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沂市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
zqzd7273
zqzd7273 Lv.5
2015年09月20日 11:45:00
只看楼主

  1.前言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通过筑堤、固岸、清淤、建坝等手段,实现河道行洪除涝、取水利用、交通航运之目的,是河道治理的一般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的推进,人们对河道的整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通过整治,不仅要实现河道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善河道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空间和绿化生态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要考虑河道生物的多样性,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保证水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1.前言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通过筑堤、固岸、清淤、建坝等手段,实现河道行洪除涝、取水利用、交通航运之目的,是河道治理的一般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的推进,人们对河道的整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通过整治,不仅要实现河道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善河道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空间和绿化生态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要考虑河道生物的多样性,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保证水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近年来,临沂市在城市河段的河道治理中,以梯级拦河坝、滨河大道、生态型护岸和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水清、流畅、岸固、滩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形成了一整套河道建设新思路。经过一系列河道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恢复、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大大提升了沿河岸带市区的综合功能和品位,获的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整治前的河道环境状况
  临沂市位于鲁东南地区,市区依河而建,沂河从北向南穿过市区,其最大支流祊河则从西向东穿过市区西北部,至市区中部汇入沂河。沂河是山东境内除黄河外最大的河流,市区段从规划中的北外环路至刘家道口,河道长度约27.5公里;祊河市区段从北外环路至入沂河河口,河道长度约11公里。沂河和祊河均发源于市区以北的沂蒙山区,为季节性山洪河道,上游位于山丘区,河窄流急,比降较陡。到了位于沂蒙山区边缘的市区段,两河情况也非常相似,河面宽阔,河势顺直而平缓,比降在1/2000左右,河道断面分为河面、河滩、河堤,河面宽度1000-1200米,河滩宽度50-200米,河堤堤顶宽度6米,河道内动植物种类丰富,土壤条件良好,具有塑造生态型景观河道的优越条件。
  在系统地进行市区段河道整治前,因长期以来投入不足,河道工程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蓄水能力小,湿地面积小。市区河段内仅有的一座拦河坝——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沂河小埠东拦河坝,因毁坏失修,基本失去了蓄水功能。由于沂河和祊河均为北方季节性河道,流域内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全年大部分时间河道内水量很少,湿地面积有限,水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减少,水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2)河堤均为土堤,退化严重;堤坡和河滩上杂草丛生,坑洼不平,河道防洪能力差。
  (3)由于采沙秩序混乱,河滩岸线游移多变,多处出现塌岸险情。
  (4)河堤堤顶高洼不平,到处垃圾成堆,不仅不能行车以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反而成为市容环境“脏、乱、差”的死角。
  从上世纪末开始,几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广大市民逐渐意识到,进行河道和沿河岸带的综合开发和建设,应作为根本解决市区防洪问题,改变市容市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而逐步实施。
 
 3.结合旧拦河坝的改造,建坝蓄水、增加水体容量和湿地面积,为建设生态河道打好基础。
  水是生态景观河道的基础,在季节性河道建坝蓄水、增加水体容量和湿地面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临沂市在沂河和祊河上,已建或计划改建、新建小埠东、桃园、刘家道口和角沂等拦河建筑物,大大增加市区水体容量和湿地面积。
  (1)沂河小埠东拦河坝改建工程
  1997年市政府投资7000万元,改建了沂河小埠东拦河坝,成为世界最长的橡胶坝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该橡胶坝共16节,每节长70m,每节中间设1m厚的隔墩,橡胶坝全长1135m,坝两端各设5孔调节闸。
  小埠东橡胶坝投入运行后,极大地缓解了临沂市城区水源紧缺的矛盾。50%保证率时,可供水量38390万m3;可保证临沂电厂、华盛电厂用水,并可提供30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拦河坝回水长度10.8km,一次性蓄水2830万m3,形成11 km2的水面。
  (2)沂河桃园橡胶坝(船闸)工程
  新建的沂河桃园橡胶坝工程位于临沂市政服务中心南坊新区东侧,橡胶坝布置在主河槽,主要由10节,单节净长77m的橡胶坝袋组成,全长783.2m,东岸建有净宽8m的船闸,可供中小型游船通过。
  该坝建成后,一次蓄水1250万m3,回水面积4.6km2,回水长度7.6km,与已建成的小埠东橡胶坝、即将开工建设的刘道口拦河枢纽共同形成纵贯市区南北27.5km长的水面,碧波荡漾的水面宽度约1000m,深度平均2.5m。
  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一系列拦河坝建成后,市区湿地面积增加约30km2,增加湿地率15%,不仅使河道自身水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改善,水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而且有效地改善了整个市区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使临沂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北水城”。环境的改善,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区河段各种鱼类数量大为增加,已有约百户居民以在河上捕鱼为生。
  
