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论设计中常见问题 112 【板开裂】难找原因
曾晓峰
曾晓峰 Lv.14
2015年08月21日 08:32:17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曾晓峰 于 2015-8-21 08:51 编辑 一多层上万平方米,活荷载标准值为10KN/m²的梳棉车间,【未报建工程】。还未安装设备即在钢筋混凝土板自重作用下,60%~70%的板,短向板面在距梁边200mm~300mm处产生0.2mm~1.5mm左右宽、平行于梁的裂缝。板底跨中及长向板面在距梁边200mm~300mm也有少量较为明显的裂缝。 经复核:板厚、配筋(设计:板采用的是【直径为10】的三级钢)、混凝土强度等、等设计均没问题。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偏低、钢筋间距大于设计20%~80%、钢筋材质没问题、板厚偏小、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

本帖最后由 曾晓峰 于 2015-8-21 08:51 编辑

一多层上万平方米,活荷载标准值为10KN/m²的梳棉车间,【未报建工程】。还未安装设备即在钢筋混凝土板自重作用下,60%~70%的板,短向板面在距梁边200mm~300mm处产生0.2mm~1.5mm左右宽、平行于梁的裂缝。板底跨中及长向板面在距梁边200mm~300mm也有少量较为明显的裂缝。
经复核:板厚、配筋(设计:板采用的是【直径为10】的三级钢)、混凝土强度等、等设计均没问题。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偏低、钢筋间距大于设计20%~80%、钢筋材质没问题、板厚偏小、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
头痛的是这些问题怎么也不会成为,设计“活荷载标准值10KN/m²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自重作用下产生如此多且宽的裂缝。
你来分析一下,还有哪些可能?
ytg123456
2015年08月21日 08:52:51
2楼
是否有超长问题存在呢?养生做得怎样?混凝土含泥量如何?
回复
曾晓峰
2015年08月21日 09:06:07
3楼
ytg123456 发表于 2015-8-21 08:52 是否有超长问题存在呢?养生做得怎样?混凝土含泥量如何?还有哪些可能?{:1_105:}
回复
那路透
2015年08月21日 09:07:34
4楼
我觉得应该有施工作业中的操作问题,比如模板上得过早,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70%就上模板,还有就是养护不到位,气温过高的天气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继续下一层的施工导致长时间暴晒
回复
曾晓峰
2015年08月21日 09:20:00
5楼
那路透 发表于 2015-8-21 09:07 我觉得应该有施工作业中的操作问题,比如模板上得过早,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70%就上模板,还有就是养护不到位 …我觉得应该有施工作业中的操作问题,
回复
ryanstella
2015年08月21日 09:55:01
6楼
板厚偏小,保护层厚度偏大,还有就是跨度太长了,这些应该是理论上的原因。
另外也有实际施工过程中养护不到位、拆模过早等因素吧
回复
曾晓峰
2015年08月21日 10:45:50
7楼
ryanstella 发表于 2015-8-21 09:55 板厚偏小,保护层厚度偏大,还有就是跨度太长了,这些应该是理论上的原因。另外也有实际施工过程中养护不 …有没有钢筋还会有?
回复
light88
2015年08月21日 12:37:20
8楼
计算没问题,应该是施工的原因
回复
上善若水718
2015年08月21日 12:53:51
9楼
混凝土中的水泥的安定性是不是有问题?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是最关键的问题。
还有要查施工过程资料,什么时候浇筑浇筑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的天气情况如何。什么时候拆的模板。混凝土表养试块的强度是多少?
再有,裂缝的开展深度是多少?这个应该也要测定才行吧?
回复
jszxwsw
2015年08月21日 14:12:58
10楼
查施工验收程序,即使合格还要查真伪?
回复
曾晓峰
2015年08月21日 14:23:57
11楼
答:因事故调查及检测人员,施工期间从未到过现场,就检测、复核结果始终找不出原因,迟迟不能作出结论。
我们设想一下:能让“活荷载标准值10KN/m²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自重作用下就能产生如此多且宽的裂缝原因(在板厚、及混凝土强度都明了的情况下)只有配筋量【严重不足】,而经检测钢筋间距须然偏大,但大也不是太离普,就算我们再假设一下:钢筋直径再小一级,也不能出现上述情况。
我在与事故调查人员交谈中给他们提出了个设想:“可能钢筋在混凝土中未受到拉力”, 建议调查一下板筋是否是采用的盘园?由于是没【未报建工程】,施工方马虎,没把盘园拉直,造成楼板折模后,盘园钢筋在楼板自重作用下部份伸直,形成在最大正、负弯矩处楼板开裂。之所以板面裂缝不在梁边与“【每日】一论设计中常见问题 109】最小保护层厚度有风险” 中谈到的挑梁断裂不在跟部一样,是由于混凝土的刚性角所致,或拱效应。板越厚裂缝离梁越远。
后来检测人员对一个开间,用钢筋探测仪顺钢筋长向认真探测,并用粉笔绘出钢筋走向,结果是较为有规律的波浪形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