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雷的两个问题,请教下
我爱喝绿茶
2015年02月06日 12:59:48
来自于防雷减灾
只看楼主

新的防雷规范附录D给出了单支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图示是接闪杆高度≤滚球半径的情况,而接闪杆高度>滚球半径的情况就说了下取接闪杆高度=滚球半径那点作圆心,我画了下图示,见图3,我不知道我画了对不对,那样的话接闪器是保护不到整个建筑物的啊。还有一个是现在很多钢结构的建筑物,我没有做过这样的工程,请问下如果钢结构建筑物,肯定是用钢柱做引下线,如果那样的话,雷电流通过钢柱走入接地体,通过的时候人碰到了怎么办啊,虽然结构钢筋和钢柱会连接,会形成一个等电位的场合,但是心里还是没底,做过此类工程的同行说说啊。

新的防雷规范附录D给出了单支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图示是接闪杆高度≤滚球半径的情况,而接闪杆高度>滚球半径的情况就说了下取接闪杆高度=滚球半径那点作圆心,我画了下图示,见图3,我不知道我画了对不对,那样的话接闪器是保护不到整个建筑物的啊。
还有一个是现在很多钢结构的建筑物,我没有做过这样的工程,请问下如果钢结构建筑物,肯定是用钢柱做引下线,如果那样的话,雷电流通过钢柱走入接地体,通过的时候人碰到了怎么办啊,虽然结构钢筋和钢柱会连接,会形成一个等电位的场合,但是心里还是没底,做过此类工程的同行说说啊。
免费打赏
我爱喝绿茶
2015年02月06日 13:00:38
2楼
截图和我画的图示
回复
我爱喝绿茶
2015年02月06日 13:37:10
3楼
这个版块有点冷清啊
回复
lingnanjt
2015年02月07日 10:53:59
4楼
在自动化机电设备的运用上也是需要防雷的!
回复
西部龙
2015年02月09日 10:32:57
5楼
路过。学习一下。看起来有点复杂。
回复
我爱喝绿茶
2015年02月09日 13:38:56
6楼
回复
fitman
2015年02月09日 14:22:24
7楼
1、对于接闪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有两种确定方法:滚球法和折线法。折线法更象是一种统计法所得,而滚球法则能更好解释放电原理和多个接闪器联合作用的机制。所以现在一般使用滚球法。但是,滚球法的一个固有缺点是没考虑接闪器的形状对接闪效果的影响;另一个是基于滚球是随机运行的原理,当接闪器高于滚球半径时就会出现侧击情况,单根接闪杆甚至于失去了保护作用。
正因如此,电力部门跟据实际运行情况,现在还坚守折线法的计算方法(实践证明高压线路铁塔的底部受雷击的概率极低)。而雷规GB50057也对此作出了一些修正“1 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45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2 高于60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应防侧击”,实际上也间接认为滚球只是垂直向下作用。
综上所述,你关于单杆保护半径的画法是对的,但实际这时最好用折线法(如果是建筑物则用接闪带)。
2、这个涉及等电位问题。对于能直接接触到的引入线(指外部接触),应做一些绝缘或外部做均压环。
回复
beida_energy
2015年02月09日 15:21:21
8楼
引下线的可接触的地方还要做绝缘处理
回复
卡卡西585
2015年02月09日 16:44:33
9楼
嗯,楼上的说的挺深入的~
回复
这次可以了
2015年02月09日 17:23:04
10楼
路过学习下
回复
我爱喝绿茶
2015年02月09日 17:55:23
11楼
fitman 发表于 2015-2-9 14:22 1、对于接闪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有两种确定方法:滚球法和折线法。折线法更象是一种统计法所得,而滚球 …惭愧啊,我还不知道,好好学习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