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盛乐博物馆建筑师:张鹏举、张恒、孙艳春项目地点: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项目规模:2700㎡用地面积:11000㎡设计时间:2006年竣工时间:2007年 盛乐是北魏时期的都城。这是一个有历史积淀的地方,汉朝赵武灵王曾在此建设,后有北魏的城墙、明朝的遗迹、清初期的烽火台,当然还有近期用做文物考古的考古站。场地是起伏不平的逐渐走低的形态。 在刚接触这个项目的时候,建筑师的策略非常简单,首先希望整体下沉,和宽广的场地构成高低起伏的形态,把一侧埋起来,光线从屋顶引下来,古汉墓被作为一个展厅,其中一个展厅直延伸到城墙里面。初期的设想国家文物局并没有批准。当地想要一个比较宏大的建筑,他们用多个坡道与平台串联然后就串联起来的方式让建筑在视觉上更加宏伟,休息平台与汉墓高度一致,并且可以看到北魏城郭的景象。
项目名称:盛乐博物馆
建筑师:张鹏举、张恒、孙艳春
项目地点: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项目规模:2700㎡
用地面积:11000㎡
设计时间:2006年
竣工时间:2007年
盛乐是北魏时期的都城。这是一个有历史积淀的地方,汉朝赵武灵王曾在此建设,后有北魏的城墙、明朝的遗迹、清初期的烽火台,当然还有近期用做文物考古的考古站。场地是起伏不平的逐渐走低的形态。
在刚接触这个项目的时候,建筑师的策略非常简单,首先希望整体下沉,和宽广的场地构成高低起伏的形态,把一侧埋起来,光线从屋顶引下来,古汉墓被作为一个展厅,其中一个展厅直延伸到城墙里面。初期的设想国家文物局并没有批准。当地想要一个比较宏大的建筑,他们用多个坡道与平台串联然后就串联起来的方式让建筑在视觉上更加宏伟,休息平台与汉墓高度一致,并且可以看到北魏城郭的景象。
烽火台和建筑之间维持了形体和肌理的关系。可以推测到的是业主的任务书一定会要求表现北魏的建筑风格。但是这样做的难度在于根本找不到现存的参照物,所以建筑师们觉得应该把设计重点转向如何把城、台的意向表达出来,这样的意向和博物馆本身的性质是紧密相关的。入口的位置和构成很容易联想到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云门石窟,在项目中也体现了石窟开凿之后阳光投到内部空间的手法。
业主对整体方案还整体认可,国家文物局也顺利通过,但是形式上似乎还缺一点画龙点睛的符号?对佛教建筑和石刻的调研让我们找到了答案,佛教主题的石刻显然能带来最难以复刻的精神性。于是又费了一番心思,首先是对筑模工艺的尝试,烧制成果很不均匀。后来求助于更传统的工艺,咨询苏州的御窑召安厂,得出的结论是参考故宫地砖的雕刻工艺。这种工艺的石刻做法从室外一直延伸到了室内。光线也延续了佛教石窟的手法追随着这些石刻投入进来。
项目位于内蒙古境内北魏盛乐古城遗址旁边 ,是一座专题性小型博物馆。建筑以青砖和通过提炼北魏文化元素而特制的“佛像砖”作为墙体材料,整体形象厚重、简明 ,传达出“城”、“台”等的意象特征。同时,应对地形并参照文物保护的要求 ,采用下沉、覆埋等方式 ,进而,结合“双墙”、“光缝”等生态策略,力求达到节能降耗、减少运营费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