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微访谈.5期】结构师浅谈装配式住宅的发展
晓晓布丁
晓晓布丁 Lv.16
2016年05月12日 10:25:58
只看楼主

上周五【圆桌讨论群】抛出一个这样的话题—— 关于国内装配式住宅的发展,结构设计技术和前景如何? 1.关于装配式住宅,结构设计的特点是?与现浇结构的区别? 2.国内现在有专门做装配式结构设计的院吗?难度大吗?技术力量如何? 本以为大家会很有兴趣的参与讨论,结果圆桌活动一波三折,差点夭折,有一些设计朋友对“装配式”还是很有兴趣的,想要去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昨天布丁特地邀请了几位结构前辈,请他们谈谈对于“装配式”的看法。


1461555030.jpg

上周五【圆桌讨论群】抛出一个这样的话题——

关于国内装配式住宅的发展,结构设计技术和前景如何? 


1.关于装配式住宅,结构设计的特点是?与现浇结构的区别? 


2.国内现在有专门做装配式结构设计的院吗?难度大吗?技术力量如何?


本以为大家会很有兴趣的参与讨论,结果圆桌活动一波三折,差点夭折,有一些设计朋友对“装配式”还是很有兴趣的,想要去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昨天布丁特地邀请了几位结构前辈,请他们谈谈对于“装配式”的看法。



网友小s:布丁个人有个小小的建议,关注【圆桌话题】好几期了,每周都会有一个话题讨论,但是讨论的内容都是在群里讨论,论坛上没有内容。 建议可以考虑把群里讨论的有意义的内容总结后放到论坛上来,岂不更好。(这样可能就要辛苦布丁大人了,看到这期关于装配式的讨论终于有“论坛总结版”太开心了,感谢布大人!)



嘉宾:洛听雨的观点---



装配式结构是国务院现在下文表示需要重点推广的,未来前景广阔,是未来趋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国内现在的设计院做大多没做过装配式结构设计,这种结构的设计难度相对常规整体式现浇结构难度小,大部分构件都是在工厂制造,现场拼装为主局部现浇为辅,使建设工厂总体工期缩短,但现在国内大部分设计院并没有装配式构件生产能力。大部分设计院最多只能做装配式设计施工图,也有一些单位已经开始在做装配式设计业务,但现阶段成熟的装配式设计图集规范标准,尤其是装配式设计软件还有待完善,设计规范、施工工艺、设计软件这些都需要经受国内市场的检验,施工规范,监理规范,检测规范,资料等等这些都需要完善重新编制,相对国外显得不是很成熟。



这块提高设计力量不难,难得是提高生产技术,形成一套完整体系,我们几十年的国情都是总包再分包,最后归包工头做,老一辈施工员及包工头需要重新了解这种装配式结构,质量施工检验这些都要重新按新的来。除非是有强制性规范要求,或者对这种结构有变相的某种补贴,才会去设计,去施工,否则设计和施工都不愿意搞这种装配式结构。


 养老设施的结构形式宜采用框架结构。楼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范围在规范上也较现浇楼盖相比有一些限制。




嘉宾:如梦无痕的观点---


因为现在国家对于装配式结构采取推广阶段。

部分地区甚至对装配式结构有补贴。而且从甲方角度来看,装配式施工工期短,而且有较好的环境效应。不会产生太多的施工污染。所以从前长远前景上来看不错,


       但是目前因为装配式住宅触动了一些传统施工单位的利益。因为预制构件都需要专门的工厂生产制作。造成传统施工单位的收入降低。所以很多施工单位比较抵制。可能会对推广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我已经找了一些装配式结构设计图纸,并学习了相关规范,发现装配式和传统设计在整体抗震分析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主要是节点构造上区别比较大。所以有经验的结构设计师只要稍微学习研究一下节点构造,就能上手。并无太大的学习难度。



据我了解,目前完全从事装配式的设计院并不多。不过北京 上海一些大型设计院有成立独立的装配式结构设计所,还有南通一些特级施工单位,也有成立装配式设计研究所,然后收购一些预制构件厂。做装配式结构设计施工一体化。所以目前从事这方面设计的单位技术力量都比较强。 



