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员的日子(八)~学而思(下)之项目沉思录
结构菜鸟人生
2015年05月11日 13:48:00
只看楼主

从13年实习开始,就想着能把内心对工作最真实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并不是想说自己有多热爱这份工作,只是想真实记录自己的生活;也不是想炫耀自己的才华,因为这本身便无从说起;更不是想证明自己有多么勤奋努力,比你勤奋用功的人多不胜数,只是想让自己更用心。爱上生活,爱上结构,唯有学而思。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协调,几乎是所有人都想合理安排的,可又有多少人能泰然处之。而对于年轻一代如你我,只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缓和这方面的矛盾。效率与很多因素相关,习惯,悟性,工具,动手能力,诸如此类。下面想针对项目反思,谈谈绘图员的进阶。

从13年实习开始,就想着能把内心对工作最真实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并不是想说自己有多热爱这份工作,只是想真实记录自己的生活;也不是想炫耀自己的才华,因为这本身便无从说起;更不是想证明自己有多么勤奋努力,比你勤奋用功的人多不胜数,只是想让自己更用心。爱上生活,爱上结构,唯有学而思。

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协调,几乎是所有人都想合理安排的,可又有多少人能泰然处之。而对于年轻一代如你我,只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缓和这方面的矛盾。效率与很多因素相关,习惯,悟性,工具,动手能力,诸如此类。下面想针对项目反思,谈谈绘图员的进阶。

好了,前面的都是些废话,但往往工作生活都需要这些废话。
“喂,现在在忙什么”,“在HY广场项目上呢”
“嘿,最近忙什么呢”,“还在HY呢”
“有新项目了,你上了吗”,“没呢,HY还没出来”
……
图片1.jpg

关键词:思维习惯类,规范理解类,图集应用类,错配漏配类

1. 表达方式

布局 出图可将不想表达的图素屏蔽在外,这是对于画大型地下室及出变更比较方便之处。但是一般配置的电脑切换起来真的很费劲,所以在布图之后就要想好什么地方该放什么东西。后期修改在模型中操作,其中块发挥了联动的优势。而布局出图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在总图里,你不可能把每张图的位置关系都一一注释一遍,那么问题来了,有的图在布局里面会有一些标注什么的丢失在另一张图里,那么你得在布局里面把这张图补充完整。
连续梁的标注 绘制梁时,必须牢记几个要点:跨数,截面,支座筋,箍筋,附加钢筋。跨数数对,截面无误,箍筋对应(梁宽大于350,四肢箍),附加钢筋勿忘。需要重点提到的是支座筋,明白集中标注2d25+(2d12)的含义,这个误区感觉一些工作过的设计员也在犯,支座处若配筋按构造,请原位标注 2d25+2d12。详情见图集。


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最好放在属性完全对应的梁跨,另外底筋不能忘,这次梁跨数较多,且底筋不一,所以集中标注没表示底筋导致漏掉若干梁底筋。


虚实线 虚实线相关的就是模板图,广场涉及太多高差变化,前段时间跟L姐谈到,直到出完图我才大致搞清项目的位置关系。像这种变化较多的板面,为了不漏掉实线,其实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在绘制梁线时先不管虚实,统一以虚线表示,在后期以封闭实线示意降板,轮廓线如同。


板图中特殊大样 一张好的图纸,一定是图面整洁,表达清晰,而对于复杂如广场,板面大样的补充则是完善关系的必备,比如降板,双层梁,坡面等


斜交梁 由于建筑功能需要,结构梁的布置往往不能正则化布置。斜交梁所搭梁是不能提供固支效果,因此在模型中需要手动点铰,另外对这种主次关系明确,绘出大样示意钢筋排布作为补充能更清晰明了。

图片2.jpg

文字 文字这玩意真的很有讲究,有时候你的图面乱七八糟,高手过来随便动两下陡然耳目一新,这次图面被提了很多地方,重叠处总不能给人好感觉。另外文字大小匹配和样式也值得注意。

说明 图面中一些共性的东西往往需要在说明中体现,而往往这些却容易被我们忽视,如我照搬看也不看这般酷,实属不负责任。有些东西需要统一,有些东西需要匹配,有些东西需要我们牢记。

定位 定位真的可以有很多讲究,所以不同的人作出的图有不同的特点。其实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瞬间往往就在微小的细节处,而定位就是你对细节控制的考量。图面什么的不想多说,完全是习惯和态度的问题。对定位认识最深刻的还是在W姐在给我校对楼梯时给我的建议,对踏步的定位不能完全照搬建筑的标注或是按着建筑的意识去示意,结施当然是为了更清楚的表达结构的位置关系,很多事情试着从本质去着手,可能你会发现原来捷径不只是聪明者所擅长。

