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有哪些原则
dsh666
dsh666 Lv.3
2015年06月02日 16:08:18
来自于农田土整
只看楼主

  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用水,经济发展用水、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把广大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田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  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用水,经济发展用水、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把广大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田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
   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根据全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布局: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协凋城镇与农村、灌区与乡村、骨千工程与配套工程之间的关系,优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更新改造与新建扩建并重,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讲求效益。
   3、开源,节流与保护并举,建设、管理与改革同步
  要坚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保护,并把节约,保护放到优先位置:加强水利投、融资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公益消耗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改巍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全区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4、加强与其它相关规划的协调
  要做好与经济社会、水资源综合利用、国土整治、城镇发展,以及水利,农业等专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5、量力而行。通力协作,稳步发展
  依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按照财政资金和群众自筹可能。合理确定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并采取积极措施,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动员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水利、农业、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稳步推进,使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全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目标。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