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雕塑公园的设计与营造
扛砖专业户
2015年05月27日 11:37:16
只看楼主

“造园即如造梦,中西园林,相遇静安雕塑公园,亦如梦境相遇。”如此亦真亦幻的描绘正是对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的最好诠释。 如水墨画般优美的园林景致 栽种在水池内的梅花与现代雕塑巧妙搭配 “造园即如造梦,中西园林,相遇静安雕塑公园,亦如梦境相遇。”如此亦真亦幻的描绘正是对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的最好诠释。上海是东西文化融汇之地,体现一个城市经济实力、文化魅力和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如何能够真正折射出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上海静安雕塑公园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以东西园林水乳交融的成功实践,获得业界的普遍认可,也因此获得“2010上海市园林杯优质工程”金奖。

“造园即如造梦,中西园林,相遇静安雕塑公园,亦如梦境相遇。”如此亦真亦幻的描绘正是对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的最好诠释。
20120914044714465.jpg
如水墨画般优美的园林景致
20120914044733665.jpg
栽种在水池内的梅花与现代雕塑巧妙搭配

“造园即如造梦,中西园林,相遇静安雕塑公园,亦如梦境相遇。”如此亦真亦幻的描绘正是对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的最好诠释。上海是东西文化融汇之地,体现一个城市经济实力、文化魅力和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如何能够真正折射出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上海静安雕塑公园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以东西园林水乳交融的成功实践,获得业界的普遍认可,也因此获得“2010上海市园林杯优质工程”金奖。
一期工程尽显西方现代园林之美
静安雕塑公园用地总面积6.8公顷,地处上海市中心地区的黄金地带,是一个开放式城市及社区公园。据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局局长黄彩娣介绍,该公园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将雕塑作为主题,将绿色作为主脉,利用西方极简致的景观设计手法,将线条、块面,通过重复、组合等形式,形成以雕塑为中心的绿化空间。构筑物及铺装材料采用了硬冷的灰色花岗岩、钢、木结构、清水混凝土面饰等现代工业元素。植物则根据雕塑公园的特殊功能定位来配置,根据不同的空间划分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种植区,如春景区、观赏花境区和秋景区等。
在植物配置方面,乔木种植有序排列。灌木修剪整齐,草坪块面规整。在设计处理上力求在简单中求变化,比如在种植层次上求变,在色彩上求变,在伸展中求变等,体现出简约、明快、开敞而又丰富的园林风格,形成既简洁又富有动态感、具西方现代园林特色的现代雕塑公园。
据了解,一期项目由两条景观轴线和一个下沉广场将各个分区联系在一起。就植物造景而言,公园主干道行道树主要选用银杏,两侧道路则以香樟为主,整齐统一的植物造景使整个景观更显大气魄。下沉广场周边通过种植樱花与周围各景区相协调。景观墙旁种植成排的枫香,让游人在欣赏它整齐韵律的同时,也能欣赏到不同季节色叶变换之美。无论是春景区片植的白玉兰、杨梅、红果冬青,列植的樱花,以及杜鹃、南天竺、桃叶珊瑚等构成的地被灌木大色块,还是观赏花境区的红花槭树阵,橙、蓝、粉、绿等各色花境都尽情展示出简约、明快、开敞而又丰富的现代园林风格。
二期梅园践行中西园林之融汇
如果说一期工程是西方现代园林与雕塑空间的有机结合,那二期梅园则是最能体现中西园林融会贯通之处。黄彩娣说,二期工程基本是建在50万伏大型地下电站的顶部。如此大体量的电站,其冒出地面的进风口、排风口、管理房等占地达2000平方米,检修孔、检修平台、检修通道等占地5000余平方米。如何巧妙地处理这些电站构筑物与景观的关系,成为公园二期建设的核心问题。经过缜密调研,黄彩娣提出了二期项目的总方案。首先,采用切割视线法,用回廊组织游览路线,限制人的位置和视角,用廊壁阻断游人视线,自然隐去构筑物。其次,化“遮”为“用”,摒弃用树林将建筑包围的简单方法,而是将这些建筑物连起来形成围合空间并加以利用。“这就诞生了园中园,既然是园中园,就应当赋予它内涵和特色,梅园的营造也由此而起。”黄彩娣说。
“梅园的营造具有极大挑战性。”黄彩娣说,由于公园总体风格在一期建设时已非常明确地定位于现代园林风格,而采用回廊、廊壁则是中国传统造园的手法。此外,梅花的应用也是中国传统园林或自然山林的特色,这些都与现代园林风格形成冲突。“挑战即是机遇,我们决心尝试将中西园林结合起来,创新造园手法,于是提出了营建‘现代梅园’的概念。”
据黄彩娣介绍,为了成功实现现代梅园营造理念,在形成方案的同时,他们举办了“梅花文化与现代园林研讨会”,邀请了著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孟兆祯老先生等,从梅花的文化与内涵,梅花的美学价值、传承与创新,雕塑艺术与梅花文化的结合与探索以及梅花在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等多个角度进行方案研讨。
“中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总结道,‘中国园林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反映各国园林的共性,而自然的人化则是我们民族独特的艺术性。孟兆祯老先生则讲到‘园林是具有人意的社会美融于自然美而创造出园林艺术美。’对此,我的理解是中西园林具共通之处,即体现在‘人意’,人可夺天工。”黄彩娣说。
经过缜密论证与精良施工,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梅园即是中西园林的完美融合。梅园以透景借景等手法,解决了因建筑物之间连接后空间局促的问题;以虚实结合的方法,既达到围合空间又在视觉上延伸了空间;以连廊、廊壁的应用,切断了游人的视线,解决遮隐建筑物的问题;以遮隔景深的手法,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使梅园景观渐次展开;以曲径通幽的手法导入不同空间。而实现这些造园手法的不是传统园林中的粉墙黛瓦,而是极具现代元素的水泥素墙、钢、木、玻璃结构、花岗石、现代雕塑、硬底浅水,营造出的却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意境。
据介绍,在梅园连廊的廊壁上,完整地印刻了宋代著名的《梅花喜神谱》,这是一部集绘画艺术、文化艺术、雕版技艺、梅花物候、品梅、赏梅于一体的古代名著。印刻于此,意在传承与发扬先人如此伟大的文化艺术,同时也更加丰富了梅园的文化内涵。
在梅园的营造中,仍然以雕塑为主题,景观的营造、空间的构成始终契合雕塑的布局。梅园中,选用了法兰西艺术学院终身院士蓬塞先生的雕塑作品,或置水面、或以素墙为背景,或以梅花相衬,其形其影其质完美结合。据悉,已86岁高龄的蓬塞先生在参观梅园后感叹道:“这些雕塑与环境如此完美地结合,实现了我一生的梦想。”

20120914044714465.jpg


20120914044733665.jpg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