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框架方案比较学习概念设计
施工呆瓜
2015年05月13日 10:47:00
只看楼主

通过框架方案比较学习概念设计 ——写给成长中的结构工程师 徐 珂 (北京清城华筑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8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结构工程师比前辈以更快的速度去完成一项设计任务,这是一个优势,但在另一个方面,由于时间的压缩,大部分工作用于完成画图,很多人感觉对结构概念的理解与掌控缺少深入了解。经常有朋友问笔者如何提高概念设计能力?对于这类问题其实是不好回答的,结构设计涉及面非常广,需要反复学习和经验积累。首先在学习时要理解领会经验中已经成熟的理论,不能只是简单的记忆,然后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还要对经验中的建议去发散性思考,拓展自己对结构设计的认识。其次在经验积累时需要认真对待自己做的每个项目,自己的项目往往花费设计人员很长时间去调整梳理,解决方法和遇到的难题自己最清楚,完成后只要自己再深入的去研究一下,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框架方案比较学习概念设计

——写给成长中的结构工程师

徐 珂

(北京清城华筑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8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结构工程师比前辈以更快的速度去完成一项设计任务,这是一个优势,但在另一个方面,由于时间的压缩,大部分工作用于完成画图,很多人感觉对结构概念的理解与掌控缺少深入了解。经常有朋友问笔者如何提高概念设计能力?对于这类问题其实是不好回答的,结构设计涉及面非常广,需要反复学习和经验积累。首先在学习时要理解领会经验中已经成熟的理论,不能只是简单的记忆,然后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还要对经验中的建议去发散性思考,拓展自己对结构设计的认识。其次在经验积累时需要认真对待自己做的每个项目,自己的项目往往花费设计人员很长时间去调整梳理,解决方法和遇到的难题自己最清楚,完成后只要自己再深入的去研究一下,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人员使用概念设计的目的是,以选定的结构形式在荷载作用下对效应有初步的正确判断,然后通过软件分析加以验证,因此设计人员在选择结构方案时就要运用力学规则去判断效应结果,而不能充当软件操作工,依靠软件分析数据决定设计成果。


框架结构是设计人员经常遇到的结构形式,其它结构形式如框架剪力墙结构也包含框架部分,它的应用范围较广,许多结构工程师的设计经验往往是从框架结构起步的,因此做好框架结构对工程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框架方案比较,利用计算软件快速分析,探讨如何在设计工作中理解概念设计。

1.jpg

图 1 框架方案平面图

以 4 层框架为例,柱网尺寸为 8.0 米,A 类方案是4X4 柱网布置,B 类方案是 2X8 柱网布置,两类方案的建筑面积相同,为了便于对比,只设置楼面恒荷载和活荷载,不设置梁上荷载,两类方案的基底荷载基本是一致的,差异在于 A 类框架柱是 25 根,框架梁是 40 根,


B 类框架柱是 27 根,框架梁是 42 根,自重有一定差异,但变化值占全部基底荷载不超过 5%,其平面布置见图
1,初步设定框架柱截面 600X600,框架梁截面 300X700。在层高设置上,总高为 14.4 米,第一种方案各层均为3.6 米,第二种方案首层 4.5 米,其余各层 3.3 米,第三种方案二层 4.5 米,其余各层 3.3 米,第四、五种方案中 4.5 米楼层依次上移一层。遇到这两类方案时,工程师要思考哪些问题?

首先要判断规则性,无论建筑方案多么复杂,结构工程师要养成对结构体系规则性判断的习惯,这是能否控制好结构方案的基本训练,帮助工程师找到结构体系中薄弱点在哪里,明确结构设计的重点在何处,确定结构方案时有正确的选择方向。这两类方案从平面看既不存在凹凸,也没有平面刚度急剧变化的情况,符合规范关于平面规则基本要求,其中 4X4 柱网两个方向结构布置是一致的,判断其各项指标应该是一致的,而 2X8 柱网两个方向结构布置不同,各项指标就应该存在差异,通过软件计算得到表 1 自振周期的数据,可以看到在4X4 柱网两个方向平动周期是一致的,2X8 柱网则存在差异。如果初步判断与计算分析结果不符,就要查找原因,明确出现差异的原因。