搭接 基于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不同板厚需要的拉通面筋会有差别,那么它的搭接就存在疑惑。大直径伸出还是小直径伸出,伸出多长,搭接多长,这都是绘图员需要明确的。现在设计与施工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而正是因此导致了设计者对施工的一知半解。我想说的是,对于设计者或是绘图员,你的图纸所表达的东西必须要明确,模棱两可或是未表述的事项最终还是会落在你头上,到那时你的迟疑便成了你专业修养的尺度,正应了“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标高 同样是细节的标高也不容忽视,标高的正确表示方法:H=5.900,(H-0.600)
线性比例 线性比例的问题,我想一般不会遇到,但一旦让你遇上足够让你头疼
室外楼梯 广场项目有三个室外楼梯,以为很简单的东西,结果证明了我的无知。室外楼梯在平面图中需绘出轮廓,给出剖面,配筋及定位可在楼梯详图里表达。室外楼梯一般做成梁式,而梁往往多环折,所以对应关系是重点。

环梁大样 当多向框梁汇交于一点,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度成了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环梁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锚固梁支座筋。

图片3.jpg图片4.jpg
协作 这里只想说下本专业间的协作。由于功能的不同,人防区的设计由H姐负责。H姐是个不错的人,挺照顾新人,做事严谨,为人谦和,是J君让我们这批新人学习的榜样。专业内部的协作包括设计说明、技术措施、填充图例等事项的统一。

降板的影响 降板首先引起虚实线变化,其次是大样构造的不同,对于板面标高较复杂的,务必给出剖面,另外注意对于室外板面,降板边需设反坎以防灌水。

夹层及突出屋面 夹层及突出屋面板厚和配筋一般和楼层板不同,所以一定区别对待。

图层 图层是最好的习惯,如同处事条理。各就各位是基础,各司其职是关键。任何事都讲究对应与协调,不可贸然逾越。注释类的信息可放在不打印图层,方便校对查漏。

UCS 坐标系的设置,目前接触到的功能仅是旋转图面,方便非正交多角度的结构布置。使用前最好先搞清原理,否则你的图面比例可能会畸形。重点想说的是协同是基于以(0,0,0)为坐标原点的世界坐标系,统一标准才协调了各个专业的工作,绘图第一步便是参照建筑图,找到自己的位置。

多角度时图素的摆放 首先需要确定出图时图纸的摆放,因为对于有些不规则结构,可能旋转某个角度视觉效果更好。下面针对梁板配筋中的图素摆放做了个尝试,最终得出一般性结论:板支座负筋开口方向一律向下,梁配筋文字一律在梁线上方。
图片5.jpg


图片6.jpg



列了那么多条,其实很多都是习惯的问题。J君对我说,画错了没关系,就怕你的这种错误停不下来。画图并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因为你不可能三十多岁、四十多岁还在加班加点的赶图,但一个连图都表达不清楚的设计者不能算是合格的工程师。

绘图员的日子(七)~学而思(上)
http://bbs.co188.com/thread-9072504-1-1.html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图片5.jpg


图片6.jpg

免费打赏
结构菜鸟人生
2015年05月11日 14:02:14
2楼
本帖最后由 爱生活v爱结构 于 2015-5-11 14:07 编辑

绘图员的日子(八)学而思(下)


2. 图集理解


关键词:架立筋,大样


架立筋 贯通筋和通长筋均贯通整根梁,而架立筋可只布置在连续梁中的某一跨,甚至只布置在某一跨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架立筋是构造钢筋,搭接长度只要150。而通长筋之间的搭接长度满足规范构造要求。200宽的次梁需要注意这点,现在想想之前的表达错误太多了。


大样 大样相关的就是最小配筋率,锚固长度。其实图集里面对于折梁,反坎,开洞,升降板等都给出了具体做法,所以一般的构造都可以参考。我觉得大样有几个要点,标高,尺寸及配筋。


图集是个好东西,它融合了规范和经验,对我们做设计给出了参考。



3.规范理解


关键词:kzl,配筋率,0.3比值,腰筋,钢筋排布


KZL 虽然没接触kzl的设计,不明了它的受力模式,但这次画了二十多根kzl,算是基本掌握它的构造做法和基本要求。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支座上部纵筋至少有50%沿梁拉通,沿梁腹板高度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少于16mm的腰筋。


支座配筋率大于2%,箍筋加大一个直径。这个是强条,但是做起来却很容易被遗忘。


梁底筋与面筋比值不应大于0.3 悬挑梁一般不满足这条,但悬挑梁不属于抗震构件可以不用满足这条,而由悬挑效应引起内跨支座配筋会较大,有可能会不满足0.3比值。所以对于那些悬挑较大荷载较大的梁需重点关注。


腰筋的问题 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


关于配筋率 配筋率控制有最大配筋率限制和最小配筋率要求,梁的最小配筋率一般很容易满足,但最大配筋率却容易被忽视,抗规要求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受压钢筋不少于受拉钢筋50%时可放宽),也许计算结构没有问题,但手动配筋时可能就超了。最大配筋率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保证梁端截面的延性、梁端配筋不致过密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等。板的最小配筋率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偶尔出现的厚板就应该引起重视了,有可能dx@xx双层双向拉通布置这样一句一笔带过就造成了最小配筋率不满足的要求。


