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啥没有给出Q460级钢材的强度?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中钢材最高强度只给到Q420,而即将出版的《钢结构设计规范》钢材最高强度给到了Q460,为啥高层钢结构不推荐使用高强度钢材?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中钢材最高强度只给到Q420,而即将出版的《钢结构设计规范》钢材最高强度给到了Q460,为啥高层钢结构不推荐使用高强度钢材?
因为目前国产的Q460钢材应用到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时,它的有些指标尚达不到要求,所以《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不推荐在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中采用Q460钢。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表4.2.4中给出的焊缝强度值跟母材的强度值是一样的,但这并不代表焊缝的实际强度跟母材实际强度一样,其实焊缝的实际强度普遍高于相应的母材强度,而为了体现强连接的设计思想,所以规范才取焊缝的强度值跟母材的强度值一样。
各种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柱的性能是相当的,并且在某些方面钢管混凝土柱的性能还优于全钢柱,所以在《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中钢结构框架柱包括钢管混凝土柱。
依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第3.5.2条,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可取为1/250。
但在《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2014第4.3.6条中,将框架支撑的位移角限值定为1/300。
其实对于这种以框架为主的框架-支撑、框架-墙板结构,其结构的真正变形,尤其是剪切变形主要来源于梁的弯曲变形,而这个梁是钢梁,钢梁与全钢柱连接或是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是一样的,再加上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柱的性能是相当的,所以《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将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的位移角定为1/250。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具体工程中如何执行,就看当事人的魄力大小了。
钢结构的延性好,所以其抗震性能优越,但其抗风性能是不如混凝土结构的。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规定的刚重比公式如下:
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的刚重比公式如下:
为何钢结构的刚重比限值比混凝土结构的刚重比限值低呢?因为混凝土构件在受力开裂时弯曲刚度会降低,故一般考虑其弯曲刚度折减50%,而钢结构在屈服以前其刚度是不降低的,所以二者的刚重比限值也相差一倍。
因为结构的阻尼比本身就是很难估计,只是一个拍脑袋的数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对阻尼比进行分档主要是对于低层楼降低地震作用的考虑,对于高度大于200m的楼,我们要求从严控制,而且高度大于200m的楼的周期基本在3s以上,地震作用已经较低,故阻尼比可适当取低值。
一般情况下,计算结构变形时,所采用的荷载均为标准值,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的6.2.5条所写的设计值为印刷错误,应该改为标准值。
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第6.2.2条规定如下:
其实《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第6.2.2条的“应”应该改为“宜”,就是说在特定条件下才必须采用二阶线性分析,一般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一阶线性分析并考虑柱计算长度系数。在《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第7.3.2条中规定可以佐证此观点。
必须强调的是,即使在《高采用二阶线性分析,在计算柱长细比时,仍然要计入柱计算长度系数,二者不是一回事。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规定:采用电渣焊时,箱形柱的壁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因为电渣焊时,其对壁板输入的能量是很大的,当壁板厚度较薄时,容易产生壁板变形。当箱形柱的壁板厚度小于16mm时,应采用冷成型方管柱。
为了提高节点延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使塑性铰远离梁柱节点区,《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推荐了梁翼缘扩翼式、梁翼缘局部加宽式、梁翼缘盖板式、梁翼缘板式、狗骨式等连接方式。
规范限定翼缘板件的宽厚比,主要是在出现塑性铰的位置才提出这个要求,梁翼缘局部加宽后,塑性铰外移了,所以这个局部加宽的位置不用按抗震要求验算宽厚比,只要按一般梁在塑性铰位置的要求就行了。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中对于腹板螺栓承受的力分为受弯区和受剪区,受剪区螺栓承受整个梁的全部剪力,受弯区承担由腹板分担的弯矩而产生的剪力,相对于以前的设计,这部分剪力是增加的,所以螺栓直径或数量会适当增加。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要求,当节点域厚度不满足7.3.5-7.3.8条要求时,应进行节点域腹板局部加厚或补强。
对于不满足7.3.7条节点域腹板稳定性要求时,若采用补强板,必须对补强板进行整体塞焊,使补强板与原腹板形成整体。
而对于仅仅是节点域抗剪不满足时,可以不进行整体塞焊。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规定,在外包混凝土顶部箍筋处,当柱可能出现塑性铰时,才验算柱脚极限受弯承载力是否大于钢柱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也就是说例如柱脚在地下二、三层以下,柱脚不会出现塑性铰时,是不用验算这个的。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郁银泉大师的公开演讲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洪飞宇,可添加微信308492256拉入土木精英群。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查看更多原创,并有《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pkpm新天地》《工程抗震》《土木工程学报》从1999-2016年期刊免费下载,实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