2.jpg


其次要预估结构振型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怎样的,特别是扭转振型会出现在第几阶。这点对于规则结构是比较容易预估的,主要是前三阶振型分布情况,前面两类方案都是平、平、扭排布,这符合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对于平动振型还要预估是 X 向振动还是 Y 向振动,当预估情况与分析验证相吻合,工程师对做好这个结构设计就有很好的掌控能力了。B 类方案中,应该预估其第一平动振型是 Y 向振型,第二平动振型是 X 向振型,因为模型在两个方向有差异,一是梁在 Y 方向是 18 根,X 向是 24 根,Y 向梁线刚度总量比 X 向小。二是柱截面在两个方向一致,构件本身岁抗测力刚度贡献一致,但柱在 Y 向对形心惯性矩(A*a
2)之和小于 X 向惯性矩之和,则结构 Y 向自振周期要长,通过软件平动参与系数可知,第一自振周期中 Y 向参与系数超过 90%,与预估情况相符。然后要理解规范中要求控制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之比,就是控制扭转周期不要过早出现。为什么要
控制扭转周期?很多的书籍都介绍过原因,但可能理论性过强,很多设计人实际感受并不深刻,这里只以日常一个现象来说明,要想拧干一块湿手巾,如果只是上下左右拉扯,费很大的劲也很难将水挤出,这时把水分理解为结构抗外力能力,只要轻轻拧一下,水分很容易挤出,由此可以理解扭转效应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工程师理解了扭转效应,自然会很注意结构体系抗扭转能力。
B 类方案分析结果都存在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之比超过 0.9 的情况,需要调整结构方案,调整的方式有很多,工程师需要结合建筑师的需求来进行调整,但主要的思路还是由结构体系的可能性去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结构师的方法越多,建筑师的选择范围越广,专业间的配合就越顺利。B 类方案的 Y 向框架布置是一样的,扭转周期出现较早,说明端部框架抗扭刚度与平动刚度相
比,或者是端部抗扭刚度较弱,或者是平动刚度较强,这可以结合其它技术指标来判断,如位移、底部剪力系数等,这里以两种方法来对比理解,一种方案是将两个端部框架柱加密至 4.0 米,每侧增加 2 根框架柱,相应减少端部框架梁的线长度,达到增加端部框架抗扭刚度目的,另一种方法是保持端部框架不变,中部 7 榀框架梁截面由 300X700 变为 250X600,达到保持端部框架抗扭刚度,减弱整体平动刚度的目的。各方案的周期值见表 2.

3.jpg


增加端柱方案前三个周期值均比原方案减小,扭转周期下降更快,扭转比下降到 0.8 以下,由于端柱对 Y 向平动刚度也有贡献,第一平动振型由 Y 向变为 X 向,各方案整体 X 向周期变化不大,Y 向周期减小约 5%,扭转周期减小约 15~20%。减小中梁截面方案中,X 向周期略变化不大,Y 向周期增加约 10%,扭转周期增加约 7%。通过这两个方案的对比,可知选用不同的方案,结构效率是不同的,导致设计结果就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减小中梁截面方案的扭转比接近 0.9,在后期设计中由于各种因素变化,很容易导致超标的问题,而增加端柱的方案,该值低于 0.8,其适应能力就强。

规范中还建议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接近,显然调整后的方案更符合规范建议,只要合理布置梁柱及截面,是可以做到两个方向的动力特性基本接近,数据指标会像方案 A 那样,这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规范上要求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之比,没有要求与第二平动周期之比,当第一周期与第二周期接近时,扭转周期与第二平动周期之比也会满足要求,试想当第二
平动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相差较多时,例如 2X8 柱网 X 向振型为第一平动振型,扭转振型是 Y 向两端扭转, Y 向振型为第二平动振型与扭转周期一致,其周期比为1.0,这有没有问题?从笔者的设计习惯出发,是不会采用这种方案的,设计一方面要遵守规范的条文,还要就具体问题结合规范的建议来处理问题。再看方案中给出五种层高情况,层高变化在设计中是经常出现的,以表 1 中 A 类方案数据观察,在混凝土用量一致的情况下,结构自振周期相差约 7% 。当 4.5 米层高在首、二层时,结构平动刚度较小,抗扭刚度也较小,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之比大于 0.9。当 4.5 米层高在顶层时,由于下面三层结构质量在高度上低于前四种方案,且下部框架整体刚度高于前四种方案,因此自振周期短,扭转周期接近平动周期主要是顶层 4.5 米层高引起,这与前四个方案是不同的,那么在解决扭转问题的处理方法上就会有不同的方法,顶层可能采取减弱平动刚度的方式去调整,其他方案可能就要采取加强外部框架刚度的办法去解决。

上述几个分析并没有什么新概念,但是通过这种对比训练,可以让理论与设计结合在一起,工作中除了做项目,结构工程师要学会用简单的模型去深入理解书本上各种概念和方法,每个人的认识可能不同,但是自己动手训练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否者规范永远是条条框框,大师讲课永远是云山雾罩。结构师只要善于思考,不断自我训练,当概念积累在脑海由量变转为质变时,概念设计一定会像“金箍棒”成为结构工程师施展才能的重要武器。


1.jpg


2.jpg


3.jpg

免费打赏
huanyu_830615
2015年05月20日 15:52:11
2楼
楼主是个善于思考总结的人 佩服
回复
yyf289958616
2015年05月20日 18:22:57
3楼
楼主是个善于思考总结的人
回复
天涯倦客_
2015年05月21日 00:04:09
4楼
好文章值得冒泡
回复
孤独的小小狼
2015年05月21日 08:30:01
5楼
很好的资料,谢谢分享!
回复
lixuechao2007
2017年10月30日 17:26:46
6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烟随风逝6
2017年10月31日 10:33:14
7楼
学习了,谢谢楼主的总结
回复
孟浩然6688
2017年11月16日 12:18:16
8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