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压循环贮液桶的操作管理 使用前首先检查放油阀、排液阀是否关闭,进、出气阀,安全阀前截止阀,油面指示器阀,压力表阀是否打开。然后开启调节站或高压贮液器的供液阀,待液面达到1/3高度时,开启循环贮液桶的出液阀,启动氨(氟)泵向系统供液。为防止桶内液体被瞬间抽空,造成氨(氟)泵无法正常工作。氨(氟)泵出液阀应适当关小,待经一段时间的运行桶内液面平稳后再将出液阀开启至正常位置。 运行时,液面要保持在容器高度的1/3处,特别在开始降温、停止降温和冲霜排液时,要注意液面高低。若液位超高应关小或关闭供液阀;采用电磁阀自动供液时,应调节电磁阀后节流阀的开启度,使电磁阀工作有间隙时间,应定期清洗电磁阀前的液体过滤器。同时应经常察看自控系统的指示灯和液位计指示的液位。另外,应及时放油和注意循环贮液器的隔热性能。
使用前首先检查放油阀、排液阀是否关闭,进、出气阀,安全阀前截止阀,油面指示器阀,压力表阀是否打开。然后开启调节站或高压贮液器的供液阀,待液面达到1/3高度时,开启循环贮液桶的出液阀,启动氨(氟)泵向系统供液。为防止桶内液体被瞬间抽空,造成氨(氟)泵无法正常工作。氨(氟)泵出液阀应适当关小,待经一段时间的运行桶内液面平稳后再将出液阀开启至正常位置。
运行时,液面要保持在容器高度的1/3处,特别在开始降温、停止降温和冲霜排液时,要注意液面高低。若液位超高应关小或关闭供液阀;采用电磁阀自动供液时,应调节电磁阀后节流阀的开启度,使电磁阀工作有间隙时间,应定期清洗电磁阀前的液体过滤器。同时应经常察看自控系统的指示灯和液位计指示的液位。另外,应及时放油和注意循环贮液器的隔热性能。
对于氟系统,应有专门措施使循环贮液器中的润滑油回到压缩机中。
2、氨液分离器的操作管理
氨液分离器在运行中,放油阀和手动供液阀应关闭,压力表阀、进出气阀、出液阀都应开启。采用自动供液装置时,应时刻注意液位,当其失灵时采用手动供液。在系统开始运行前,先开启调节站上的回气阀,当回气压力正常后,再开启调节站上的供液阀,使氨液分离器处于工作状态。
氨液分离器在正常工作时,要根据压缩机的运行状况、蒸发器和液面指示器的指示情况,调整供液量,通常液面计的高度在1/3处。并定期放油和注意隔热层有无损坏。
3、排液桶的操作管理
排液桶在进液前,应先检查桶内的液面与压力,若有液体应先排液,再打开降压阀,把桶内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后关闭。打开其他设备的出液阀和排液器的进液阀进行排液工作。桶内液位不应超过70%,排液完毕后关闭进液阀,进行放油。油放尽后,关闭高压贮液器至调节站或循环贮液器的供液阀,打开增压阀、排液器至调节站或循环贮液器的供液阀,将排液器的制冷剂液体送到低压系统中去。此时排液桶内压力应保持0.6MPa。排液完毕,关闭排液器的供液阀,并且立即把桶内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同时打开高压贮液器、调节站或循环贮液桶的供液阀,恢复系统的正常供液。
4、调节站的操作管理
气体调节站上的回气阀不要开得过大或过快。在融霜或热负荷突增后降温时,回气阀应先微开,待蒸发器内的压力与系统中的压力基本平衡后,再全部打开回气阀,以免压缩机湿冲程。
正常工作时,液体调节站上各阀门的调整,应根据蒸发器的结霜情况及热负荷的变化情况来决定开启度的大小,使供液量适应冷间热负荷的要求。当调节正常后,可不必频繁调整。
5、氟机吸潮的操作
氟系统中,由于不够干燥、有空气进入以及油和制冷剂中含水量超标,都回使系统中含水量增加。这不仅会产生冰堵,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且会与制冷剂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吸潮操作。
先将输液管段和低压管段抽成真空状态,停机。拆下系统中的过滤器,换上新的干燥过滤器,也可将拆下的过滤器内装上新吸潮剂使用。再次将低压管段和输液管段抽成真空,然后先打开排气阀,再开进液阀,启动压缩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