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曾晓峰 于 2015-9-17 08:42 编辑 大家好! 感谢各位同行长期以来的参与、关注、指导。在此真心谢谢了! 从今天起【每日】一论设计中常见问题,结束。以【每日——问与答】与大家见面。 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有好的【话题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此提出,大家讨论或解决。就我本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由于本人知识局限,对钢结构及高难的特种结构不甚了解,不能答复时还望谅解,也希望其他同行能给与指导。
本帖最后由 曾晓峰 于 2015-9-17 08:42 编辑
大家好!
感谢各位同行长期以来的参与、关注、指导。在此真心谢谢了!
从今天起【每日】一论设计中常见问题,结束。以【每日——问与答】与大家见面。
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有好的【话题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此提出,大家讨论或解决。就我本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由于本人知识局限,对钢结构及高难的特种结构不甚了解,不能答复时还望谅解,也希望其他同行能给与指导。
2楼
过来支持曾工的新系列
回复
3楼
曾工:你好!
我很是不解,规范是说地基承载力、当基础宽度>3m时尚应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那么长度方向也>3m为什么不要修正?
如:基底宽4m;长2m,就要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而基底宽2m;长4m就不能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同一基础说法不同而已,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回复
4楼
有朋友能帮忙回答楼上的【很是不解】吗?
回复
5楼
a200637 发表于 2015-9-16 10:54 曾工:你好!我很是不解,规范是说地基承载力、当基础宽度>3m时尚应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那么长度方向也>3 … 你好!感谢你的参与,现就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2.4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尚应按下式修正: …… 任何一个基础底面都有长、宽两个尺寸。规范要求基础宽度宽度大于3米时尚应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这里《地规》只是采用了人们平时的习惯说法,即尺寸小的一边称为宽,尺寸大的一边称为长。所以说:宽4m;长2m,的基础按上述说法,它的宽是2m;长是4m;所以也不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 如果《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2.4改为“当基础【小边尺寸】大于3m或……尚应按下式修正:”这样就不会让你“很是不解” 了。
回复
6楼
曾工,你好!
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搅拌桩是否一定要伸进较硬土层?比如某道路工程,淤泥与淤泥质土厚达30m,能否只在软土区满足一定的桩长即可?
谢谢!
回复
7楼
觉得“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搅拌桩如果不伸进较硬土层”,那么搅拌桩没有作用,整体来看,基础还是由软弱层来受力的,个人拙见
回复
8楼
设计小兵 发表于 2015-9-16 12:57 曾工,你好!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搅拌桩是否一定要伸进较硬土层?比如某道路工程,淤泥与淤 …小兵 :你好!感谢你的参与,现就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7.3.3-1水泥搅拌桩的长度,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确定,并应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地基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 从7.3.3-1可得出:水泥搅拌桩的长度只耍要【到达】地基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即可,没必要“伸进较硬土层”。其原因是水泥搅拌桩“伸进较硬土层”。 1.伸进较硬土层是比较难的芋事。 2.即使伸进较硬土层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及稳定并无什么贡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条文说明7.3.3-1……对某一场地的水泥搅拌桩,其桩身強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也就是说,水泥搅拌桩从承载力角度,存在有效桩长,【単桩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大】。……在深厚淤泥及淤泥质土层中应避免釆用“悬浮”桩型。 在深厚淤泥及淤泥质土层中应避免釆用“悬浮”桩型。这点很重要。2003年温州一公路边商住楼建成7、8年,住户反映强烈。只要有气车通过,人在家坐着都有非常明显的振动。但房屋7、8年过去了经多方现场检查无任何质量问题及现象。该工程淤泥及淤泥质土层厚40多米,就是采用的“悬浮”桩型,即水泥搅拌桩长25米。
回复
9楼
两个苹果 发表于 2015-9-16 13:32 觉得“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搅拌桩如果不伸进较硬土层”,那么搅拌桩没有作用,整体来看,基础 …非常感谢你的参与:lol
回复
10楼
曾晓峰 发表于 2015-9-16 11:32 你好!感谢你的参与,现就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2.4当基础宽度大 …谢了 曾工好象明白了 非常感谢
回复
11楼
本帖最后由 曾晓峰 于 2015-9-16 16:35 编辑
zdawei92 混凝土 箍筋 配置问题 求教
一般剪扭构件中,若受剪承载力算的Asv/S=1.206,受剪承载力算的Ast1/S=0.726。假设箍筋间距取100,4肢箍。
则配筋结果是:
1、单肢最小截面积为 0.726X100=72.6mm2
总箍筋面积为 1.206X100+2X72.6=265.7mm2
配置圆10@100(4) (4X78.5=314>265.7mm2)
2、单肢最小截面积为 0.726X100(扭)+ 1.206X100÷4(剪)=102.8mm2
配置圆12@100(4) (圆12钢筋截面积为113>102.8mm2)
答案是第一种是正确的。
有哪位大神能解释下吗?如果按第一种方法配置,在剪扭共同作用时,最外侧的箍筋是否容易破坏?
答:抗扭筋应配在构件周边,剪、扭配筋应为剪、扭之和。详:
■6.23抗扭钢筋应【均匀】布置
1. 如有一梁上、下纵筋及总配筋量都大于或等于计算用弯矩和扭矩所须配筋,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3配置了梁两侧构造钢筋,并按受拉钢筋锚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3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 在梁的两侧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
2. 箍筋为4肢箍,箍筋配筋总量也大于或等于抗剪和抗扭构造及计算之和。
问:该梁是否已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答1.抗扭计算所须抗扭筋应【均匀】布置在构件截面的最外边,观察手洗依服后,扭依服时依服受扭状态就知道了。这里重点是【构件截面的最外边】及【均匀】。如:计算所须抗扭筋纵筋为A,梁截面总边长S,底筋(面筋)富余纵筋不论有多大,也只能抵A/S乘以底边(上边)所得抗扭筋的面积,其余抗扭筋应再【均匀】布置在截面的另外三边。详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5“……(梁截面受扭纵向钢筋)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置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答2. 同理箍筋也应沿截面周边布置,4肢箍有两肢未在截面周边,故不能计入抗扭所需箍筋,所以该箍筋还不能说满足抗扭要求。详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0“……其中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