中很多观点,都让朝露感觉醍醐灌顶,比如:
--为什么同样的努力,却是完全不同的回报?
--自品牌出乎意料的重要作用;
--自品牌包含哪些内容,等等。
对自己做的自媒体的事情,在这篇文章中,一下子就找到了理论依据:每一句话,都好像说到了自己心窝里面,特别痛快。
之前每次登陆微信公众平台,都没有特别留意看宣传语;但看完这篇文章后,这句话才猛然映入了我的眼帘: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哦!
原来如此!
◆
◆
◆
设计师嫁接“品牌+”迫在眉睫
说起这样词汇,显得特别有调性:有调性(什么是调性,也是从一些招商策划朋友那里听到的,说“有调性”这个词的行为本身,就给人有调性的感觉。。。ORZ),互联网+,互联网思维,还有今天我提出的“品牌+”。
可惜我们设计人身处一个非常传统非常古老的行业,尤其是结构设计,过去N年,都是钢筋混凝土,可以预见未来N年,也是混凝土和钢筋,又土又木,简直是土到掉渣。
我们连自我定位都是处于夕阳行业,就更别说奢望和这些概念能沾上边了。
然而真不是这样。
作为设计管理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拥有了个人品牌建设已比较常见:
当初自己迈出这一步的时候,觉得很前卫,前行中抬头环视世界后发现,自己只是个后知后觉者,不过better late than never!
自品牌给职业经理人带来很多甜头,最基础最实在的,减轻了行业下行中对于失业的焦虑--寻找新岗位的时候,不会只有一份非常old school的简历,甚至不要简历,用人单位就能知道你是谁,想想真的很炫酷。
为了在过剩的人力资源中脱颖而出,广大设计人更需要个人品牌:
除了讲关系摆感情,如何让领导在安排高质量或高回报任务的时候,就能想到我?
做好一个项目,一甲方很认可我,但我如何低成本的让这份认可传递到其他甲方?
出去换一份工作,如何让对方在千张相似面孔当中选出我?
住建部主导下的个人执业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出去自己开事务所,如何让别人知道我是谁,能做什么,然后拿到业务?
能解决上面的问题的设计人,在这个行业不可能做不好,可能还过得非常滋润。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个体品牌来解决。
这个题解放到以前不成立,但放到互联网时代,却完全能做到--很多人都已经这么做了并验证了这个结论!
互联网+也好,品牌+也好,只是个工具或方法而已,真正不变核心是具体的生产活动:就我们的行业而言,就是设计管理人把管理工作做好,设计师把设计做好。
这些工具和方法别人都开始用了,我们干嘛不用呢?
◆
◆
◆
个人品牌产生价值
前段时间一群好友聚会,其中一个朋友一个月时间内整整瘦了25斤!让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位朋友是做蜀绣品牌的企业家,他高兴的给我们讲了个生意上的事情:
一笔挺大的订单,谈了很久,但一直迟迟签不下来,原本感觉没戏了;
后来,对方出差回来后又碰到我这位朋友,非常吃惊于他的变化;
于是他就把在这一个月内,如何减下25斤的故事讲给了对方听;
就因为这件事情,之前的那个单子,就落定了。
原因无他,这样高度自律的个人品牌形象,让合作伙伴相信这个人,相信这个人出手的质量,并愿意为之买单。
我们可以从这个事情中吸取经验并推演:
目前我们的行业在过冬--事多钱少离家远,但通过个体自品牌建立,先能更大概率让我们熬过这个冬天;
当熬到万物复苏的时候,就该是这些拥有自品牌的设计行业“超级个体”享受阳光雨露的美好春光。
何为阳光雨露?
