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热化学处理的试验研究
shasibiya
shasibiya Lv.5
2015年06月25日 13:28:05
来自于污泥处理
只看楼主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的上升,城市污水厂污泥将大量增加。污泥处理方法种类繁多,但大都存在一些弊端。土地填埋处理由于可供填埋场地越来越少,今后将受到严格控制;焚烧法处理由于设备及运行费用昂贵、投资大,也不普遍适用[1]。至于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污泥浓缩、压滤脱水后即行排放的处理方法,则有处理不彻底,易引起二次污染等缺点[2]。而污泥热化学处理法具有灭菌效果好、处理迅速、占地相对较少、处置后污泥性质稳定并能进行能源回收等优点,因此能达到使污泥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的上升,城市污水厂污泥将大量增加。污泥处理方法种类繁多,但大都存在一些弊端。土地填埋处理由于可供填埋场地越来越少,今后将受到严格控制;焚烧法处理由于设备及运行费用昂贵、投资大,也不普遍适用[1]。至于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污泥浓缩、压滤脱水后即行排放的处理方法,则有处理不彻底,易引起二次污染等缺点[2]。而污泥热化学处理法具有灭菌效果好、处理迅速、占地相对较少、处置后污泥性质稳定并能进行能源回收等优点,因此能达到使污泥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
1. 污泥热分解机理
  目前进行的污泥热解试验尚不能完全有效地阐明其作用机理。国内外学者较普遍的看法为:污泥被加热至200℃~300℃,其中的脂肪族化合物发生转化;加热至300℃~390℃时,蛋白质类化合物转化;390℃以上,糖类化合物转化,肽链断裂,基因变性转移;与此同时,碳化合物发生转化至450℃时转化完成。所以污泥热解在500℃以下即可完成。本人的大量实验测试结果亦证实如此,但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热解状况会略有不同[3,4]。
2. 试验
  2.1试验原理
  缺氧条件下,加热脱水污泥至一定温度(<320℃),通过热解和干馏作用,使污泥性质发生变化,分解产出碳、油和不凝气体。大部分产物可进行能源回收。
  2.2试验原料
  所取污泥为武汉水质净化厂脱水污泥,经取样和化验,其平均数据如下:
  表1 污泥肥份及大肠杆菌数值
  项目有机质
  (%)全N
  (%)全P
  (%)全K
  (%)大肠杆菌
  (个/100g)S
  (%)
  混合62.11.5200.7351.04<24000.835
  初沉64.81.4571.4161.01<24000.650
  表2 污泥重金属含量表(mg﹒kg-1)
  项目CuZnCrCdHgPbAs
  混合148.4543.972.80.700.4255.118.8
  初沉132.7568.278.60.750.9457.521.4
  从以上两表可看出,污泥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热值,而N、P、K等植物营养素含量不高,部分污泥重金属含量超标(GB4284-84)。这种污泥农用不会有好的效果。
  2.3试验设备及方法
  2.3.1 主要设备: 电热干燥箱,马弗炉,热解器,氧弹测热仪,冷凝瓶,分液漏斗,日产TAS-100热分析仪
  2.3.2 测试项目:反应温度、时间、含水率、VS含量、TG图和放热值
  2.3.3 试验结果及讨论
  表3 污泥含水率及VS含量
  污泥样W1(g)W2(g)W3(g)P(%)VSS(%)
  124.97238.12830.69834.22256.476
  223.87637.19129.56933.42557.243
  324.57337.77130.27034.01256.827
  注:测试所用方法参见文献5。
  污泥热解在温度大于200℃时开始有明显表象生成,至300℃停留1小时后,反应基本停止(图1)。污泥热解产物为炭、油、水和不凝气体,主要是炭和油,故对这两类物质进行分析。
  从图1可知,污泥热解时产炭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产油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得到的炭占污泥干重的50~70%,体积约为原污泥的1/3~1/2。一般含有机物较多的炭为无光泽的黑色块粒。污泥炭性质稳定,无异味,杀菌率为100%,可长期贮存。所得油有浓重的气味,呈棕色,易被明火点燃,所得率在20~35%左右(重量比)。所得气体带恶臭味,主要含有H2S、甲硫醇和氨等物质,这些气体可通过燃烧脱臭。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避开了生成二噁英等持久性污染物的最佳温度区域,故不必担心生成这类物质[6,7]。
地瓜玉米
2018年07月27日 20:34:54
3楼
多少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总是有人不死心?
回复
中化所
2018年11月13日 11:11:31
4楼
污泥成分分析可参考http://www.yjsliu.com/chengfenfenxi/2078.html
回复
yj蓝天
2018年11月14日 08:16:47
5楼
先看看再说,谢谢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