嘉宾:大漠谣的观点---



 1.特点是 工厂化程度高,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与现浇的区别就是 工地干净整洁 施工速度大大加快,对材料人工需求相对减少



2.暂时还没有吧 ;难度不大;经过培训传统的设计研都可以做



圆桌互动群部分网友的观点整理---


国内哪些地区已经接触到“装配式”概念


 重庆那边要用装配式的楼梯 但是好像价格很高 不愿意用


广州这边有一家做装配式楼板的设计院


上海有专门的装配式设计院,承接了很多项目,装配式在上海已经很普及了,不光是住宅,商业办公都有装配式,现在碰到的上海住宅,大多数都会有装配要求。


浙江也在推广,30%建筑都有做装配式,总的来说“装配式”的推行是大势所趋吧。个人没有其他的意见,保持观望!


现在国内的装配式深化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参照日本;一种是参照台湾


也有部分网友对装配式的前景并不是看好,大面积的去推广,必将会遇到很多的阻挠,在未来的两年内不可能大面积使用,引用近日国内某位专家的话 坦白地讲,当前国内真正懂装配化建筑及技术的 不超过30人


以上内容整理自结构圆桌.设计师群,部分网友的观点仅供参考,如果你对“装配式”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欢迎跟帖参与话题互动,也可以加入我们的讨论群:174794392,每期都会有圆桌互动话题。往期精彩话题回顾


1461555030.jpg

免费打赏
青青鸟
2016年05月12日 10:49:42
2楼
从环保方面来说,应该发展装配式住宅
回复
无聊过客123
2016年05月12日 10:55:25
3楼
偏远地区,静待大家发言
回复
ytg123456
2016年05月12日 11:02:11
4楼
应该发展装配式住宅。
回复
聪聪鼠85015
2016年05月12日 11:19:00
5楼
现在这种结构形式的推广主要是政府在做,首先肯定的是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结构形式。但就我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这种整体装备式住宅并不是100%实现装配,而是80%。而且这种结构形式推广的土建造价很高,比现浇的高不少,地产开发商一般接受不了。现在商品房大都有很多户型,很复杂的立面,这也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这种装配式构件我在工厂也见过,的确很方便,效率非常高。但是问题也很多,由于图纸及现场的误差造成构件现场安装偏差很大,这样就造成了许多结构受力的问题。审图公司在审查装配式住宅时也是非常谨慎的,主要在构件的节点浇筑和二次构件受力这一块,非常非常谨慎。
就目前来看,何种结构形式的发展阻力会很大。
回复
co1462863046226
2016年05月12日 11:20:52
6楼
回复
waltdon
2016年05月12日 12:06:56
7楼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灵活的建筑艺术,而不是普通所认为的简洁与呆板,甚至是重复,它实质上是一种建筑艺术美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设计、施工及生产制造。决不是单单靠政府推动就能够解决的。

首先就需要从设计理念及设计体系上对装配化建筑区别对待而不是单纯地简单地将其作为纯现浇结构来进行设计和施工。否则,装配式建筑的独特优势将会显著被埋没,即使未来施工技术水平及人员素质都能显著改善与提高。作为初期时的设计与施工,当然也无可厚非,就像现在,但不应该过分吹捧和粗制滥造,否则76唐山地震的悲剧就会再次上演。

这里面离不开高校及科研所专家的深入研究,更离不开设计院设计师的独特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然后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实践中去。当然,真正到实际投入中的时候,所有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及施工质量,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回复
waltdon
2016年05月12日 12:08:38
8楼
目前的推动,过于热烈,充满着冒进与极大的风险,这里可能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但无论怎样,各方都应持谨慎与客观的态度,而不是大跃进、与自己无关的无所谓态度。
回复
米克
2016年05月12日 13:43:15
9楼
个性设计就会少了
回复
米克
2016年05月12日 13:43:50
10楼
劳动效率肯定就高了
回复
米克
2016年05月12日 13:44:26
11楼
也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