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声.原创】吐槽现行规范-我的一个邮件
weibom
weibom Lv.7
2016年06月29日 22:27:41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weibom 于 2016-6-30 10:12 编辑 教授你好! 我在设计一钢结构时遇到些问题,请求你回答一下1.抗震规范一些条文原则说的很好听的,但是给出的计算公式却是怪怪的,这些公式有理论基础吗?,又是哪儿抄来的?比如抗震规范8.2.8-3所列,公式是给了,但是公式的前后项是怎么算的啊,是摆设吗?起码按抗震规范解读既然涉及钢材的fu,fy,fv,好歹要给个取值表啊,堂堂钢结构设计规范也只给了fy,f,fv,这算是怎么回事哦?

本帖最后由 weibom 于 2016-6-30 10:12 编辑

教授你好! 我在设计一钢结构时遇到些问题,请求你回答一下

1.抗震规范一些条文原则说的很好听的,但是给出的计算公式却是怪怪的,这些公式有理论基础吗?,又是哪儿抄来的?
比如抗震规范8.2.8-3所列,公式是给了,但是公式的前后项是怎么算的啊,是摆设吗?起码按抗震规范解读既然涉及钢材的fu,fy,fv,好歹要给个取值表啊,堂堂钢结构设计规范也只给了fy,f,fv,这算是怎么回事哦?


2.按8.2.8-1的原则,是说的很好听的,但是看看8.2.8-3的公式,且不说前条的问题,参看你的论文-2012.10建筑结构,这些公式就是个废品,没有任何意义的;为此,我想知道,这些规范条文是怎么编写出来的,拍脑袋还是抄来的?关于偏心支撑8.2.7条公式8.2.7-1和8.2.7-2,那个系数φ,Φ是印刷错误还是又抄错了
:P

3.不说连接问题了,对于偏心支撑提醒,耗能梁有个设计剪力V(按地震组合好的),同时也有个抗剪承载力Vl或Vlc,抗震规范8.2.3-5规定,跟耗能梁相关的构件,在按基本抗震组合后的构件内力尚需作与抗震等级有关的调整系数,再乘以Vl/V或Vlc/V的比值进行再放大,这个目的是确保耗能梁先屈服,相关构件仍为弹性阶段,这个规定是对的,原则是正确的;但问题是Vl或Vlc都有两个计算式,按抗震规范8.2.3-5的 1),2),3)的字面意思,都是隐含取公式8.2.7-1或8.2.7-2式中的较小值,如果是这个意思,那就应该明确,我们姑且这么认为吧!但是刚执行的2015高钢规 7.6.5条确做了明确要求Vl或Vlc取大值,从规范严谨性上,很不错噢,但是这有道理吗?理论基础在哪?是专家想当然的吗?


4.抛开上述问题不说,测试了些现行商业程序,查了哈其构件验算,几乎没有一个考虑了抗震规范8.2.3-5的调整,即便有,也是考虑错了,某些程序构件验算居然给出了Vl/V,但是到构件验算时同样没作调整,仍然按普通构件验算,请问你在碰到这个问题时怎么考虑的?PKPM在其技术手册倒是明确这个问题由用户自行考虑来规避这个问题,估计编程难以实现吧,因为跟抗震等级有关的调整是容易实现。

天地不言
2016年07月04日 08:21:03
2楼
规范条文公式基于理论推导或者大量实际经验来的,如钢规8.4.15条及条文说明。程序如果100%考虑规范,那设计人员就怠于思考了,对人类未必是好事。抗震设计要力学计算,但是计算通过,不代表安全或者一切,还需要人工思维去完善,比如抗震构造措施。公式计算是最基本的,但是掌握起来也是非常难的。
回复
weibom
2016年07月04日 09:13:32
3楼
当然是有理论基础的,问题是理论基础是美日等鬼子做的,国内那些所谓学院派只会抄抄,经常抄错噶;还不给任何解释-条文说明很笼统的。
网络上有人给解释为什么新版的抗震规范罗列了fu,fy,是因为增加了抗震条款,狗屁,难道以前的钢结构不需要抗震吗?以前的抗震规范给了fu,fy吗?
回复
szhxcf
2016年07月16日 21:59:12
4楼
实践为先,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
回复
沐沐沐沐沐
2016年11月12日 08:34:26
5楼
谢谢楼主分享的好资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