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应该有好工作吗?
tianlei810209
2007年10月31日 10:35:44
来自于学生专栏
只看楼主

大学生就应该有好工作吗?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有一段对话让我感触很深,大意是,一个大学生问一个教授:“为什么大学生会找不到工作?十年寒窗才考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得到了在场所有大学生热烈的掌声回应,产生了共鸣。  教授沉默片刻答道:“大学生就一定应该找到工作吗?谁规定上了大学就必须找到工作?工人可以失业,农民可以失地,多少高中生、中专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就一定要找到工作?”  

大学生就应该有好工作吗?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有一段对话让我感触很深,大意是,一个大学生问一个教授:“为什么大学生会找不到工作?十年寒窗才考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得到了在场所有大学生热烈的掌声回应,产生了共鸣。
  
教授沉默片刻答道:“大学生就一定应该找到工作吗?谁规定上了大学就必须找到工作?工人可以失业,农民可以失地,多少高中生、中专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就一定要找到工作?”
  
找工作难是普遍困扰当今大学生的难题,不算很特别,而教授的回答却击中了大学生薄弱的竞争意识,揭露出了当前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工作态度。教授并不是说大学生就要和农民、工人或低学历人群一样,而是应正视自我,把心态放平和。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在社会生存环境远比农民、工人或低学历人群有优势。那些把“大学生”当招牌的人,科举观念、优越感、60分万岁这些陈旧观念造成了他们畸形的人生态度,另外,缺乏充电、无再学习能力,也是他们无法面对工作竞争的懒惰思想。
  
一、腐朽的“科举观念”作怪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穷人踏入仕途唯一途径,为了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能衣锦还乡扬眉吐气,使得很多穷人子弟不惜终身发奋苦读,年年落第年年考,直到考得头发白牙齿缺,都儿孙满堂了还苦读不辍,非得“出人头地”不可,“范进中举”的典故就是明显的例子。花这么大的代价,用自己的终身去“赌”,就是想搏得“一举成名天下知”,扬名立万、财银满钵,享受荣华富贵。
  
纵观现在的高考,虽然对于广大学子来说机会是均等的,但很多学子并没有把上大学看成是一个成长学习的阶段,是一个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机会。而是更愿意把上大学看成是“跳龙门”,看成是“金饭碗”,觉得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这只“衣食无忧的金饭碗”。读了大学,似乎就可以做“大官人”了,可以有权有钱。归根到底,他们把参加高考、读大学当成了古时的“科举”,有浓烈的“科举意识”。
  
如果这种意识没有摈弃,“读书无用论”就会不断膨胀,以致更多的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充满悲观情绪,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消极心态,更难以参与到这个竞争型社会中来。
  
二、自感优越,缺乏平民意识
  
“我是大学生”,这句话如果在回过二三十年前说,那一定让对方满脸惊羡,觉得你很了不起。现在你要这么说,对方一定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你,认为你是不是哪根神经错乱了。是啊,那些认为自己读了大学就高人一等,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别人尊敬的大学生们,你们不妨看看自己身边,看看你接触和认识的人,还剩下多少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很普通的平民。所以,千万不要再对别人说“我是大学生”,否则会让人贻笑大方的。

免费打赏
tianlei810209
2007年10月31日 10:35:52
2楼
就如那个教授所言,工人可以失业,农民可以失地,多少高中生、中专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就一定要找到工作?换言之,大学生为什么就要比工人、农民、高中生优等?他们一样在付出,一样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但他们和拥有一张大学文凭的大学生比起来,却在参与社会事务、求职机会、待遇上和职业层次上,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学生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不管现在、将来,他们都无法超越那张“十年寒窗换来的文凭”。
  
面对这样的优劣势对比,大学生!你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三、“60分万岁”下的自欺欺人
  
“60分万岁”是老生常谈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还是抱着这样的观念,“60分万岁”之下,是大学生对大学文凭的渴望,是对大学文凭的讽刺。好像读大学是为别人读的,能够敷衍过去就行,不在乎能学到什么。当然60分和100分并无多大意义,分数高并不代表你就优秀了,代表你很有能力。而“60分万岁”心态下所折射出来的是对自己、对亲人和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自欺欺人,浪费父母心血,浪费公共教育资源的可耻行为。
  
父母千辛万苦送你求学并不是期望那“60分”,而是希望子女能真正学到自己以后能“安身立命的本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也许太陈旧和虚妄了一点,但希望子女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却是千真万确,而子女却用“60分”把父母给“万岁”了,最后把自己的人生也给糊弄了。读大学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你能学到什么呢?
  
