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创新发展的分析探讨
再深思
再深思 Lv.2
2016年07月12日 14:22:51
只看楼主

水电创新发展的分析探讨 作者:王树然 现在的水力发电普遍采用的是拦河筑坝方式,利用下泄的水流带动水轮机旋转发电。这样的水电模式工程量巨大、投资额奇高、建筑周期太长,对河流的生态环境影响非常严重。 难道水力发电只能采用拦河筑坝这一种方式吗?其实,单纯从发电的角度考虑,筑坝形成的巨大库容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即使大部分库容被泥沙淤积,只要能够保持原有的水位和落差,发电仍能照常进行。可能有人会说,巨大的库容有利于防洪抗旱;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用于发电的水库,防洪抗旱的作用并不大。为了保证发电的正常和稳定,水位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幅度范围,洪水来临前,库容不能大幅腾空;下游干旱时,也不宜大量放水。可见,用于发电的水库,其巨大的库容对旱涝的调节作用并不大。比如,2011年长江中下游干旱,三峡水库为了保发电,不敢大幅降低库容水位,对下游的抗旱帮不上什么忙。撇开建设过程中的移民拆迁、农田淹没和库区文物保护等不谈,三峡建成后的泥沙淤积、库坡塌方、下泄清水对下游堤岸的冲刷等等众多生态环境保护难题,仍在等待人们去解决。

