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作为大底盘多塔计算疑问
nwbeijihu
nwbeijihu Lv.6
2014年07月21日 14:58:04
只看楼主

某项目,地下室是两层,上部有10栋32层高层塔楼,地下一层三周有土,一侧无土,地下二层四周有土,嵌固端在地下一层。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算大底盘多塔,同时,地下一层在PKPM输入应当按首层考虑。也就是建模的时候地下室层数为1,然后,建筑中实际地下一层(模型为首层)的地下室外墙按深梁输入模型,同时考虑无土侧正对面土的堆载引引起的静止土压力。以上是整体分析。现塔楼因超长,中间设缝,但外部地下室顶板是无缝的(假设塔楼2个单元自嵌固端以上完全脱开),也就是此时塔楼的2个单元是通过地下一层连接的,又形成了大底盘多塔。

某项目,地下室是两层,上部有10栋32层高层塔楼,地下一层三周有土,一侧无土,地下二层四周有土,嵌固端在地下一层。

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算大底盘多塔,同时,地下一层在PKPM输入应当按首层考虑。

也就是建模的时候地下室层数为1,然后,建筑中实际地下一层(模型为首层)的地下室外墙按深梁输入模型,同时考虑无土侧正对面土的堆载引

引起的静止土压力。

以上是整体分析。

现塔楼因超长,中间设缝,但外部地下室顶板是无缝的(假设塔楼2个单元自嵌固端以上完全脱开),也就是此时塔楼的2个单元是通过地下一层连接的,又形成了大底盘多塔。

计算配筋可以用整体分析的结果,建立整体模型,塔楼抗震缝出设置遮挡定义。

那么具体到塔楼周期位移时(即拆分塔楼2个单元),分别计算自身周期 位移,此时地下室的相关范围,如何取?是否考虑相邻单元的墙柱?如

考虑相邻单元,那么上部主体对相关范围内墙柱的影响如何考虑?
小朱123
2014年07月23日 09:16:30
12楼
学习学习!!!
回复
nwbeijihu
2014年07月24日 04:40:22
13楼
zhangzhuo198207 发表于 2014-7-22 08:36 如果地下一层的挡墙 按深梁输入的画 那么挡墙的配筋按什么配呢 按墙 还是深梁?手算即可啊
回复
nwbeijihu
2014年07月24日 04:41:19
14楼
lengqi2008 发表于 2014-7-22 09:13 你的意思是2个塔楼的地下室相关范围有重叠? 我觉得应该考虑相邻墙柱,概念上来说两边都是互为影响的。 …不是考不考虑的问题,目前是地下一层位移比严重超限。
回复
nwbeijihu
2014年07月24日 04:41:57
15楼
lsmqhln 发表于 2014-7-22 09:34 “塔楼的2个单元是通过地下一层连接的,又形成了大底盘多塔。”两个32层的塔楼,仅仅有地下一层上的地下室 …问题在于地下一层一侧是无土的,也就是有变形,概念上和地上裙房一样了。。
回复
lsmqhln
2014年07月24日 08:48:32
16楼

32层加地下一层一共33层,33层仅有一层即地下一层相连,我看不能作为多塔,因为地下一层作为裙房仅一层,高度不够,太少。

作为两幢高楼之间的联系体,相互之间的影响太小了。应该按单塔分别算。地下一层的外墙应该按墙输入。

地下一层的侧向位移应该非常小,应该是毫米级,就是位移比大也可以不管它。

回复
chxiao
2014年07月24日 09:13:34
17楼
我看不能作为多塔,
回复
tom_sun
2014年12月25日 10:33:47
18楼
不属于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详见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2009版 混凝土结构 12.5节12.5.3条1款,P117。
回复
lsmqhln
2014年12月31日 10:42:32
19楼
不属于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详见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2009版 混凝土结构 12.5节12.5.3条1款,P117。
回复
lsmqhln
2014年12月31日 10:46:02
20楼
不属于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详见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2009版 混凝土结构 12.5节12.5.3条1款,P117。


"对于多个塔楼仅通过地下室连为一体,地上无裙房或有局部小裙房但不连为一体的情况,一般不属于大底盘多塔结构。"
回复
lsmqhln
2014年12月31日 10:49:10
21楼
"对于多个塔楼仅通过地下室连为一体,地上无裙房或有局部小裙房但不连为一体的情况,一般不属于大底盘多塔结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