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NEIDER电气产品常见问题
blog_1408413088
2015年12月26日 09:49:34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面壁小和尚 于 2015-12-26 09:57 编辑 断路器1、施耐德几乎所有有通信功能的产品都支持Modbus协议。2、MCCB塑壳断路器NSX系列接线,FDM121、Modbus通信接口之间的连线长度不宜超过10M(RJ45连线)。3、负荷开关和隔离刀闸的主要区别: 二者都是一种隔离器; 负荷开关带有灭弧装置,可以带负荷分断回路的正常电流,在规定时间内能承载一定的短路电流Icw;

本帖最后由 面壁小和尚 于 2015-12-26 09:57 编辑

断路器
1、施耐德几乎所有有通信功能的产品都支持Modbus协议。
2、MCCB塑壳断路器NSX系列接线,FDM121、Modbus通信接口之间的连线长度不宜超过10M(RJ45连线)。
3、负荷开关和隔离刀闸的主要区别:
二者都是一种隔离器;
负荷开关带有灭弧装置,可以带负荷分断回路的正常电流,在规定时间内能承载一定的短路电流Icw;
隔离刀闸没有灭弧装置,只起电源隔离作用。
4、断路器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和短时耐受电流:
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是指在一定的试验参数(电压、短路电流、功率因数)条件下,经一定的试验程序,能够接通、分断的短路电流,经此通断后,不再继续承载其额定电流的分断能力。它的试验程序为o-t-co,“o”为分断,“t”为间歇时间,一般为3min,“co”表示接通后立即分断;
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是指在一定的试验参数(电压、短路电流、功率因数)条件下,经一定的试验程序,能够接通、分断的短路电流,经此通断后,还要继续承载其额定电流的分断能力,它的试验程序为o-t-co-t-co,“o”为分断,“t”为间歇时间,一般为3min,“co”表示接通后立即分断;
短时耐受电流(Icw),是指在一定的电压、短路电流、功率因数下,耐受0.05、0.1、0.25、0.5或1s而断路器不允许脱扣的能力,Icw是在短延时脱扣时,对断路器的电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考核指标,它是针对B类断路器的;
在选择断路器时一句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线路的预期短路电流,这个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通常是指它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
5、二段保护:过载长延时、 短路瞬时;
三段保护: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
四段保护多一个接地故障保护。
6、一般情况下,框架式断路器最小允许Ics=50%Icu,而塑壳式断路器最小允许Ics=25%Icu。
7、额定分断能力是断路器在规定的试验电压及其他规定的条件下的极限短路分断电流值,它可以用预期短路电流来表示(交流情况下是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sh=根2*Ip*Ksh
Ish:最大预期短路电流峰值
Ip: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Ksh:冲击系数,高中压系统Ksh=1.8,低压系统Ksh=1.3。
8、额定短路接通能力是由具体产品标准或制造厂商规定的,在规定的电压、额定频率以及一定的功率因数(或时间常数)下断路器能够接通的电流值,用最大预期电流峰值表示;
对于交流断路器的额定短路接通能力,应不小于额定短路分断能力和系数成绩;
对于直流,假定稳态短路电流是常数,断路器的额定短路接通能力应不小于额定短路分断能力;
额定短路接通能力就是断路器在相应于电源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的105%时能够接通的电流。
9、断路器的分断时间=燃弧时间+断开时间;
10、限流断路器是指其分断时间短到足以使电流尚未达到预期峰值前即被分断的断路器;
分四类:1、由限流熔断器和通用型断路器组合而成的限流断路器,2、由自复式熔断器和通用型断路器组合而成的限流断路器,3、由金属限流线(一种电阻温度系数值很大的铁基合金线)和通用型断路器组合而成的限流断路器,4、电动斥力式限流断路器,这种断路器利用短路电流通过出头回路时所产生的巨大电动斥力,在预期短路电流达到峰值前就断开电路。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电动斥力式限流断路器。
11、过载:实际负荷电流大于线路或设备的额定电流。过载会造成线路和设备的温度过高、绝缘加速老化、使用寿命缩短,如果长时间过载,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引起火灾和爆炸等重大事故。
低电压或电压过低:线路电压地狱设备额定电压。电气设备长时间低电压运行,不仅使供电线路的电能损失增加,照明灯光暗淡或不能点燃,电机的出力和效率降低或不能启动而且也会引起过电流而造成电机过热甚至烧毁。
12、低压断路器主要用于线路的过载、短路、逆电流、失压、欠压及漏电保护,也可用于不频繁启动的电动机的保护及操作或转换电路。
额定电压的确定:按线路的额定电源选择,即断路器的额定电压Unzd大于等于线路额定电压Unx;
额定电流的确定:按线路计算电流选择,即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nzd大于等于线路计算电流Ijs。
13、断路器在高海拔地区要降容使用开关:
海拔升高导致气压降低,空气密度降低使散热的对流作用减弱,温升就会随之升高。尽管海拔升高也会导致气温下降从而部分补偿由海拔升高对电器温升的影响,但是该作用不足以抵消温升的增加,产品还得降容使用;
海拔高度增加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影响较大从而降低绝缘性能,产品的额定绝缘电压和最大额定工作电压都要降低;
空气压力和密度的降低,使得灭弧时间延长,触头烧蚀严重。另外产品承受过电压的水平降低,通断能力水平也降低,电气寿命会减少;
海拔增加对热磁脱扣特性会有影响。双金属构成的过载保护系统,反时限的过载保护动作时间要延长。电磁机构组成的瞬时保护特性,征订脱扣范围要缩窄。