水电创新发展的分析探讨
作者:王树然
现在的水力发电普遍采用的是拦河筑坝方式,利用下泄的水流带动水轮机旋转发电。这样的水电模式工程量巨大、投资额奇高、建筑周期太长,对河流的生态环境影响非常严重。
难道水力发电只能采用拦河筑坝这一种方式吗?其实,单纯从发电的角度考虑,筑坝形成的巨大库容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即使大部分库容被泥沙淤积,只要能够保持原有的水位和落差,发电仍能照常进行。可能有人会说,巨大的库容有利于防洪抗旱;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用于发电的水库,防洪抗旱的作用并不大。为了保证发电的正常和稳定,水位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幅度范围,洪水来临前,库容不能大幅腾空;下游干旱时,也不宜大量放水。可见,用于发电的水库,其巨大的库容对旱涝的调节作用并不大。比如,2011年长江中下游干旱,三峡水库为了保发电,不敢大幅降低库容水位,对下游的抗旱帮不上什么忙。撇开建设过程中的移民拆迁、农田淹没和库区文物保护等不谈,三峡建成后的泥沙淤积、库坡塌方、下泄清水对下游堤岸的冲刷等等众多生态环境保护难题,仍在等待人们去解决。
看来,人们花费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建成的巨大库容,对防洪抗旱起不了多大作用;截断河流后,也不能将河水全部用来发电,仅仅利用了部分水流发电。这样的水电模式,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可是,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人类应用百年的成熟模式,还有什么值得怀疑?是的,现有的水电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电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现有水力发电模式的反思,并不是否定现有水电对人类做出的贡献;而是为了在现有的基础上,探寻更科学、更实用的水力发电模式。
既然人们只是利用河流的部分流量来发电,真的有必要筑高坝来截断整个河流吗?我们能否不截断河流,只利用河流中上层较清的水来发电?这样,可以避开库容淹没、移民拆迁、水运阻缓、上游泥沙淤积和下游清水冲刷等等难题。这样美好的愿望能实现吗?能!只要我们中国人敢于创新、科学创新,一旦想得到,应该能做到。
大家知道,现有水电建设拦河筑坝的目的,就是为了抬高水位来增加水的势能,让坝区的水位与河流上游数公里、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水位持平。假如我们从河流上游凌空高架水平引水渡槽到达坝区,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水力势能。但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这样巨大又高耸的长距离引水渡槽,其工程量将远远超过拦河筑坝。
那么可否采用其它的方法将上游水流,保持原有的势能引入坝区?答案是:可以的。我们可以采用密封管道,将上游的水引入坝区。根据液体连通器原理,不论管道输送路途中如何高低起伏,管道未端的水位,都可以自动上升到与上游水面同样的高度,达到与高架引水渡槽同样的效果。这样的引水管道可以沿地面浅埋铺设,不仅工程量小、造价低、施工也比较容易;况且引来的是河流上层水,泥沙含量相对较少,对主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大。
但是,这样的管道引水发电方式,可行性如何?密封管道能否承受水的压力?我们知道,密封容器承受外压的能力较差,但承受内压的能力很强,所以管道承压能力不用过多担心。比如:葛洲坝的水位高24米,折算下来仅有2.32个大气压(注:1个大气压等于10.33米水柱);三峡大坝的水位高175米,折算下来是16.94个大气压。其实,在实际运用中,只要能形成几十米的水压差就能满足正常发电需要了,追求过高的水压差,反而使引水距离大大增加,综合经济效益并不划算。
现实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落差大或拐弯形的河道,来缩短引水距离。另外,部分管道还可以用密封隧道(这样的引水隧道,不像公路和铁路隧道有平直要求,完全可以顺山势地形走向蜿蜒曲折,甚至直上直下;同时洞壁也无须修整,只要不会塌陷漏水即可。)来替代,也能缩短引水管道距离。根据我国的地形特点,西部的大江大河不仅水流落差大,而且还有“S”形弯道特别多的天然有利条件,更具备管道引水发电的优势,正好可以加以合理利用。这样的引水发电,工程量小、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每铺通一根管道,就能发出一份电,有利于后续建设资金的迅速筹集;可以达到以电养电,逐步开发的目的,有利于水电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该发电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不破坏土地资源,不影响生态环境,更无很多后续烦恼。而常规水力发电不仅要筑坝,还有大量的拆迁安置和后续长年累月的清淤维护等。比如:1959年为了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就拆迁了淳安和遂安两个古老县城,以及威坪、茶园、港口三个城镇和49个乡、1377个自然村、淹没38000亩良田,移民人数达29万。而三峡水库的拆迁移民人数更是高达百万,其水电建设和移民安置的总体工程量创世界之最。这项动用了举国之力的宏大工程,其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仅占2011年底全国电力装机总量(10.5亿千瓦)的2.143%。即使不考虑今后的生态环境维护费用,这种水电模式的投入产出,怎能不让人深思?看来,即使管道引水的工程量与筑坝相同,综合比较还是具有很大的环保优势。
也许,专业人士会指出,管道引水的水量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大型发电设备的需求,再加上水在管道内流动过程中的能量耗损,可能发不出多少电,其费效比不合算。当然,管道引水发电的费效比,既与引水管道长度和引水量大小相关,也与发电设备的效能相关。如果我们仍然采用现有的水轮机驱动模式发电,确实存在费效比不高的可能。因为现有的水力发电采用的是:“势能”—“动能”—“机械能”—“电能”的转换方式,造成了大部分水力势能难以有效地转换成电能。尽管人们通常将水力发电,说成是利用水的势能发电,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水轮机的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改变高低位置,它和风力发电一样都是利用流体的动能,区别是:风力发电是利用流体水平方向的动能,而水力发电是利用流体垂直方向的动能。
现实情况是:冲击水轮机叶片的水并非来自势能最大的表层水,而是中低层水。高坝蓄水的势能只是为了产生更大的水压,以增加水流冲击叶片时的流速和压力。退一步分析,即使让最高处的表层水冲下来发电,当水流与水轮机叶片接触的瞬间,水的重力势能已经转换成了流体动能。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理论,在密闭管道内的流体,流经某一界面两边的总能量保持平衡。如将水轮机叶片旋转平面看作是流体流速变化的界面,由于流经水轮机叶片旋转平面后的水流速度发生了变化(减速变慢),故有部分动能转化为叶片旋转的机械能。由于流过叶片旋转界面的水流仍然具有相当的速度,所以水轮机不可能将流体动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另外,由于水轮机叶片旋转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流体动能仅仅只有少部分被转化为机械能用于发电,而大部分沿叶片轴向的动能,被白白浪费掉。
假设水流从水坝高处以自由落体形式下降,其重力势能先转换成下降的动能,对水轮机叶片做功后,部分动能转换成机械能,相应水流的动能减少流速降低。水流经过叶片前后的流速差,代表了动能向机械能转换的大小。从理论上分析,似乎流经叶片后,水的流速差越大,流速越低越好;但在现实中,叶片前后的水流实际都是在管道内流动(与风车不同),叶片后水的流速越低,对叶片前水流的阻力也越大,正是处于一个互相矛盾的状态。所以叶片前后的流速差只能保持动态平衡,不可能相差太大,故能量转换效率必然受到制约。上述分析表明:现有水力发电模式,能量转换效率并不高,并且也很难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将势能直接转换成机械能的方式,来提高能量转换的效率。具体做法是:将密封管道引来的上游河水,通过垂直管道提升到适当高度(考虑到水在管道中能耗损失,将水提升到比上游水面略低高度,让其流速和流量不至于太小),再利用流入容器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降过程,直接带动机械装置旋转发电。就像中国古老的轮式水车利用重力转动很类似,但不是用巨大的轮盘旋转,而是采用类似垂直放置的坦克履带样式,悬挂盛水的水箱。也许有人会嘲笑这样的发电方式,认为没有现代水轮机叶片的流体动力学结构设计更科学。是的,这样的方式虽然看上去很原始和笨拙,但它确确实实省去了能量转换过程的中间环节,可以直接将水的势能转换成机械能,是对水的势能更直接、更充分的利用。因为水箱中的水在从高处缓慢下降到低处做功的过程中,在高处和低处时的下降速度没有改变,表明水的势能没有转换成动能,则水的势能必然是绝大部分直接转换成机械能。这样的能量转换效率非常高,是现有水电模式无法比拟的!
所以,我们不必迷信西方人创造的现有水电模式,只要我们将古老的东方水车模式与管道引水工程相结合,就可以克服现有水力发电的种种弊端和不足,何乐而不为?尽管经典的现代水电模式是成熟的,但其产生的众多负面效应,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我们中国人对古老的东方水车模式进行继承和创新,又有什么不好?
当然,本人不是水电专家,对水电发展的思考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以上只是抛砖引玉地提出了一些个人设想,仅供政府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参考。
2012.5.3. 写于南京
2016.6.11. 修改

