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11G101-1第89页悬挑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1 图集的给出的构造做法一排钢筋之角筋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一排钢筋之非角筋当梁长l<4hb时,不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而是在适当位置45°斜向弯到梁底钢筋位置,沿梁底钢筋方向前行至自由端端部-30mm处收头。二排钢筋在0.75l处45°斜向弯到梁底钢筋位置,沿梁底钢筋方向前行10d处收头。
1 图集的给出的构造做法
一排钢筋之角筋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
一排钢筋之非角筋当梁长l<4hb时,不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而是在适当位置45°斜向弯到梁底钢筋位置,沿梁底钢筋方向前行至自由端端部-30mm处收头。
二排钢筋在0.75l处45°斜向弯到梁底钢筋位置,沿梁底钢筋方向前行10d处收头。
2 存在问题
我们以11G101-1第34页4轴KL4(3A)为例,来看看这个够做存在什么问题。
外伸端净长=2400-150=2250mm,其0.75l=0.75×2250=1887.5mm。
外伸端净长=2400-150=2250mm<4hb=4×700=2800mm。
一排钢筋之角筋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毫无问题;
一排钢筋之非角筋当梁长l<4hb时,不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而是在适当位置45°斜向弯到梁底钢筋位置,沿梁底钢筋方向前行至自由端端部-30mm处收头。问题出来了,请看:自自由端反演,下弯点到自由端的长度=L2宽度250+50=300mm,推进一个45度之投影长度-700-50=650mm,就是上部的起弯点,此点距自由端尺寸是650+300=950mm,距固定端尺寸=2250-950=1300mm。
一排的起弯点1300<二排的起弯点0.75l=0.75×2250=1887.5mm。这是第一个问题。
再看二排钢筋,在1887.5处下弯+650+10d=1887.5+650+220=2557.5mm;
2557.5mm-2250mm=307.5mm——超过梁净长307.5mm这是第二个问题。
还有,自由端进来50mm开始,必须设置箍筋,图上没提及,这是第三个问题。
3 解决之道
一排非角筋,自端部反推上弯点距离自由端尺寸=hb-50+max(10d+30,封口梁宽bb+50);
二排钢筋下弯起点距离一排非角筋下弯起点35d。
按照作者建议,还是用KL4(3A)为例进行讨论
外伸梁根部弯矩=0.5ql2+Pl
=0.5q2.252+2.25P=2.53q+2,25P
第一排下弯点处=250+650+=850
第一排下弯点处弯矩=0.5q×0.852+0.85P=0.36q+0.85P
相当于根部弯矩的14.23%q+37.78%P
第二排下弯点处=850+770=1620
第二排下弯点处弯矩=0.5q×1.622+1.62P=1.31q+1.62P
相当于根部弯矩的51.78%q+72%P
第二排下弯点处钢筋截面积是100%,过该点后,截面积=66.66%,截面抗力也可视作66.66%
第一排下弯点处钢筋截面积是66.66%,过该点后,截面积=33.34%,截面抗力也可视作=33.34%;
通过力学计算分析,作者的建议是安全可靠的。
施工人员遇到具体工程存在二排钢筋长度
=0.75l+有效高度h0+max(10d+30,封头梁宽+50)
>梁外伸长度(悬臂长度)时,应当向具体设计人员提出,要求其给出悬挑端的具体配筋构造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