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放电线圈是接在母线上面的,当母线停电以后它是如何快速放电的呢?停电以后它通过的就是电容器上面的直流电了吧,难道是仅通过一次线圈就放的么,更不会通过二次感应放电的吧?请知道的说一下,谢了
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放电线圈是接在母线上面的,当母线停电以后它是如何快速放电的呢?停电以后它通过的就是电容器上面的直流电了吧,难道是仅通过一次线圈就放的么,更不会通过二次感应放电的吧?请知道的说一下,谢了
2楼
正常运行时,放电线圈工作在交流电压下(并接于电容器组两端子间)呈一很高的励磁阻抗。电容器组被断开后,实质上为一衰减直流放电过程,其放电等值电路如图1,其中L为放电线圈的铁芯电感,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铁芯很快饱和,铁芯电感迅速下降,电容器储能在R上消耗吸收。当电压衰减到较低时,由于放电电流亦随之减少,此时铁芯的饱和程度会减轻,其电感L开始回升。R为放电线圈的功耗等值电阻,主要是线圈的直流电阻,而放电线圈的直流电阻一般较大,如10 kV级产品多在2 kΩ左右,35kV级为3~4 kΩ。由于铁芯电感L在放电过程中是非线性的,可有几百到上千倍变化幅度。
回复
3楼
正常运行时,放电线圈工作在交流电压下(并接于电容器组两端子间)呈一很高的励磁阻抗。电容器组被断开后,实质上为一衰减直流放电过程,其放电等值电路如图1,其中L为放电线圈的铁芯电感,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铁芯很快饱和,铁芯电感迅速下降,电容器储能在R上消耗吸收。当电压衰减到较低时,由于放电电流亦随之减少,此时铁芯的饱和程度会减轻,其电感L开始回升。R为放电线圈的功耗等值电阻,主要是线圈的直流电阻,而放电线圈的直流电阻一般较大,如10 kV级产品多在2 kΩ左右,35kV级为3~4 kΩ。由于铁芯电感L在放电过程中是非线性的,可有几百到上千倍变化幅度。
回复
4楼
正常运行时,放电线圈工作在交流电压下(并接于电容器组两端子间)呈一很高的励磁阻抗。电容器组被断开后,实质上为一衰减直流放电过程,其放电等值电路如图1,其中L为放电线圈的铁芯电感,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铁芯很快饱和,铁芯电感迅速下降,电容器储能在R上消耗吸收。当电压衰减到较低时,由于放电电流亦随之减少,此时铁芯的饱和程度会减轻,其电感L开始回升。R为放电线圈的功耗等值电阻,主要是线圈的直流电阻,而放电线圈的直流电阻一般较大,如10 kV级产品多在2 kΩ左右,35kV级为3~4 kΩ。由于铁芯电感L在放电过程中是非线性的,可有几百到上千倍变化幅度。
回复
5楼
这么说来主要就是放电线圈的一次线圈在吸收电容器组的能量了,是这么理解的吧
回复
6楼
可以这样理解的!
回复
7楼
请问:放电线圈配套的电容器的容量很大,上MVar,这样大的能量是在放电线圈的电阻上消耗的吗?还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上的电荷通过放电线圈这一通路,达到电荷中和呢?
回复
8楼
请问:放电线圈配套的电容器的容量很大,上MVar,这样大的能量是在放电线圈的电阻上消耗的吗?还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上的电荷通过放电线圈这一通路,达到电荷中和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