yvhezhang
2016年07月12日 14:52:31
2楼
好思路,符合发展趋势。
回复
再深思
2016年07月22日 17:00:53
3楼
楼主补充说明:
  
   现有水电建坝时,由于考虑到大坝建造过程中的临时分流通道建设,往往大坝选址不是在水流最窄、落差最大处。现实情况是:水流最窄、落差最大处的水力资源难以开发利用。而这样的优质水力资源,正好适合管道引水发电模式的应用。我国西部大江大河的拐弯处,往往是水流湍急、落差较大,不仅管道引水距离短,而且大部分引水管道可以由山体引水隧道( 这样的隧道一旦建成,将会一劳永逸,不需要维护 )代替。
  
     考虑到我国西部大江大河的水流总体落差大,往往高达上千米甚至数千米,如果采用引水管道发电模式,则大部分水力资源都可以得到有效开发,加之新式发电装置的水力势能向机械能转换效率特高,完全有可能一举解决中国能源的长期需求。由于这样获取的是优质连续电能( 不像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那样,是断续难并网的电能 ),且初期建设规模可大可小,方便以后逐步扩充,所以更适合国家、地方、企业等不同层次的投资开发。
回复
再深思
2016年07月30日 08:51:10
4楼
目前,中国的水电占电力能源的比例太低,仅有20%左右,而巴西水电占比40年来一直维持在80%以上。如果中国的水电占比也能达到80%以上,不仅可以解决中国的能源需求,而且还可以减少火电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 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粉尘和酸雨 )。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虽然它们和水电一样都是可再生能源,但却是成本高并网难的断续发电,需要相应的储能设施相配套。我们国家如其大力投资风电和太阳能,还不如投资能够发出稳定电流的水电。因为只要我们每铺通一根引水管道,就能多获得一份可以永久使用的优质清洁能源。既然中国具有世界最丰富的水力资源,何不优先加以利用?
  
