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城市视觉构想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
moser2013
moser2013 Lv.2
2014年02月22日 11:12:25
来自于家装设计
只看楼主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日俱增的户外广告对当代中国城市形象产生了空前而广泛的影响。由于户外广告规划的缺失与滞后,无孔不入的户外广告不仅备受世人诟病,而且也与各自为政的城市建筑、景观规划产生了愈来愈难以调和的矛盾。显而易见,当代城市语境中的户外广告规划问题,已经成为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跨学科课题。由清华大学马泉教授撰写、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正是针对时代问题而推出的首部户外广告规划专著,它填补了国内户外广告规划研究及出版的空白。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日俱增的户外广告对当代中国城市形象产生了空前而广泛的影响。由于户外广告规划的缺失与滞后,无孔不入的户外广告不仅备受世人诟病,而且也与各自为政的城市建筑、景观规划产生了愈来愈难以调和的矛盾。显而易见,当代城市语境中的户外广告规划问题,已经成为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跨学科课题。由清华大学马泉教授撰写、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正是针对时代问题而推出的首部户外广告规划专著,它填补了国内户外广告规划研究及出版的空白。

  作者马泉先生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视觉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主持设计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及展陈设计、中国现代文学馆视觉形象系统、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展陈列设计、北京海淀区户外广告视觉规划总设计、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户外广告视觉总规划设计、北京"蓝色港湾"整体商业品牌规划及视觉推广总设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视觉品牌系统设计、包头城市户外广告规划总体设计等项目,著有《广告图形创意》、《广告与视觉传达》、《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与应用》等学术著作。《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一书,是他历时六年完成的学术新作。

  《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借鉴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规划原则和方法,同时结合传播学与认知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试图从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找到户外广告在城市中的存在价值、定位和规划准则。

  针对当今中国城市的视觉症候,此书提出了城市视觉秩序的新概念,以期将户外广告纳入跨学科的宏观视野中进行考量。在城市视觉秩序的概念框架下,此书阐释了城市视觉秩序的构成要素,重新对户外广告进行了界定和分类,从城市文化心理层面分析了户外广告对城市视觉秩序的影响,从户外广告商业价值、媒体创新性、环保低耗、城市公共责任、公共审美、城市地标等方面阐述户外广告规划原则。以综合比较国内外户外广告的发展状况为基础,此书还结合成功的实践案例对户外广告的规划思路与操作方式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从宏观角度探讨城市视觉秩序的总体构建对于国家形象传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的出版,在多方面赢得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好评。

  ◎突破学科壁垒

  《亚洲户外》杂志出版人、中国广告主协会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席黄淘认为:户外广告是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载体的广告,其依附或植入市民的出行路线、工作或消费场所,运用创意的画面、新奇的形态、动感的科技等吸引眼球、传递信息。当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不断细分、通过精准的内容吸引受众时,户外媒体作为唯一的大众媒体,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发布和对周边环境的革新创意,直观地引导一座城市的时尚潮流和大众表情,因此,户外广告也是一座城市与其市民相互融通、彼此亲近的开心果与粘合剂。遗憾的是,由于很多人对户外广告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生意的层面,加上设置规划的缺失、滞后,不少户外广告粗制滥造,不仅承载不了开心果和粘合剂的功效,还败坏了户外广告业的社会形象。令人欣喜的是,在城市视觉研究领域造诣颇深的马泉教授,从构建城市视觉秩序、优化公共空间语境的角度诠释户外广告的价值与功能,并在多个城市实践推广,为中国户外传媒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范本,指明了提升城市视觉品质的方向。

  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品牌创构中心总经理岡崎茂生认为:马泉教授的理论极富先见性且直通世界,实践脚步遍及城市开发、空间设计、市场营销及媒体、广告等各领域的方方面面。他跨越多学科多角度,思考了当今户外广告规划城市视觉秩序建立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著成这本专业的书。此书语言平易近人,条理清晰,观点鲜明,令人深受启发。

  ◎直指城市乱象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教授黄昇民认为:城市化既是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消费欲望的图腾。乡村转身为城镇,城镇转身为都市,都市转身为都会。欲望在膨胀,图腾也在变身,最终五光十色斑驳陆离,造城之人迷失于都市丛林当中不可自拔。扪心自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炫耀的外表可否掩饰文化的荒漠,强劲的物欲可否填补内心的惶恐?步入城市中心,直面商圈图腾,不得不深呼吸,不得不重新辨认,不得不重新思索,所谓的视觉秩序设计和规划也就因此而来。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金定海认为:视觉原本散漫,以秩序观之,渐现文化痕迹;城市原本混沌,以秩序论之,透显文明路径。从视觉秩序的角度,阅读城市,其价值意义远远大于阅读。城市视觉的重要性,能够被城市普遍认知,将是城市之福音。因为视觉秩序化一定会涉及历史视觉、文化视觉、生活视觉、产业视觉、社会视觉、美学视觉乃至政治视觉背后的利益冲突,如果城市行政不能站在这一立场上做出抉择,那城市视觉秩序无从建构,城市语境混乱,城市的文化认知模糊,这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有幸的是马泉教授做出了学与术的探寻,值得关注。

  ◎开启户外广告规划对宏阔视野

  安吉斯媒体集团凯伦传媒总裁林建潮认为:多年来,户外广告行业和国内其他行业一样,一方面得益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又因为管理的盲目性而深陷于无序与不平衡的困局当中。从根本上讲,城市建设也好,户外广告也好,都面临着规划、设计、创新、品质提升和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挑战。而真正要达到和谐和升级,不论是管理者、从业者,还是广告商、学者,都应该有从零开始、从长计议、从大局出发的开拓精神。抱着虚怀若谷、兼收并蓄、跨界融通、务实可行的研究态度,方可取得成效和好评。清华大学的马泉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位令人敬佩的学者。他的《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是一部难得的跨界实践和研究的佳作。马教授尝试从城市视觉秩序构建角度来研究户外广告存在的价值、责任和贡献,并以此探讨整体空间的语境规划。这种探讨是睿智的、有建设性和实用价值的,中国的城市建设者、广告人和广大读者一定能从中得到启发和灵感。

  通过探讨户外广告与城市视觉秩序的关系,《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希冀发现媒体经济价值与城市视觉秩序的交汇点,厘清户外广告在城市空间中所具有的复合功能与规划原理,从而为建立户外广告规划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操作原则提供一定的参考,最终探索出符合当代城市发展趋势的中国户外广告规划体系。

  可以说,引导城市走出视觉迷津,是这本书的历史使命;引领户外广告迈向城市视觉新境界,是这本书的核心价值。

bjbingrui
2014年02月22日 15:59:10
2楼
广告效应就是比较好的啊,我们都可以学习一下子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