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得褐斑病的原因有哪些
qq_1398067776648
2014年06月23日 15:13:28
只看楼主

草坪褐斑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早期只要有几张叶片或几株草受害,一旦条件适合,没有及时防治,病害就会很快扩展蔓延,造成大片禾草受害形成秃斑。病菌以菌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菌核有很强的耐高低温能力。它萌发的温度范围很宽为8~40℃,但最适的侵染、发病适温为21~32℃(因病原菌种类和菌系而不同)。当土壤温度升至15~20℃,菌核开始大量萌发,菌丝开始生长。但直到气温升至大约30℃,同时空气湿度很高,且夜间温度高于20℃(在21~26℃或更高)时,病菌才会明显地侵染叶片和其他部位。由于丝核菌是一种寄生能力较弱的病菌,对于处于良好生长环境中的禾草,只能造成轻微发病,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只有当冷季型禾草生长于不利的高温条件下,即抗病性降低时,才会有利于病菌和病害的发展。因此,冷季型草发病盛期主要在夏季。由于此时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降雨多、草株上露水、吐水丰富,非常有利于病菌大量侵染,造成病害猖獗发生。

草坪褐斑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早期只要有几张叶片或几株草受害,一旦条件适合,没有及时防治,病害就会很快扩展蔓延,造成大片禾草受害形成秃斑。病菌以菌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菌核有很强的耐高低温能力。它萌发的温度范围很宽为8~40℃,但最适的侵染、发病适温为21~32℃(因病原菌种类和菌系而不同)。当土壤温度升至15~20℃,菌核开始大量萌发,菌丝开始生长。但直到气温升至大约30℃,同时空气湿度很高,且夜间温度高于20℃(在21~26℃或更高)时,病菌才会明显地侵染叶片和其他部位。由于丝核菌是一种寄生能力较弱的病菌,对于处于良好生长环境中的禾草,只能造成轻微发病,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只有当冷季型禾草生长于不利的高温条件下,即抗病性降低时,才会有利于病菌和病害的发展。因此,冷季型草发病盛期主要在夏季。由于此时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降雨多、草株上露水、吐水丰富,非常有利于病菌大量侵染,造成病害猖獗发生。

另外,枯草层较厚的老草坪,菌源量大、发病重;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田间郁蔽,小气候湿度高;偏施氮肥,植株旺长,组织柔嫩;低修剪;灌水不当等因素都为病害流行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