所以我坚信:通过水电创新发展,我国的水电占比能够超过巴西,达到90%以上;到那时,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中国的能源需求应该能够摆脱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

回复
长老
2016年08月10日 17:08:02
5楼
看了这篇文章开头,我就在想这应该不是水利专业的人写的,看到最后,真欣慰,我猜对了。对于文中的几点,作为水利人的我来说一下:
1、很多水库不纯粹是为了发电,都是综合性的,包括供水、灌溉、防洪、航运等,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是防洪,不是发电,就如今年,98+的洪水,长江干堤基本无事,减少多少经济损失,想想98年吧
2、水库蓄水是起一个径流调节的作用,通俗讲,我国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雨很少,水库就是将夏季的雨水蓄着,留着冬季用,甚至是后面几年用。如果没有修水库,冬季怎么发电,黄河都断流过,更何况一些中小河道
3、楼主说的,用管道引水发电,现在的中小河流很多都是这样的,用压力钢管在上游取水,水利人早就发明了
4、楼主说的,势能转动能啥的一大堆,水利人早就发明这样的机组,建议楼主查查冲击式发电机组
回复
再深思
2016年08月11日 23:13:13
6楼
长老 发表于 2016-8-10 17:08 看了这篇文章开头,我就在想这应该不是水利专业的人写的,看到最后,真欣慰,我猜对了。对于文中的几点,作 …尊敬的“长老”先生: 您好!我是楼主,谢谢您作为专业水利人对本人文章的回复!我确实不是水利专业人员,写这篇章文章的目的,就是对当前筑坝式的水电方式,寻找解决其弊端和不足的方法,并不是否定水库对径流调节和防洪、灌溉、航运等所起的作用。但是,一旦这样的水库用于发电,其洪涝调节的功能就会受到极大地限制,对堤坝上下游之间的航运反而有所阻缓,就像您举例的三峡大坝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您说压力管道引水发电在中小河道早已发明了,您说的不错。我知道:包括非压力的明渠引水发电也早就有了。但这样的引水发电并未成为当前发电的主要模式,且发电效率也不高。甚至有的引水管道发电方式,仍然还是在取水口处拦河筑坝(比如:云南的布鲁革水电站,就是筑高坝,长引水隧道发电),仍然未能解决截断河道带来的负面效应(当然对人烟稀少的西部地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相对不明显)。 您所说的冲击式发电机组,虽然水轮机叶片设计成碗形,并改为水平轴放置,其实还是利用流体动能发电,与我文章中所讲的,利用水的势能直接转换成机械能发电,完全是两码事。我在文章中所指的势能向机械能直接转换的发电装置,是水箱从上到下垂直运行高度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巨型装置(视水位落差而定),这样巨大的履带式旋转发电装置目前并不存在。该装置虽然看上去笨拙,但它确实不是利用流体动能向机械能转换,而是把势能直接转换成机械能,能量转换效率是现有任何水轮机都无法比拟的! 我说的“势能转动能啥的一大堆”并没有错,如果您从专业水利人的角度提出质疑,我非常欢迎,也愿意领教。但您必须具体指出我在文章中,对能量转换的分析到底错在哪儿?不能以专业水利人而自居。
回复
大胆1024
2016年08月15日 17:03:09
7楼
学习一下,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长老
2016年09月22日 11:37:11
8楼
本帖最后由 长老 于 2016-9-22 12:23 编辑

