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建到60层,可以在家里种菜、遛狗,这个楼盘忒牛逼了!
月涌
月涌 Lv.9
2016年04月21日 16:27:59
只看楼主

前几天,留意到一个新闻,挺有意思。新闻报道,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推出了一种叫森林城市花园的建筑模式。它将花园搬到了高层住宅让市民告别传统的鸟笼式缺氧居住时代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听起来好屌的样子。这建筑乍一看眼前一亮,满眼绿色一起看看视频介绍那这个号称“中国第五大发明”到底有什么特色呢?首先,告别鸟笼式建筑把森林花园别墅建到60层建筑外墙90%的面积被绿色植物包围,远观一个楼群如同一片森林

前几天,留意到一个新闻,挺有意思。

新闻报道,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推出了一种叫森林城市花园的建筑模式。

它将花园搬到了高层住宅

让市民告别传统的鸟笼式缺氧居住时代

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听起来好屌的样子。

这建筑乍一看眼前一亮,满眼绿色

1.jpg

一起看看视频介绍

那这个号称“中国第五大发明”到底有什么特色呢?

首先,告别鸟笼式建筑

把森林花园别墅建到60层

2.jpg

建筑外墙90%的面积被绿色植物包围,

远观一个楼群如同一片森林

3.jpg

通过巧妙的错层设计,

使得建筑的外墙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1000平米的建筑占地

每层可带来700平米的空中花园

仅需15层,即可带来十倍建筑占地的绿化空间

大大节约了稀缺的土地资源。

家家户户都能拥有

一个两层楼层高、外挑 六米

面积可达室内建筑面积70%的空中私家森林花园。

居民可以在花园中种树、种花、遛狗、养鸟等。

4.jpg

上下左右的住户,

都无法看到对方花园中的生活状况,

解决了低层别墅无法避免的安全性

和私密性不佳的问题

5.jpg

更值得注意的是

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可以是多层、高层或小高层,

可以是砖混、钢构、框架等任何现代建筑形式

却并不会增加楼房主体建造成本

每套房仅增加几万元的花园建造成本

6.jpg

标准层户型一共有3种

一层两户、一层三户、一层四户的

7.jpg

8.jpg

9.jpg

从户型来看,这是刚需楼盘

并不是真正的别墅产品

而楼盘提到的私家花园主要通过阳台赠送实现

刚需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花园买单值得打个问号

  10.jpg

但对于这种创新模式还是蛮期待的

其实,不只是城市森林花园

近几年

在国外有着类似理念的建筑设计作品层出不穷

米兰的垂直森林

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

丹麦罗多弗雷的“空中村庄”

美国的“纽约绿塔”

都在思考城市高密度居住区发展和

城市中心绿化相结合的可实践性

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国外的例子。

意大利建筑师Stefano Boeri(博埃里)

在瑞士洛桑打造“垂直森林”的第二个项目,

总高117米,将是世界上第一高有常青绿植覆盖的高楼。

  11.jpg

这个36层高的建筑名叫“香柏之塔”,

它将是100颗树,6000颗灌木,18000种植物的家,

这些植物平铺开来可以打造一块3000平米的绿地。

这些绿植可以保护居民

不受灰尘、噪音的污染以及严酷的风。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米兰已经投入使用的“垂直森林”

  16.jpg

“垂直森林”位于米兰市中心

是一个双子塔,分别高112米和80米

设计团队经过测算阳光,高度等因素后,沿着外墙体

层层种下730棵乔木、5000株灌木和1.1万株草本植物

在米兰垂直森林中,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

2棵树木,8株灌木以及40多株植物带来的惬意

天然的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和城市灰尘

隔离城市噪音

植物的灌溉用水来自经过过滤的循环利用生活污水

整栋楼还增加了太阳能科技

减少了整栋建筑空调的消耗

17.jpg

垂直建筑是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式思考

为了克服种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垂直森林的建造团队由植物学家

风动力学家和材料学家等联合组建而成

垂直森林的每一株植物都经过精挑细选

不但适合生长在高层建筑

而且会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景色

由风动力学家模拟不同风力

确保绿植不会高空掉落

工程学家、材料学家探讨建筑的

内部构造和环保生态材料的选择

来自德国的空气动力专家,设计一套中央系统

以达到技术节能的功效

养护园丁必须拥有植物学家和攀岩爱好者双重身份

18.jpg

19.jpg

再来看看大巴黎垂直农场

20.jpg

Ilimelgo是一个总部位于巴黎的建筑公司

它们赢得了法国罗曼维尔OPH(公共住房机构)

为建造都市农场所举办的竞赛。

21.jpg

垂直农场的设计

旨在创造适宜种植农作物的空间

并为这些植物提供最大化的阳光照射。

建筑中间的井口不仅促进了光散布,

还提高了建筑的热交换能力。

与此同时,

方便了都市园丁转运材料的需求。

希望在传统商品蔬菜栽培和技术创新之间

搭建一个动态的接合点,

为向当地居民提供新鲜食物提供一个机会,

并努力重建城市与乡村,天空与地面的联系。

22.jpg

建筑的井口不仅促进了光分布

还提高了建筑的热交换能力

23.jpg

建筑和技术意图

24.jpg

设计过程示意图

25.jpg

井口内景

  26.jpg

  27.jpg

生产区内景

28.jpg

大样

29.jpg

对于中国而言

“垂直森林”这种把森林从地面延伸到空中

将自然资源通过高层建筑带入城市中心的做法

为我们在城市规划层面

探索人与自然生态和谐提供某些了借鉴

30.jpg

  期待后续能看到更多类似项目的创新,地产人,看你们的了。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ID:mydcyjy)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免费打赏
水磨沟公园
2016年04月22日 10:05:19
2楼
很实用的资料,谢谢楼主!
回复
haohaohao6688
2016年04月22日 10:11:23
3楼
谢谢楼主!
回复
wzf5488
2016年04月22日 10:12:40
4楼
碧桂园在马来西亚森林城市是不是就是这个方案啊?
还有我记的台湾不是也在建造一个这样的建筑体吗,而具还是流线感特别强的建筑。
回复
游乐儿123
2016年04月22日 11:05:04
5楼
太棒啦 真的是住高层也会有别墅的感觉
回复
游乐儿123
2016年04月22日 11:05:38
6楼
估计没有人不喜欢花园式的家
回复
游乐儿123
2016年04月22日 11:06:01
7楼
满满的喜欢 喜欢
回复
游乐儿123
2016年04月22日 11:06:25
8楼
现在的住宅路真的是太单调太单调
回复
砼研无际
2016年04月22日 11:07:00
9楼
立面看起来好丑,荷载也很大
回复
游乐儿123
2016年04月22日 11:07:16
10楼
回复
达摩判官
2016年04月22日 11:13:55
11楼
太棒啦 真的是住高层也会有别墅的感觉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