4.结合防洪堤的改造,路堤结合,建设滨河大道工程,改善沿河交通条件。
  临沂市从2004年开始,结合市区段防洪堤的改造,在市区段的沂河和祊河两岸,采用路堤结合的方式,分四期建设滨河大道工程。工程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堤顶路面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堤顶宽度根据城市交通要求以及防汛、管理、施工等确定为24m,其中,中间行车道宽15m(双向四车道),两侧人行道宽各2.5m,两侧绿化带宽各2.0m。堤坡采用缓坡,以充分考虑岸滩景观工程的需要。
  滨河大道既是城市干道,又是观赏河道风貌的快速游览通道,因而既具有城市干道的共性要求,本身又具有很高的景观要求。考虑到行车速度和行人的视觉效果,两侧种植和景观单元采用大尺度、大块面布局。人行道铺装采用高标准花岗岩板,设置停车港湾等设施,提供行人逗留空间,充分满足行人随时随地休憩、驻足观景的需求。
  目前,市区段已基本建成沂河两岸从北外环路至刘家道口,祊河两岸从北外环路至入沂河河口,全部近百公里的滨河大道。
  
5.采用生态型护岸对河岸进行加固护砌。
  (1)岸线布置原则
  首先是考虑河势变化,充分保证河床滩地稳定,确保为防洪堤安全。
  二是考虑同滩地景观设计相结合,达到水、滩、路、堤、景综合治理,体现综合的治理效果和功能。
  (2)护岸做法
  为了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河岸采用“多自然工法”的河岸处理技术,为更多的水生物提供了栖息、生存、繁殖的空间。对局部河岸断面型式进行亲水处理,设置亲水平台和台阶,使得游人更能接近河岸,甚至与河流互相交融,成为一体,使河流更加自然化而更少人工斧痕。生态型护岸主要采用下列几种型式:
  干砌块料加草皮护坡:下半部分别采用坡度为1:2的干砌石或砼预制块斜坡,滩地顶至正常水位以下0.5米内采用3~5m宽平坡或缓坡滩地绿化带。干砌块料护坡自上而下依次为25cm厚干砌块料、10cm厚的碎石垫层、反滤土工布。
  纯生态沙丘护岸:沙丘垂直水流向宽度控制在5~10m,迎水坡设1:6斜坡至河底,沙丘与河岸连接采用14~18m宽浅滩,两边边坡为1:8。沙丘上覆不小于0.5m厚的粘土,以便沙丘植被绿化,粘土层高程高于正常挡水位0.1~0.3m。
  土工隔栅固岸插杞柳:岸坡整为1:2斜坡,铺粘土0.4m厚,顺斜坡铺土工隔栅网,两端分别埋入滩地深1m。垂直斜坡埋入φ100柳木桩,木桩长1.5m,以固定土工隔栅网,粘土中插入杞柳。
 
 6.沿河建设生态景观绿化工程
  这也是生态景观型河道建设最重要的环节。临沂市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工程,以景观植物为造景主要素材,并沿河设置一系列的主题广场、艺术小品、特色植物园和各种水上活动区,力图在河道纵向上,营造出一种自然生态型的景观序列,在狭长的用地范围内创造出连续、动感的“长幅画卷”的景观特质;在河道横断面景观配置上,分为河面、河滩、河堤、堤外绿化带四部分,河面宽度1000-1200米,河滩宽度50-200米,河堤(滨河大道)24米、堤外绿化带宽度70米,保持足够的景深效果。
  在景观工程规划上体现如下理念:
  (1)满足城市防洪要求,景观设计不影响城市防洪安全。
  (2)将鲁文化、齐文化、沂蒙文化的底蕴,融会贯通赋于景观之中,创造引人入胜、别具一格的景观风景线。
  (3)展现市域特产和风土人情,增加对游人的亲和力,分别设置体现全市9县3区地方特色的植物园,展现其县域特点。
  (4)以多样化的生态景观代替传统意义上单一性的物理景观,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理念。即充分利用现有树种资源,配以银杏、柿树、板栗、梨树、黑松等一些大规格苗木和景观石,充分发挥植物特有的功能,合理、科学的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和季相变化等特点进行配置。密林、疏林、草地,果林、生态林、林缘花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5)建设不同主题的广场及雕塑等,形成游人的视觉和活动中心。广场采用生态性公园化设计,设置健身区、休闲区、集会区、游乐区等许多功能区域,并设置不同的小品与雕塑。在广场环境设计中,尽其避免出现大面积的硬化面,而是大量引入了树林,绿化,花卉,草坪,水等自然环境,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休闲空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和自然的享受。
  (6)因地制宜,设置景点。滩面较窄处,游人沿河活动空间受到限制,适当布置生态湿地园,为水生动植物和鸟类提供栖息场地;滩面宽阔处,则在河滩内适当位置开辟浅河道,塑造更加宜人、易于接近的水体空间尺度。小河道两侧用水上栈道和各式小桥相连,使其分而不断,增加情趣;大桥两侧,设置迎宾园,以修剪性植物进行文字造景,烘托出迎宾的热烈氛围。
  
7.结语
  生态景观河道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代表了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活动高度集中的城市河段,建设生态景观河道更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沂市近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同类工程无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