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生态环境问题的探析
mrrm_35240
mrrm_35240 Lv.5
2015年09月07日 15:00:48
来自于规范资料
只看楼主

     修建水库作为抗洪防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国民基础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时间、空间显著的不均匀性,水库的建设开发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近年来,我国水电开发迅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科学的水库建设潜在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露出来,如:河流枯竭、泥沙淤积、生态恶化、物种减少等。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水库对生态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通过分析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更好地协调处理好水库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健康水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修建水库作为抗洪防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国民基础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时间、空间显著的不均匀性,水库的建设开发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近年来,我国水电开发迅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科学的水库建设潜在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露出来,如:河流枯竭、泥沙淤积、生态恶化、物种减少等。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水库对生态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通过分析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更好地协调处理好水库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健康水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修建水库对河流形态的影响
  河流自身的健康也是需要用水来维护的,否则就不成其河流,一定的“河道内用水”才能保持河槽的相对稳定。水库拦蓄影响河道行水,以至不能满足河槽相对稳定的最低要求,并且坝库下泄的河水剥蚀下游河床与河岸,使靠近坝址下游的河道偏移、河床涮深、异常的淤积物聚集等会造成下游河道萎缩,降低其行洪能力。同时大坝蓄水对河流流量的调节,使河道流量的流动模式发生变化。筑坝使沿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水面线由天然的连续状态变成为阶梯状,使河流片段化。河流片段化的形成或加剧,使流动的河流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泊,流速、水深、水温结构及水流边界条件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特性的影响
  水库拦断江河后,对天然河流的水文情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水文变化主要表现在河流流量、河流水位、地下水水位变化等。影响最大的是多年调节型水库,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日调节型水库。水库水位的变化与天然江河大不相同,这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调节方式,以防洪为主要目的的水库,其水位的变化在季节上与天然河流是相反的,水位变幅较大,汛期水库处于低水位运行;在汛末蓄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与天然情况相比,增加了江河枯水期流量,减少了丰水期流量,尤其对洪峰流量有明显的削减作用,提高了下游防洪标准。同时,还可以提高下游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的用水保证率,增加水电站的保证出力。由于流域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坝址上游水库蓄水使其周围地下水水位抬高,从而扩大了水库浸没范围,导致土地的盐碱化和沼泽化。同时,拦河筑坝也减少了坝库下游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大片原有地下水自流灌区失去自流条件,从而降低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对灌溉造成不利影响。
  (三)水库建设对水质的影响
  拦河筑坝改变了河流的水动力特性,河流因建坝而经历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变化会极大地改变原有水质状况,主要表现为水库水体盐度增高、水库水温分层、库中藻类繁殖加剧等。
  1.盐度的变化。大坝拦水以后会形成面积广阔的水库,与天然河道相比,大大增加了曝晒于太阳下的水面面积。在干旱地区炎热气候条件下,库水的大量蒸发会导致水体盐度的上升。此外,坝址上游土地盐渍化会影响地下水的盐度,通过地下水与河流的水力交换,又会影响河流水体的盐度。
  2.温度的变化。通常,从水库深处泄出的水,夏天比河水水温低,冬天比河水水温高;而从水库顶部附近出口放出的水,全年都比河水水温高。
  3.藻类的变化。大坝在截留沉积物的同时也截留了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使得水库水体更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在气温较高时,藻类可能会在营养丰富的水库中过度繁殖,使水体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免费打赏
ymwatcher
2015年09月29日 17:02:25
2楼
学习下,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