60分=文凭≠工作,现在这个社会,大学生不是做好“老八股”文章、完成“60分”就可以高枕无忧,就可以“仕途得意”,没有真才实学,不能建立自身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怎么能给企业创造效益?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谁还在招聘“文凭”?他们要的是能创造效益的“人才”。
  
当然,造成这种求学心态,高教的教育管理制度也有很大责任,学校机械而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也培育了“60分万岁”的土壤。名额够了,费用收了,至于你是否认真学知识,学校基本很少过问,使学生失去了基本的约束力,放之任流。一到毕业考试时,学生才开始忙着查资料复习,为完成“60分”而努力。而且,为了完成“60分”,尽快送走毕业生,许多老师也帮着学生写毕业论文,反正送走这批“60分”,又迎来下一批“60分”,然后学校和老师就“万岁”了。
  
四、缺乏再学习的能力
  
有人说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这一点也没错,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学习步伐稍慢一点,就可能被这个社会远远的抛在后面。在信息时代,如果仅仅是去“跟”,你会永远追不上。因此,要有“领跑”意识,走在别人前面的竞争意识,才能在天空下找到自己的一方栖息之所。
  
大学文凭并不是无用,完成大学课程,却不代表你人生的学习过程结束了,文凭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帮你建立和丰富了你生命中的基础知识体系,进入社会和工作中文凭是要经过检验的,这就需要真才实学的东西。人们常说“社会是个大课堂”,这一点也不假,我相信很大学生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他们却并没有明白走进了这个“大课堂”是需要不断精进学习的。
  
现在很多大学生是“享受型”的,少有“学习型”的,缺乏再学习的能力。他们把社会这个“大课堂”当成了享受的天堂,不断续学习上进,毕业后就指望“天使降临”,给他一份安稳的工作和优厚待遇。稍有不顺意,还对这个社会指三道四,怨天尤人。好似有了大学文凭就等于拿到了“终身幸福生活通行证”,就可以找一份衣食无忧的好工作。在这个竞争型的社会中,他们并没有真正去意识到生存的危险,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学习型社会需要学习型人才,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不要用那一纸文凭来证明自己,而是要用你不断增强的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来征服属于你的世界。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10月31日 10:38:23
3楼
大学生从高中时就开始受到教育,大学就可以不用功读书了,就一切都OK了!
想想我自己上高中时,老师们督促我们上学就是说考个好大学,之后就轻松了!
回复
shaofeng850613
2007年10月31日 13:07:45
4楼
说得好!
事实证明中学教师给我们灌输的这种思想是偏面的,也说明中国现有教学体制急待改革来适应社会。
回复
功夫皇帝
2007年10月31日 15:48:36
5楼

大学生再也不是香饽饽了~~
扩招的后果导致大学生质量下降了。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11月01日 12:35:13
6楼
所以大学更要奋发努力!
不要叫社会把我们看扁了!
回复
zongke
2007年11月02日 08:56:36
7楼
放下天之娇子的优越感,努力吧,那才是出路。
回复
wangyirenco-163
2007年11月02日 16:34:53
8楼
做大学生中的大学生,争取考个一流的。努力学习啊。现在我是晚了。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11月03日 12:50:00
9楼

学校不好,这并不是我们的借口!
小学生都能出百万富翁,都会有科学家,那我们呢?
没有任何理由能作为推荐自己不能成功的借口!
回复
chixiaodao
2007年11月03日 20:20:03
10楼
质量```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11月04日 08:54:01
11楼

质量是关键,是首位的!
不管是产品还是人,都要注重质量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