免费打赏
blog_1408413088
2015年12月26日 09:50:26
2楼
15、断路器级联即串联后备保护要求:
上级断路器的瞬时脱扣整定值应在下级短路分断能力的80%以下;
下级的短路分断能力至少为短路处最大预期短路能力的40%以上;
与下级断路器分断能力相应的电流下,上级断路器分断时的固有时间应小于下级断路器的分断动作时间
16、低压测量表安装方式:导轨安装、柜门安装、某些产品有专门电流表模块。
17、接地故障:相线和电气设备或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大地之间的短路;
接地故障保护:为防止这种故障造成的危害而采用的保护;
漏电保护专指为防止小电流(mA)接地故障造成人身触电、火灾等危害而加装的保护。
18、分支馈线有单相负荷时不能用3P漏电模块,应选用4P漏电模块。否则单相负荷一旦投入使用,中性线会流过很大的单相负荷电流,漏电模块中电流矢量和等于N线中流过的电流,总进线漏电模块会即刻误动作。
19、作为防火保护的漏电保护器的整定电流应小于引起火灾的最小点燃电流。在住宅总进线设漏电保护器是为了防止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当发热功率为60~100W,如释放在较小面积的可燃物上,就会立即引发火灾。折合成电流值为272.7-454.5mA(I=P/U=60/0.22=272.7mA)。因此,住宅总进线处设置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z=<300~500mA。住宅总进线漏电保护器的整定电流可按下列要求选择:
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小于15000m2(单相配电)或4500m2(三相配电)时,漏电断路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0mA;
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在1500~2000m2(单相配电)或4500~6000m2(三相配电)时,漏电断路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500mA;
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超过6000m2时,应多路配电并分别设置漏电断路器或在总配电柜的出线回路上分别装几组漏电断路器。
20、采用分级保护方式时,上下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差不得小于0.2s,下一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极限不驱动时间,应小于上一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且时间差应尽量小。
21、在浴室、游泳池、隧道等触电危险性很大的场所,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宜超过10mA;
住宅、办公等插座回路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宜超过30mA;
对于1类手持电动工具,应视其工作场所危险性大小,安装动作电流10~30mA的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不动作电流应不小于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的最大值的2倍;
22、剩余电流装置分类:
AC型: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剩余正弦交流电流能确保脱扣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A型: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剩余正弦交流电流和剩余脉动直流电流均能确保脱扣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B型:标准中的规定类似于A类,主要使用在产生平滑直流电流的电气设备;
回复
blog_1408413088
2015年12月26日 09:51:32
3楼
23、
回复
blog_1408413088
2015年12月26日 09:51:54
4楼
24、由于熔丝-负荷开关式组合电器的三相熔断器熔化具有时间差,三相熔断器中有一相先断开后,撞击器动作,此时可能出现另两相熔断器尚未息弧开断,而撞击器出击形成由负荷开关切断故障电流的现象,即原本由熔断器承担的开断任务转移给负荷开关承担。因此转移电流是指熔断器与负荷开关转换职能时的三相对称电流。
25、根据国标和电力部的标准中压柜体分类:
柜体形式:K:金属铠装式;J:间隔式;X:箱式;
操作方式:Y:移开式;G:固定式;
使用环境:N:户内设备;Y:户外设备;
例如:KYN指金属铠装移开式户内设备。
回复
blog_1408413088
2015年12月26日 09:52:15
5楼
电涌保护器
26、SPD的功能是通过泄放电涌电流来限制电涌电压。
27、SPD主要是用来限制雷电引起的瞬态过电压,即雷电电涌,也可限制一部分的操作过电压。雷电电涌可以沿电源或信号进线侵入,可以由于雷击时地电位升高反击而来,可以由于雷击建筑物本体或附近的磁场感应而在电缆和环路中产生。因此,即使有了良好的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也并非不要SPD,因为避雷针无法防止雷电感应和电涌沿线侵入。
28、过电压分:
雷电引起的高频脉冲大气过电压(MHz,1~100微秒);
投切变压器、电容器、电动机等电气设备引起的操作过电压(100KHz~1MHz,0.05~10毫秒);
电路故障引起的工频过电压(50Hz,持续时间约0.03~1秒),为高能长波;
电涌保护器主要保护其中的大气过电压,对部分操作过电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9、8/20微秒标准电流波形:冲击雷电涌流从发生到峰值的时间为8微秒,从发生至下降到其峰值50%的时间为20微秒;
1.2/50微秒标准电压波形:雷电过电压从发生到峰值的时间为1.2微秒,从发生至下降到其峰值50%的时间为50微秒。
30、电涌保护器选配原则:
Up过高原则 :如果进线端电涌保护器P1的Up比被保护负荷的冲击耐压高,或者进线保护电涌保护器的Imax为65KA或者40KA,则需要在负荷处附加Imax为8KA或10KA的二级电涌保护器P2;