表格.jpg


纵筋的摆放 梁纵筋的排布,需考虑合理性。首先确保一排钢筋能放下,下表是根据混凝土规范的构造要求列出不同梁宽常用纵筋排布的最大根数。纵筋在确保支座锚固条件的前提下钢筋直径优先选大的,第一排钢筋尽可能多放。另外还需考虑施工的方便性,比如250宽梁支座筋18 有的人会采用6d20 3/3,这样施工起来就麻烦点,下排中间的钢筋怎么放样,当然这种也好解决,只是本可以好好解决的事却复杂了,5d22 3/2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当然只是举个例子,这种情况实际中一般都会避免。



其实规范中的强条,一般都是能熟记于心,可真正到了应用的时候却是变了法似的去违背它。说明你在读规范的时候只是从字面在理解它,而从未靠近它的真正内涵。所以我感觉学校里考注册,利弊各半。




回复
结构菜鸟人生
2015年05月11日 14:11:27
3楼
本帖最后由 爱生活v爱结构 于 2015-5-12 08:22 编辑

4. 错配漏配类

关键词:漏筋,错跨,错截面,漏梁


漏梁底筋 露底筋完全是习惯不好使然,怕集中标注底筋弄错而没去标,结果出现大量漏底筋的情况。
错跨数 图面大且分布局出图结果导致部分梁跨没数对,对于这种情况,以后还是先弄清条理,仔仔细细一个个去对吧


错截面 因为模型调整次数太多导致模型和图纸梁截面对不上


漏梁附加筋 梁的附加筋往往会被遗忘,但应该要形成一种意识,比如画梁图你需要清楚要表达些什么东西,编号,跨数,截面,箍筋,支座筋,底筋等,了然于心才方寸不乱。


悬挑小段梁 设计一定是严谨的,任何随意之笔纯粹是耍流氓。所以画图一定不能欺他,更不能自欺。往往你认为可能不需要表达,但它确实以它独立的形式存在,这些细节不得不引起重视。


漏核对裂缝与挠度 同样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尤其要注意那些稍微大跨的梁,控制挠度和裂缝,应该从受力的本质着手。


漏核净高 这是涉及到各个专业间的问题,结构净高+建筑面层+设备高度,地下室净高要求2200。比如面层100,设备高度400,梁高800,那需要层高3500。


回复
结构菜鸟人生
2015年05月11日 14:15:19
4楼
本帖最后由 爱生活v爱结构 于 2015-5-11 14:17 编辑

写在后面的话 (刚才上传的文件图片都没有显示出来,捣鼓了半天,终于搞好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HY项目结束快一个月了,可就是在这快结束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算是真正的成长了,不再浮躁,认清事实,努力校正。多少次心惊胆战的我确实心虚了,可为什么心虚我想自己心里最清楚。曾经的豪言壮语在失败面前是那么的脆弱,曾经的成竹在胸在失败面前只能低下你那不可一世的身躯。我想我是真的错了,而且错的太多。多谢C姐、C君,你们专业的修养和工作的负责,是我成长最好的榜样。做得多,错的多,学得多,做得多。


转载L君的一段话,我感觉他的觉悟很高,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个学长。 “眼高手低”不是一个好词儿,多用来评价年轻人。但我感觉,眼高手低是必然,更不能算是坏事。不信,你摸摸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要抬起手?年轻人如此,中老年人也一样嘛。优胜劣汰既然如此选择,说明它是好的。事实上,先有眼界,然后才有实践,有了眼界,才有了实践的方向。这是一个顺序问题,符合自然规律。其次,是一个知行合一的问题。年轻人的问题可能多属于后者,但这也是必然,不然还有什么好努力的。


眼界这个词,很nice。眼界决定思维的高度,思维就是你对事物的认知,人更多时候是感性的。这个社会是浮躁的,而这种氛围充斥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眼界下,你需要控制好这份尺度,知行合一。


结构学而思。。。
2015.5.10 珠海

回复
山东小徐
2015年05月11日 15:05:24
5楼
很好很强大
回复
tumuhuabi
2015年05月11日 20:59:26
6楼
楼主好习惯
回复
结构大佬
2015年05月12日 09:00:08
7楼
习惯总结,会进步很快的!
回复
co1425818841948
2015年05月12日 09:36:13
8楼
不错的设计
回复
co1425818841948
2015年05月12日 09:54:50
9楼
不错的设计
回复
qq_1413717116858
2015年05月12日 10:26:37
10楼
习惯总结,会进步很快的!
回复
qq_1431398155507
2015年05月12日 10:36:16
11楼
习惯总结,会进步很快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