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话题】密肋膜壳结构
co1429608919843
2015年05月21日 10:21:23
只看楼主

密肋梁三种方法(当跨内有4根或者4根以上的密肋时,双向密肋楼盖的整体性能与弯矩分配近似于平板,且密肋梁之间的间距最好不大于1.5米,不然受力近似普通梁板了):一、当符合平板受力的条件时,可以按无梁楼盖的算法来计算,如经验系数法,分板带进行分配,密肋板各板带内的弯矩,可按肋的刚度大小分配。可以参考: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1990或者L07G324 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此图集是根据等代框架方法计算的。

密肋梁三种方法(当跨内有4根或者4根以上的密肋时,双向密肋楼盖的整体性能与弯矩分配近似于平板,且密肋梁之间的间距最好不大于1.5米,不然受力近似普通梁板了):
一、当符合平板受力的条件时,可以按无梁楼盖的算法来计算,如经验系数法,分板带进行分配,密肋板各板带内的弯矩,可按肋的刚度大小分配。可以参考: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1990或者L07G324 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此图集是根据等代框架方法计算的。
二、可以按普通梁板输入模型,特别是密肋梁的梁比较稀疏的时候,受力基本类似于普通梁板。但是,节点数会很多。这种算法偏保守。此时,可以用PKPM或者YJK。如果定义弹性板可以节约点.注意弹性板6的时候,梁刚度不放大,扭矩折减系数取1。另有种思路,可以把密肋梁按T型梁输入模型,近似考虑梁板共同作用,这种方法人为的把板割裂开来,但是,计算结果已经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三、可以用STRAT进行计算,此软件可以考虑梁板共同作用,配筋比较经济,受力岛理论也得到了认可。厂家一般都比较喜欢用,以此来推广密肋楼盖的经济性。


免费打赏
co1429608919843
2015年05月21日 10:23:37
2楼
大家看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回复
kk99902198
2015年05月21日 10:27:38
3楼
由相交的梁(主梁、次梁)和板组成的楼盖叫做肋型楼盖。
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分单向密肋楼盖和双向密肋楼盖两种。
密肋楼盖一般用于跨度大而且梁高受限制情况,当建筑的柱网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方形时,常采用双向密肋楼盖形式。
单项密肋楼盖常用于长宽比大于1.5的楼盖,其跨度不易大于6m。
回复
co1429608919843
2015年05月22日 09:38:17
4楼
kk99902198 发表于 2015-5-21 10:27 由相交的梁(主梁、次梁)和板组成的楼盖叫做肋型楼盖。 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分单向密 …学习了,谢谢:):):)
回复
狗剩子
2020年06月03日 08:38:33
5楼

大家看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