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与智能化小区的应用
neuy_25141
neuy_25141 Lv.10
2015年08月01日 09:26:00
只看楼主

1 智能化建筑的概念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房屋建筑因受国家经济实力和当时的科技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房屋建筑建设时,电话、电视(包括共用天线和有线电视)等各种管线基本上是采取明敷的方式,煤气管线并没有在做基础建设时同步安装;此外,因电力不足,屋内外电力网络也很落后。在对已建成的建筑进行改建时,经常要重新改装、明敷穿放管线,造成了对房屋建筑的损坏,既影响建筑物内部美观,又会影响建筑物结构强度。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差别较大,以通信领域来说各地水平极为不平等。1993年10月,我国原邮电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中明确规定,自1994年1月1日起,凡是新建的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和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内,应配置电话暗敷管线系统。当时,国内的房屋建筑中采用的楼宇设备不多,且基本是人工监控,毫无自动化程度的管理维护方式,更谈不到智能化。相反,经济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兴建了不少新式大型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在建筑物内部装设各种仪表、控制装置和信号显示等设备,并要求采用集中控制和监视,以便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房屋建筑的服务功能也日益增多,住户的客观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尤其是作为现代化信息社会象征之一的智能化建筑必须率先建成,以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即4C技术)多种学科相互融合、集成装备组成整体。因此,大大提高了房屋建筑的自动化程度,真正具备智能化的功能。同时,也必然加快通信网络的数字化、宽带化、自动化、综合化、个人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为此,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率先研究和推出综合布线系统,以代替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该系统成为智能化建筑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1 智能化建筑的概念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房屋建筑因受国家经济实力和当时的科技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房屋建筑建设时,电话、电视(包括共用天线和有线电视)等各种管线基本上是采取明敷的方式,煤气管线并没有在做基础建设时同步安装;此外,因电力不足,屋内外电力网络也很落后。在对已建成的建筑进行改建时,经常要重新改装、明敷穿放管线,造成了对房屋建筑的损坏,既影响建筑物内部美观,又会影响建筑物结构强度。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差别较大,以通信领域来说各地水平极为不平等。1993年10月,我国原邮电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中明确规定,自1994年1月1日起,凡是新建的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和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内,应配置电话暗敷管线系统。当时,国内的房屋建筑中采用的楼宇设备不多,且基本是人工监控,毫无自动化程度的管理维护方式,更谈不到智能化。相反,经济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兴建了不少新式大型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在建筑物内部装设各种仪表、控制装置和信号显示等设备,并要求采用集中控制和监视,以便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房屋建筑的服务功能也日益增多,住户的客观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尤其是作为现代化信息社会象征之一的智能化建筑必须率先建成,以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即4C技术)多种学科相互融合、集成装备组成整体。因此,大大提高了房屋建筑的自动化程度,真正具备智能化的功能。同时,也必然加快通信网络的数字化、宽带化、自动化、综合化、个人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为此,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率先研究和推出综合布线系统,以代替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该系统成为智能化建筑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智能化建筑具有集多门学科互相融合的显著特点。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速度很快,国内外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有各种描述和不同理解,尚无统一的确切概念和标准。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系统,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便利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是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

  在国内有些场合把智能化建筑统称为“智能大厦”,但这一名词的定义并不十分确切。因为高楼大厦不一定需要高度智能化,相反,不是高层建筑却需要高度智能化。例如航空港、火车站、江海客货运港区和智能化居住小区等房屋建筑。目前,国内有关部门在文件中明确称为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建筑,其名称也比较确切,含义也较广泛,与我国具体情况相适应。

2 智能化小区的分类

  一个城市市区是由很多街坊(又称街区)组成的,街坊一般是指在城市中由有路名的骨干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如河流、城墙或公园及绿化带等)进行围合、划分的建筑用地。在我国城市中街坊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2.1 居住区