引用最近看到的一句话:
无论哪个行业,现在正真专业的是越来越贵了,如果你问的价格很便宜,不是你捡到便宜了,而是被新人练手了。
设计行业是同样的道理:当行业升级换代后,优秀的设计管理者,优秀设计成果的输出者,享有丰厚的回报,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寒冬肆虐之时,春天就不会远了。
◆
◆
◆
迈出第一步,就这么简单
大约在一年前,微博上看到一个朋友坚持学习英语并天天打卡,接近了400多天,一下看见这个朋友坚毅的一面,让人刮目相看。
现学现卖,从那天开始,朝露就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APP背单词,并每天坚持打卡,截止2017年三月份,已经累计打卡300天。
有朋友肯定觉得,你背你的单词没错,但你非要把他晒出来,就有点得瑟和扰民了--对别人的嘲笑真不要放在心上,那简直就和刮风下雨一般正常和不可控制。
一开始确实有点不好意思,但真正坚持下来了,事情就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朋友圈的点赞越来越多;
有的朋友还专门找我聊这个事情,表示很有兴趣;
还真有朋友就这样做了起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背英语单词本身的收获和意义已经不大了:现在一些高科技产品的辅助功能,让外语交流会如傻瓜操作一般便捷,再像原来那样投入时间学一门语言,可能成本太高;再说了,21世纪是中文的世纪嘛。
之所以坚持下去,一来自己确实是英语爱好者,这件事情绝非矫揉造作,二来,这是个形式大于内容的个人品牌收获:
一件事情坚持做10天不稀奇,但做100天呢?1000天呢?高兴了可以做一辈子!
这让别人让感受到--原来这人挺有恒心的,靠谱。
这是朝露迈出的第一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移动互联时代,拿起手机,发出一条讯息,就是个人形象的展现,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切入口,坚持做下去。
◆
◆
◆
用工作中一言一行雕刻你的品牌形象
很早在前的一件小事,当时让我大喘气。
某工程是外地设计院承接,图纸已经出完并分完了产值,但原来的结构负责人离职,顶上一位年轻设计师配合现场,可巧是我的学弟。
某天因为一个小问题,爆发了点矛盾。
在反复就一个空调板问题QQ沟通后,学弟不耐烦了。
学弟:这块空调板就这样了。
我:那么非百叶位置的做法就和建筑立面对不上。
学弟:没那么多时间整天配合这个项目的。
我:这是图纸的问题,你们图纸过硬就没有这些麻烦,当然与你关系不大;但话不能这么说,这样显得不太专业。
学弟:反正我是没做过这么配合项目。
我:你接受这个项目肯定不高兴,这个能理解;但作为提供设计服务的人,基本素养要具备,这个是饭碗,你我都一样。
这谈话说到一半,尴尬癌都要犯了:问题火急火燎的在那摆着,我毫无退路,如果他就是不配合,难道非要我这个学长“原形毕露”,用强势的“狰狞”的面孔去给学弟施压么?
平静交流之后,这位学弟马上有了转变。
学弟:师兄今天一番话说的确有道理,干工程的确要有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尤其搞结构,临渊履薄。
幸好是个happy ending!
这个事情对他和我都是一种考验。
这位学弟,作为设计人,一开始确实处理态度欠妥,如果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不管是否是做设计,绝非是一条光明大道;不过他能这么快的接受意见,并做出积极的调整,这非常好--我们后面的配合愉快而顺利;沿着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哪怕前面会吃一点亏,后面一定会有收获。
就自己而言,作为设计管理人,每一次处理和别人的关系,也是自己形象的塑造过程--很早之前,就与一个结构副总就方案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并脱口说了非常过分的话,当时话一出口就后悔了:别人会怎么看我啊?心头肯定在骂:这孙子欺人太甚!
在后面的工作中,我自己也是深刻反省,吸取了教训,必须在充分尊重和换位思考的基础上,摆事实讲道理,既解决了问题,实现了价值,又给自己贴上了正面的标签,这非常重要。
这个小案例最后的结果挺欣慰:我们都没有给学校丢脸,都加了分。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在雕刻自己的品牌形象。
这样的道理又何止于设计行业呢?
