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师傅跟我说过,在结构设计中,计算机计算精确,但不一定准确,手算不一定精确,但一定准备,细琢磨一下,确实有道理。有的时候确实不能太依赖计算机和软件计算,我们也需要通过手算来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性。比如有一次,做一个桁架设计,我先是用手算,算荷载,各杆件的内力,截面校核什么的,然后又用pkpm算了一下,由于不知道哪里的参数输入错误,计算结果和手算的完全相反,本来的受压杆程序显示受拉,受拉的显示受压,这给我感触很深。
记得师傅跟我说过,在结构设计中,计算机计算精确,但不一定准确,手算不一定精确,但一定准备,细琢磨一下,确实有道理。
有的时候确实不能太依赖计算机和软件计算,我们也需要通过手算来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比如有一次,做一个桁架设计,我先是用手算,算荷载,各杆件的内力,截面校核什么的,然后又用pkpm算了一下,由于不知道哪里的参数输入错误,计算结果和手算的完全相反,本来的受压杆程序显示受拉,受拉的显示受压,这给我感触很深。
还有,如果我们需要计算一个支架,那么在pkpm中显然不太合适,这时候就需要手算了,通过最近做的这些,觉得在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还是力学基本知识,受力分析后,再按照规范,校核各个截面的长细比,强度,稳定,这就比较有把握了。
这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感受呢,不妨来探讨一下吧。
23楼
不会手算的路过!
回复
24楼
混凝土的算起来 确实挺麻烦的
不要紧,可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算例》书介绍的软件复核手算过程,保证你手算正确
回复
25楼
一直感觉过于依赖软件了 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手算
回复
26楼
现在手算一般就是基础和长细比这种简单的了
回复
27楼
学习。。。。。。。
回复
28楼
个人建议pkpm+理正工具箱+手算综合校核是比较合适的
回复
29楼
软件效率大大滴
回复
30楼
eloit 发表于 2014-4-24 10:19 林同炎大师很早就提出整体概念设计和手算的近似方法,很值得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储备,个人觉得也让自己有根 …T.Y.Lin倡导“重视概念设计”,那是基于有极好的简单计算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思维。正如楼主所言,手算可以把握大尺度,但是精确是做不到的。
回复
31楼
PKPM的算法也是基于现有力学理论做的............
另外是,个人觉得不论怎么算,必须符合理论的计算假定.....否则算了也是白算.........
回复
32楼
手算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