  居住区有时称居民区或住宅区,它是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的聚居地。区域内除主要有满足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基本需要的住宅建筑外,还必须有配套建设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建筑,区内道路和公共绿地等设施,以适应城市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通常一个大型居住区是由一个居住区或几个居住区组成,有时因某些居住区的范围较大,而分为几个各自独立的小居住区,居住区街坊常在旧城市市区改造或新建城市市区中出现。

2.2 商住区

  商住区一般位于城市中繁华街道或新建市区的区域中心的附近,四周分界线有一边或多边是城市中主干道路,其两侧都是商业、贸易和金融等公共建筑,平时人口极为密集且流动频繁。在区域的其它边界道路或街坊内不是商业区域,有大量城市居民居住的住宅建筑。因此,商住区是由部分商业区和部分居住区混合组成的。商住区一般在旧城市市区中的繁华地区,或主干道路的两侧较为常见。这种区域一般没有或很少配套建设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建筑、区内道路和公共绿地等设施,这是因为繁华地区土地珍贵,人口稠密,且都属于城市旧区,改建比较困难。

2.3 文教区

  文教区一般处于城市的边缘区域或安静市区,这些区域基本为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等大型单位。文教区常常由上述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组成,在区域内除主要有教学、科研和医疗等公共活动和业务需要的大型房屋建筑(如教学楼、科研楼和病房大楼等)外,有时在区域内还布置有上述单位的生活区和居住用房(如食堂、学生宿舍等)。目前,文教区中一般都建有配套的且有相当完备的公共建筑(如图书馆、电影院、俱乐部和会议厅等)、区内道路和公共绿地等设施,在高等院校内还设有体育场(馆)等活动场所。因此,区域内用地范围较大,总平面布置较为整齐合理,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都极为宁静整洁,尤其是新建市场和规划市区更具有代表性。

2.4 商贸区

  商贸区均处于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区域的四周分界线都为城市的主干道路,道路的两侧和区域内建有商业、金融和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因此区域内基本没有或很少有居民住宅建筑。

  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在任何时刻与外界联系获得各种信息,消除在外工作和家中生活的界限,并要求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这就是说人们在居住区中同样像在智能化建筑中得到相同的服务效果。所以智能化小区也必须是利用现代4C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各种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全防卫、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智能化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新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优质、高效和超值的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和方便的居住(家居)环境。

  在安防工程建设、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化小区内配备有各种公用设施(例如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电视、监控、通信线路和计算机网络等系统)和相应设备(如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它们都是附属在房屋建筑或小区内的基础设施,为在建筑物或小区内的使用者服务,起到保证生产活动、居住生活和公共服务等能正常进行的重要作用。作为通信网络技术设施的联系纽带——综合布线系统,与房屋建筑、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存在于同一个整体内,既是相辅相成、彼此结合的统一体,也有各自独立的不同特性。因此,在工程设计和安装施工时,必须与房屋建筑和其它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协调,采取通盘考虑和妥善处理方式,及时解决问题,保证达到正常使用的目的和要求。

  在制订安防工程建设、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方案中,除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建筑自动化系统外,还要考虑智能化建筑和小区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配套问题。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其使用特点、技术功能和今后发展趋势等情况,认真分析研究,以便选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方案,达到密切配合、共同促进的目的。

3 智能化小区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

  智能化小区都需要设置综合布线系统,而且还会让综合布线系统成为它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便能够对内或对外进行通信联系,除有内部网络外,综合布线系统对外还必须与公用通信网连接成整体,成为公用通信网的基础网络,它是全程全网最靠近用户的部分。为了满足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与外界联系传输信息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的各种技术性能和有关要求,应服从公用通信网的规定。由于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中的神经系统,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化建筑和小区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衡量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的智能化程度时,主要是看建筑物内和小区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能力(如设备配置是否成套;技术功能是否完善;网络分布是否合理;工程质量是否优良等),这些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和小区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因为智能化建筑和小区能否为用户提供高度智能化服务,依赖于传送信息网络的质量和技术,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作用非常重要。