◆
◆
◆
为每份有价值的辛苦留下一份沉淀
朝露曾经大放厥词,号称要帮老板节省结构成本一个亿,简直是NB吹上了天。
有些朋友建议,这种事情还是低调低调再低调为妙;还有的朋友,就直接批评我太嘚瑟了--这又是一次刮风下雨,但我确实不在意。
因为我坚信自己是对的:心怀善意,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名正言顺,不丢脸。
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我要求组员一直坚持做这样的事情:有关项目的优化或创造价值增值,在保证真实且可追溯的前提下,一定要详细记录下来,并换算成具体的数字金额,长期积累并在适当的时候做成总结。
道理在简单不过了:流了这么些汗水做完实实在在的业绩,却在最后的关键环节选择低调,谁知道我们的价值呢?
做事业不是做雷锋--雷锋还家喻户晓呢,正能量为什么不传播呢?
工作顺风顺水的时候,这是个锦上添花,皆大欢喜的事情;
当遇到逆境的时候,这些可能是保护我们的最后一道铠甲。
有什么好的沉淀方式?
最好的方式,就是拿起你的笔来,写写画画,不管是一般的工作记录,心得体会,管理经验,还是专业文章,这样的沉淀会让你越来越增值。
很多朋友都开始做了,朝露的共创社群就有两位一直写公众号的朋友,欢迎大家关注:
一位是木子-青见的“结构菜鸟人生”;
一位是前段时间进来的那条“鲶鱼”--海东王的“咕嘟泡泡”。
说到这里,有设计朋友不高兴了:朝露你忽悠我呢,我特么图都画不完,怎么有这个闲情逸致?
确实,愿意拿起笔的人不多,能真正下笔写的人,就更少了。但别急,这个神奇的时代,“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看看下面的plan B。
◆
◆
◆
设计师的大众点评?
在朝露第一篇文章《写给工作经验10年以内的结构设计师》中,最后一项设计师的口碑,就提到了这个事情:收集设计师信息的某大数据管理平台。
后来专门请了该总监到公司内部进行宣讲(该平台的一些基本情况请详社群之前的文章《PEM工程互联平台》),就听到这个新概念:设计师的大众点评。
一经解释,让我眼前一亮:朝露在《设计VS设计管理1.1版》中提到的一些解决设计行业困境的苗头,出现于此。
其原理就如大众点评:设计人以身份证信息注册账号,完成设计后,在平台上逐条核对具体的设计要求,设计管理人根据最终落地设计成果的排查情况,给具体操作的设计师定量打分,分数将终身伴随设计师。
当时我就问,这样岂不是把设计人逼得更惨?会不会别人直接撂挑子走人?
这个回答说服了我:
真正把设计做得好的人,并不排斥用这类平台,因为他们的出手质量本来就非常优质,多做一个评分的事情并不耽搁,反而凸显了其能力;
真正难受的是那些水平堪忧,没有责任心的设计人。
同时,对于地产设计管理人,能更高效落地图纸质量,当这个设计师数据库成规模后,选择设计资源的时候,直接选择具体的个人进入设计团队,会非常放心。
对啊,这不就是,做好一个项目得到甲方认可,再低成本的让这份认可传递到其他甲方么?
在底层逻辑上,设计人觉得很难做,主要是因为权、责、利不对等--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还特么那么辛苦!
这样的平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优秀的设计人个体凸显,让高质量的设计成果落地,从而有望让优秀设计成果的输出者,享有丰厚的回报。
另外,设计师有了大众点评一般的PEM评审,估摸着设计管理人也不是不可能,在个人的理解中,良性的地产和设计院的关系应该是制衡的:既然设计资源能分个好坏,地产公司及其经理人也要分个等级,这样才有利于行业水平的提升。
这样的平台已经在推广普及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观望。
◆
◆
◆
个体崛起不可避免
朝露特别喜欢这个比喻--个人的自品牌就像自己的羽毛,我们必须相当的爱惜自己的羽毛!
