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题
微话题
中国建筑在大量建设的同时,涌现了一大批具象设计,典型的有钱币大厦、钢琴建筑、“福禄寿”大厦、乒乓球大厦等,每提到全国最丑陋建筑的时候,这些大厦就会毫无悬疑入榜,这些具象建筑真的很丑吗?亦或是这些建筑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不看好具象建筑:
观点一:
由于具象建筑设计门槛低,表现过于直白缺少内在精神,并且大多数比如望远镜、小提琴、树桩、爱奥尼克柱式、酒瓶……这些东西本来就不为容纳人类而存在,结构、形式也就不符合人类使用的合理性,所以具象建筑显得有些幼稚。
观点二:
具象建筑好不好,或者说建筑的好坏评价,往往并不简单,媒体评论往往太过外行,看看娱乐就行了,毕竟建筑也是一种消费品,或者……奢侈品。往城市层面想,我们还是要稍稍抵制一下具象建筑的,毕竟一个城市的风貌不应该由具象建筑决定,而应由哪些约定成俗的建设经验来指导。比如古代福州居民的马头墙,日本居民的栅栏门窗等,之间相互组中,而又有各种的性格。(悟言绘语)
观点三:
建筑不是雕塑。它的形式要反映它的功能。而且建筑一般都是大尺度的构筑物,如果单纯地模仿一个东西,比如五粮液酒瓶,乒乓球拍。因为尺度被放大了,就会因为失真而不协调。建筑本身因为功能需要,肯定是要开窗采光,所以不可能形成等比例完美放大一个物件的效果。
?
具象建筑并没有那么糟:
观点一:
具象设计自古存在,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很便利”的设计方法。对于开发商来说,具象设计作品能快速标新立异,产生眼球经济。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具象设计作品作为一种“公共艺术”介入到了城市空间,这对我国现在缺乏公共空间的城市来说,具象设计作品成为普通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或公共场所。所以,中国在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中还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具象设计。(赖文波)
观点二:
具象性的设计是一种表达的欲望,其直接目的是取悦消费者。建筑的投资方是甲方,终端客户是老百姓。比起取悦建筑师自己,我认为取悦甲方和老百姓没有什么错误。
观点三:
将建筑以外的一种事物作为构思的灵感,激发并调动诸如功能、空间、构造、结构等各种建筑必备要素的参与,最终实现一种“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将被模仿的事物的活力充分体现在完成的建筑作品中,又不失建筑在自己特定尺度上的真实感,这样的模仿是无可厚非的。比如鸟巢,在形似的同时并未失去作为建筑的真实尺度和体验。
观点四:
很多人不知道天子大酒店(俗称的“福禄寿”大厦)得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获“2001年吉尼斯最佳项目奖”。理由是世界上最大的“具有使用功能的象形建筑”。大家批评这个建筑焦点往往集中在形象的格调上,觉得庸俗可笑,但纯粹从形态上讲我觉得天子大酒店的造型可以算是生动的,包括仙人的拐杖,几个仙人面部表情的刻画,甚至我觉得施工队的技术都不低,那么坎坷不平坑坑洼洼的表面施工队都能采用各种方式把瓷砖贴满,还能把每个色块的瓷砖区分得干干净净,培训一下可以直接拉去给王澍砌瓦爿墙了。不管怎么分开来看,看表皮的厚度,瓷砖的大效果,造型的生动成都,这个建筑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可终究,在大部分人看来,这还是一个不太登得了大雅之堂的建筑。(作者:许殇)
?
讨论
具象建筑总会被赋予令人反感的象征意义,那么如果脱离一些刻板印象,若是功能合理,结构优秀,施工精致,外表美观的具象建筑,是否有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怎样客观理智地看待具象建筑甚至与具象艺术?欢迎大家发表观点。
往期话题讨论:
【设计微话题】第二十期 创意园里的山寨洋建筑,抄袭还是借鉴?
【设计微话题】第十九期 谈生活中那些深恶痛绝的反人类设计
【设计微话题】第十八期 与规矩的建筑相比,异形建筑有何实用性?
【设计微话题】第十七期 为什么现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用得比较少?
【设计微话题】第十六期 建筑竖向长窗适合运用在哪些建筑?
【设计微话题】第十五期 张家界又将推出一透明景观,是创新还是破坏?
【设计微话题】第十四期 互联网思维下的明规则,还是强盗逻辑?
谈室内行业的免费设计
【设计微话题】第十三期 多层住宅建筑楼梯为什么每层台阶数大多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