  (2)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和小区中必备的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系统将智能化建筑和小区内的通信、计算机及设施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纳入并相互连接,形成完整配套的有机整体,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要求。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兼容性、可靠性、使用灵活性、科学性等特点,能适应各种设施当前的需要和今后的发展,它是使智能化建筑和小区能够充分发挥智能化水平,保证高效优质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建筑物或小区中增加综合布线系统,必然会增加工程建设费用,根据经验,其造价约占建筑物总造价的1%~3%,有个别投资较高的也不会超过5%,其投资费用相对较少。

  (3)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智能化建筑和小区的今后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都很长,一般都在几十年以上,甚至近百年或超过百年。因此,目前在小区规划或设计新的建筑时,应有长期的考虑,并能够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满足客观通信发展要求。为此,在新建的高层建筑或重要的公共建筑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对象和业务性质等因素,积极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对于近期确无需要或因为其它因素,暂时不准备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或小区,应在工程中考虑今后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可能性,在主要通道或路由等关键部位,适当预留空间,以便今后需要设置综合布线系统时可以方便的安装或敷设,避免临时打洞凿眼或拆卸地板及吊顶等装置,且可防止影响房屋建筑结构强度和内部环境装修美观。

  (4)综合布线系统必须与房屋建筑和小区融合成为整体

  综合布线系统和房屋建筑既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又是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分布在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化小区内,必然会有相互融合的需要,同时也有可能彼此产生矛盾。所以,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安装施工和使用管理的过程中应经常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等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寻求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4 未来智能化小区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小区由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赋予了房屋建筑生命力,其集中控制系统具备了模拟人化操作功能,在日常管理和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够全面协调各个系统的工作。此外,在日常管理中可大大降低维护运营费用和人力,达到以下目的:

  (1)提供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的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

  (2)建立技术先进、科学管理和综合集成的高度智能化管理机制;

  (3)节省能源消耗和降低维护费用以及人力,从而使日常运营成本大为减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除以信息交流、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办公大楼大量出现外,商务公司也出现了越来越普遍的小型化倾向,各种第三产业的专业公司日趋小型化和家庭化,住户对住宅建筑的要求不仅是居住问题,还要在这个空间中工作、学习、享受各种办公生活服务,获取各种信息,特别是世界各地的即时信息。这种小型办公和家庭办公族在发达国家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家庭办公的概念已经形成。例如从事金融、保险、证券、咨询、法律、文化、教育和科技等以及其它服务的人员,大多数无需固定的公共工作场所,但需要及时以信息交换的方式从事各种商务贸易。这就至少需要办公自动化和通信自动化的建筑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此外,现在对住宅建筑的要求已不再仅仅是舒适、宽敞的居室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楼宇自动化的家庭建设成为住宅智能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必将成为今后提高现代人家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ISDN、ADSL通信网络,把话音、数据和图像聚合在一条线路上进行双向传输,完全可以解决打电话、看电视和上因特网的问题。如ISDN、ADSL网络连接计算机网络,人们可进行远距离智能化控制,使各种家用电器根据指令开闭,提前做好家务,调节好室内环境温度,真正使人们享受智能化生活,这也是人们对住宅建筑日益增加的现实需求。由于集中控制系统的工程建设投资和维护管理成本均较大,单栋住宅建筑实现上述要求并不合算。因此,智能化建筑正逐步向智能化小区过渡,通过智能化小区的集中控制系统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统一对小区内所有住宅建筑进行楼宇自动化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和通信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小区内的居民都可充分享受到各种周到的优质服务,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实现了智能化建筑向智能化小区发展,为人类服务从点到面的飞跃。

  目前,在我国沿海大多数城市中已经建成示范性的智能化小区,居民已经亲身体会到智能化小区的各种优质服务,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少便利。尽管因居民工作性质不同,对外的信息联系也有差异,在家庭办公方面的优势尚未充分体现。但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智能化小区在我国普及和发展完全是有可能的,这也是向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免费打赏
co1444963950303
2015年10月16日 15:53:42
2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co1455717209834
2016年03月15日 18:57:32
3楼
学习到了知识,谢谢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