说实际一点,以后我们得靠着她每天给家里带回牛奶和面包呢!
说远一点,在朝露天真乐观的憧憬中,有这样一幅场景:
当我们真的有了一身华丽的羽毛之时,不管我们在哪个城市,不管我们去哪个公司,我们都可以振翅高飞,企及辽阔。
这是一个个体注定崛起的时代。
但为什么说这样的想法天真乐观,因为现实的高墙横着呢。
一天和一位大型设计院的高层管理朋友闲聊,就说起了设计院质量管理的问题。
他是非常得意的:这个院有一套非常细化的设计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能确保高效率完成工作和提高图纸质量,设计图纸被拆成了零件似的,比如画构件的一直就只画构件,图纸像从流水线上面生产出来。
这是一套非常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创造极高的管理价值,成就了设计院的品牌,非常不错;但同时让我脑海出现一副流水线工人辛苦而机械工作的场景。
我抛出了设计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自品牌的想法,这个朋友不以为然,说,甲方只在乎最后的图纸是否满足要求,并不在乎也没有必要在乎具体是谁在做这个事情。
我们谁也无法说服谁,有争议很好,无所谓对错。
下面的想法当时没有说出来,现在与大家分享:
设计必然应该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更需要个体的创新性的发挥;
流水线式的工作有存在的合理性,但设计人不应选择站在流水线上,流水线上的只是绘图员;
最最优秀的服务提供者有机会能直接面对服务需求者,是这个行业变革活力所在,所以才有现在大家热议的个人执业开事务所的话题。
对方的立场我很能理解,他代表着公司利益,同时也是既得利益者嘛,换谁在那个位置都一样。
但作为个体,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更快崛起,从而能更优雅的和公司和谐共舞呢?
我们可以选择如往日一样工作,日子同样充实而快乐,面包牛奶都会有。
但也可以选择做一点改变,可能一开始痛苦点,但有可能企及更光明的未来。
记得骇客帝国的一个场景不?
尼奥面前有两个药片,一片是蓝色,吃了继续沉睡,日子照旧;一片是红色,吃了就会清醒过来,但会经历更多挑战。
好了,现在自品牌的平台已经具备。
该你做选择了。
原创
征集
征集内容:
设计项目经验总结,热议话题讨论,(设计、生活、工作)中的趣事片段,以转行、求职、裸辞、跳槽、考研等为主题个人经历分享,规范条文解析,注册政策以及相关问题讨论的专业内容。
专栏作者:
58位; 原创作品 : 150多篇
投稿QQ:
1780688689 (布丁个人专线)
作品评选:
定期组织优秀原创作品评选,颁发荣誉证书及土木纪念品。
优秀的原创作品,易筑结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推荐
设计之声优秀作品推荐
【设计之声.原创】建筑市场“夕阳下”—结构女设计师正能量发声
【设计之声.原创】<8年10单位>一个土木人的成功失败
【设计之声.原创】如纸人生,追忆我的结构设计之路(励志共勉篇)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结构设计,梦归何处,路在何方?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热议结构“七年之坎”一位地产结构师忠告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10年磨一剑地产新秀谈结构设计VS设计管理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设计个体如何为事务所新资质政策做点准备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一位“魔都”结构师在磨难中反思·在曲折中前进(7年漫谈)
【设计之声.原创】——“注之策”——
【设计之声.原创】设计不止眼前的苟且
【设计之声.原创】“宝刀未老”结构老生追忆13年的设计路.随感系列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1300字的鸡汤文来自一位高逼格结构师
【设计之声.原创】中国建造师三部曲—疯狂、混乱、回归
【设计之声.原创】10.1特刊:祭奠青春,记述土木旺的'春天凋零史"
【设计之声.原创】结构圈的“文艺男”追忆年少时光
【设计之声.原创】行.走---写在结构行业破冰触底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