15米原则:当被保护的敏感电子设备与进线端的电涌保护器P1之间的距离大于15米时,应在离被保护设备尽可能近的地方安装二级电涌保护器P2;
10米原则:电涌保护器P2安扎un挂在P1的下游,通常P2的各项参数指标(Imax、In等)都比P1小。如果它与P1安装的过近,P2有可能比P1更早动作,从而要承受本应由P1承受的高能量。因为高频波在电缆中产生的感应电压与电缆长度成正比,P2两端的电压等于P1两端的电压减去电缆上的感应电压,所以为了降低P2两端的过电压,以使尽可能多的能量被P1释放,通过增加P1和P2之间的接线长度加大P1和P2间的高频阻抗来达到目的。上下级电涌保护器P1、P2间的线缆长度要求大于10米。
50cm原则:因为接线越长,高频感应干扰电压越大,为了使高频雷电流在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上引起的感应干扰电压最小,电涌保护器并接在带电相线(L1、L2、L3、N)和PE地线间的长度要尽可能短,不超过50cm。
31、电涌保护器SPD中3P、3P+N与4P的特点:
4P的SPD响应时间快,残压低;
”3P+N"实现了差模保护,对地绝缘电阻大,漏电流小,供电系统故障时,电涌保护器仍安全;
对于TN-C系统,可采用3P;对TN-S系统,可采用4P/3P+N;对于TT系统,采用3P+N为宜;
32、在海拔2000米一下,电涌保护器可以正常使用。海拔高度超过3500米,对于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导通电压随气压降低,同时由于涌流问题,不建议使用;对于氧化锌电涌保护器,由于空气空气稀薄,传热会比较差,使用寿命会有所影响;
33、避雷器用于限制并联电容器装置操作过电压保护时,应选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4、当通过电涌保护器的涌流大于其Imax时,电涌保护器将被击穿而造成回路的短路故障,为切断短路故障并且不影响回路供电,需要在电涌保护器上口进线端加配一断路器;每次发生雷击都会引起电涌保护器的老化,加上漏电流的原因,电涌保护器可能会过热老化寿命终止,断路器的热保护系统在电涌保护器达到最大可承受热量前动作断开电涌保护器。
在标称放电电流下施加20个标准的8/20微秒和1.2/50微秒测试脉冲时,断路器不脱扣。电涌保护器故障后造成接地短路时断路器要能够可靠动作。
电涌保护器每一极都必须设置保护,例如1P+N的电涌保护器必须用2P的断路器保护;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必须大于该处的最大短路电流。
35、断路器作为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因为断路器可以保证4P一起分断,不会造成缺相运行,且断电可视;如果用熔断器做后备保护,建议选择有指示的熔断器。
回复
blog_1408413088
2015年12月26日 09:52:44
6楼
电能质量管理
36、谐波: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傅立叶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大于1整数倍的分量;
基波: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傅立叶分解,得到的频率与工频相同的分量。
37、当正弦波电压施加在非线性电路上时,电流就变成非正弦波,非正弦波电流在电网阻抗上产生压降,会使电压波形也变为非正弦波。非正弦波可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其中频率与工频相同的分量称为基波,频率大于基波的分量称为谐波。例如整流换流设备、电炉、变频器、可控硅设备、电子用品等都会产生谐波。
网络协议
38、RS-232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个脚的DB25连接器,常用的9挑引线的信号,只需三条接口线,即“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信号地”。传输电缆长度应为50英尺,实际应用为50米左右。由于RS-232-C接口标准出现比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不兼容TTL电路;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共地传输形式产生共模干扰,抗噪声干扰能力弱;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
RS-485接口标准,接口信号电平降低且与TTL电平兼容;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达3000米;在总显示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
39、OSI网络结构举例:
如RS-485总线协议:
OSI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协议,通过半双工(half duplex)或全双工(full duplex)方式(2/4线),介质使用(屏蔽)双绞线,传输距离约1200m。同时,物理层可以通过接口适配器(interface adaptor)实现介质或电气信号转换,如转成光纤传输或实现RS-232通信;
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串行、异步(Asynchronised)通信,无统一CP时钟信号,靠帧头(frame header)的标示序列号实现有序传输;
OSI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的通信协议(protocol)如:JBUS、Modbus等,也可以通过网关设备转换成TCP/IP协议。
继电保护
40、继电保护器:反应故障和不正常状态的自动装置,发出报警和跳闸信号,实现对电气设备的保护。
常见保护类型:三段式过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
回复
苯笨
2015年12月27日 10:27:32
7楼
很专业的文章,我帮您顶一下.
题目有点问题,和内容不相关.
回复
lyf830619
2015年12月28日 11:04:14
8楼
路过,看过,学习了,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