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汤城市】之解析7.15湖南凤凰古城被淹之谜
xxxzly
xxxzly Lv.12
2014年08月26日 14:30:07
只看楼主

【泡汤城市】栏目是针对每次灾害和每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了现场查勘,通过对市城市内涝成因的认真分析,并结合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经验,提出了针对城市内涝的防治措施和建设性意见。本期话题为“7.15湖南凤凰古城被淹之谜”。 导读:  7月15日,湖南凤凰古城发生特大洪水,再次被淹。因持续数天的特大暴雨,凤凰古城沱江边的洪水猛涨,江边街道部分楼房一楼被淹,水深达1米多,靠近江边的酒吧一条街位置较低,已经淹没到二三楼的位置。城内沱江上的一座风雨桥垮塌,15日早上被冲走。

【泡汤城市】栏目是针对每次灾害和每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了现场查勘,通过对市城市内涝成因的认真分析,并结合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经验,提出了针对城市内涝的防治措施和建设性意见。本期话题为“7.15湖南凤凰古城被淹之谜”。



导读:  7月15日,湖南凤凰古城发生特大洪水,再次被淹。因持续数天的特大暴雨,凤凰古城沱江边的洪水猛涨,江边街道部分楼房一楼被淹,水深达1米多,靠近江边的酒吧一条街位置较低,已经淹没到二三楼的位置。城内沱江上的一座风雨桥垮塌,15日早上被冲走。


现状:  众所周知,近几年的城市内涝问题频率上已经由个别年份极端的天气下产生,增加到几乎年年产生,甚至个别城市出现一年发生好几次的现象。空间分布上也由最大的北京城市向南蔓延,福州、南昌、杭州等等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出现了“城市看海、城市划船”的现象,汽车被泡,甚至人员被困至淹死也时有发生。人们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诟病不绝于耳,常常提起德国人为青岛建的排水系统以此寄托对安全城市生活的期望。




当我们的财产或人身安全在暴雨中泡汤的时候,通常第一时间会归责与为什么管网的排水能力如此之差,建设管网的钱一定是被昧着良心给贪污了。

根据我们国家现行的《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318-2000》的条例: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3~5年,其他地区重现期宜采用1~3年。也就是说规划中预计城区中大多数地区的积水频率就为1-3年,加上近年来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积水出现频率更是情理之中。

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想到为什么不能通过加大管网的投入,来降低积水出现的频率。前不久很多城市,如昆明、重庆等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将积水出现的频率提高到50年一遇,甚至还有100年一遇的.

从直线的逻辑来看,这好像是正确的手段。但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当管网的防积水频率由1-3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将增加的建设成本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以管网的方式增加到50年一遇的水平,也就意味着50年这些管网才能派上最大的用场,这种建设方式无疑是浪费和不经济的。另一方面,当雨水以足够快的速度排走,也将引来城市地下水回补的不足,城市“干岛”、城市“下陷”等更严重的问题一定接踵而至。所以增加管网的防御水平绝不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办法。



雨水的消解需要的是吸纳雨水的汇和排走雨水的流,土地是吸纳雨水最大的汇,排走雨水的流的也不仅仅是雨水管网,还有更多的是河渠和冲沟。事实上,造成内涝的真正原因是城市化水泥硬化地面后导致土壤作为最大的雨水吸纳功能丧失、城市土地上原本存在的河渠和冲沟因城市化进程中被忽视而遭填平。所以造成内涝的罪魁祸首是土地的下渗能力破坏以及河渠冲沟的大面积消失。在对浦东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调查中,很惊讶地发现,不到20年的城市化进程,消灭了近2/3的城市水网和水域面积,这正是造成内涝的主要原因。




方法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土地上的径流路径。在GIS的帮助下模拟出径流的汇水路径作为前提工作,下一个步骤是对照基于模拟的径流路径与现有场地所形成真实径流之间的差别,这个差别将是核心中的核心。也就是说,如果模拟图中存在着径流的线路,而现场未能形成真实的径流,则说明场地产生的径流被以某种方式消解了,而这种方式是不直观的。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以农田为主要方式来消解径流,如果开发过程中未能察觉农田对潜在径流的消解,而在城市化过程中未能主动恢复潜在径流,这就意味着内涝是不可避免的。



方法二: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对控规尺度上的场地径流分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解决内涝的核心手段。


方法三:发现场地中现有的汇为什么城市中的汇的角色如此重要。原因同样在于固化的城市面积需要另外一种集中的手段来实现下渗的功能,汇(湿地)犹如雨水的集中安置地,在那里高效集约地实现雨水的下渗和调蓄功能。



方法四:场地内的低影响开发手段


结论:  城市的内涝问题并不可怕,它的根源不在排水管网的缺少,而是找到高效的雨水生态运行模式,找到雨水在场地上形成的流(河渠与冲沟)与汇(湿地),尤其要重视潜在径流与湿地的恢复,特别是处于传统的平原农耕地区,一旦忽视极易造成建成后的内涝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控规制定中得到统一解决。

b_114484730.gif

往期回顾:

【泡汤城市】之解析青岛现代排水系统之谜

【泡汤城市】之解析2010年“5·14”广州特大暴雨之谜

【泡汤城市】之解析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之谜


b_114484730.gif

版专攻
2014年08月26日 22:37:41
2楼
人类的活动不但影响了天气,也因短视造成古城被淹
回复
yxq201413
2014年08月27日 08:30:40
3楼

人类的活动不但影响了天气,也因短视造成古城被淹
回复
zx8315
2014年08月27日 09:05:57
4楼
对于加大重现期的弊端 很有见解!
回复
yanmuhua
2014年08月27日 09:55:10
5楼
看海,无序的开发,市政管网的人为损坏,每个城市都能看海。
回复
szcq_003
2014年08月27日 10:28:48
6楼
说的好很精炼两字 “汇”和“流”
回复
天地不言
2014年08月27日 10:29:10
7楼
主要还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眼光是需要知识积累的,英国等国家地下基础设施好,那是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果。几千年来,我们长期封建社会,很多建筑都是多年前的,很多城市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扩充的。要解决城市内涝根本是从科学观念上高瞻远瞩,这可不是重不重视就能解决的,我们对于基础设施的文明程度把握得还不够。希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一起努力,逐步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化。
回复
wkk1222
2014年08月27日 11:42:22
8楼
希望重视生态环境,不然早晚有一天自己把自己害的死光光
回复
chyw19900817
2014年08月27日 11:55:54
9楼
不能一味的增加管网,需要进行综合的科学论证
回复
空中飞人
2014年08月27日 14:34:12
10楼
不太同意楼主的意见,在城市中心或者说土地水泥化程度很高的地方是肯定要加大排水管网的容量设计的,只是不需要达到50年那么高的水平。然后在其它汇流渠道可行的地域建立楼主所说的“雨水生态运行模式”,这才是应对不同条件的合适做法。
回复
阿拉梅
2014年08月27日 14:48:22
11楼
现在凤凰古镇的负面新闻真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