怎么修改啊
回复
长老
2016年09月22日 12:03:17
9楼
再深思 发表于 2016-8-11 23:13 尊敬的“长老”先生: 您好!我是楼主,谢谢您作为专业水利人对本人文章的回复!我确实不是水利专 …三峡大坝的运行管理有专门的调度部门,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你说的用于发电会极大限制洪涝调节功能,这个“极大”有依据么?工程是要有数据说话的。据我所知,今年为了防洪,在汛期前就把库区水位降低腾出库容来了,9月汛期过了,才开始蓄水,这种调度方式影响了你说的洪涝涝调度了么?你说的对航运有影响,这个的确有点,但也有好处,三峡大坝蓄水,抬高了水位,万吨巨轮才能到重庆。 你说的效率不高,有何依据?能举个具体案例么?还有就是,工程方案的选择,需因地制宜,有些合适有些不合适。还有就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那么尽善尽美,注定有有所牺牲,工程项目,只是把牺牲减下到最小。就行修建一条公路,不仅会浪费耕地和破换植被,还会增加热岛效应,能到因为这个,我们就不修公路了么? 关于你说的能量转化,我还真没看懂,你的意思是水的势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可能么?汽车能直接把汽油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么?中间还是需要燃烧,转化为内能。还有就是,现在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已经达到了85%,好一点的,能达到90%,这个效率已经很高了。就算有你说的那个装置,你能确定效率比这个高?就算高,估计那个装置不便宜,工程项目也得考虑经济性。 关于最后一点,您提的能量转化目的是什么?是效率,只要效率高,管他怎么转化,你说的直接转化,一定比现在的效率高?现在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已经达到了85%,好一点的,能达到90%,这个效率已经很高了。就像急着要过河,上游不远有座桥,你非要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直接游过去,可取么?你在此专门修座桥过河,值得么?为什么不绕远一点走桥呢?
回复
再深思
2016年09月27日 22:43:38
10楼
尊敬的“长老”先生:


您好!我是楼主,谢谢您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对我指导!


我说用于发电的水库,其对旱涝调节的效能会受到极大限制并没有错!难道能与普通水库起到同样的调节作用吗?其实我也没有否定三峡水库,对旱涝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只是说其调节作用受到了限制。在大江大河上修建水电站的利好大家都知,不需要你在此重复,而大坝截断河流后引发的弊端和负面效应,已经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您说:“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那么尽善尽美 ”我赞同!但随着人类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的现实情况来看,任何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眼前利益,更要多考虑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发展。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权衡利弊的尺度要放眼未来的长远发展。


既然您对我说的能量转化还真没看懂,又怎么能主观武断地否定我对能量转换的分析呢?您说:“ 现在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已经达到了85%,好一点的,能达到90% ”,虽然我不是水电专业人员,但仍然对您说的如此高效率感到非常吃惊!不知道您所说的现有水电站的发电效率是指哪一方面的能量转换效率?是水的势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还是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如果指的是后者,尽管我也很惊呀,但凭我的外行水平还难以否定;但如果指的是前者,谁相信就是个呆子!因为水的势能首先 转换成 机械能的效率,都不可能有如此之高。


也许是您把电机发电效率当成水能转换效率了吧?如果真是这样,我这个水利外行倒要善意提醒您:水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与发电机的发电效率是两码事,请您这个水利专业人士不要搞混淆!再次告诉您:我在文章中对能量转换效率的分析,是指水的势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效率。现有水电站这方面的能量转换效率并不高,我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您再仔细想一想吧。


我提出的水电创新方法,并没有说该方法的工程造价比现有水电方式低,只是强调该创新方法有利于环保,不仅可以减少拦河筑坝造成的众多负面效应,而且还可以极大提高水的势能向机械能转换的效率!这就是该水电发展创新方式,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回复
qq_1475063794325
2016年09月28日 21:19:29
11楼
楼主您好,需要发表职称论文,可以加QQ号1658379935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