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白建筑创意 QQ别墅 TOMBAI
tombai
tombai Lv.5
2014年02月04日 20:16:23
只看楼主
QQ别墅.jpg QQ别墅1.jpg qq别墅2.jpg qq别墅3.jpg qq别墅4.jpg qq别墅5.jpg qq别墅6.jpg

QQ别墅.jpg


QQ别墅1.jpg


qq别墅2.jpg


qq别墅3.jpg


qq别墅4.jpg


qq别墅5.jpg


qq别墅6.jpg

免费打赏
csf_ly1325
2014年04月11日 09:06:50
12楼
tombai 发表于 2014-4-11 08:24 我要没说这个适合大多数人我也更加鼓励每个人都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不喜欢工作服呵呵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这个倒是真的!还有 我鼓励有创新!不过 咱们这么说 是有点跑题了!
回复
yougebanzhang
2014年07月17日 16:48:03
13楼
个人表示很喜欢这个建筑、
回复
tombai
2014年12月11日 11:14:31
14楼
yougebanzhang 发表于 2014-7-17 16:48 个人表示很喜欢这个建筑、谢谢啊。谢谢啊,哈哈,
回复
tombai
2015年12月22日 07:47:13
15楼
我个人做平面规划 有几个原则,可以和你分享下

A.尽量避免 独立走廊的出现
因走廊独立 就只有走廊的功能,但如果走廊和其他可开放式的空间共享就会增添给空间的面积
比如走廊和客厅共享,比如走廊和餐厅共享,比如走廊和开放式书房共享,
B.尽可能的做开放式规划(能开放的空间 尽量开放式设计)
通常民宅面积都不会很大。如果是自己盖别墅 就不用说啦,可以尽情的挥霍空间, 现在说的是民宅,就要寸土寸金的珍惜利用。
C.空间规划的两大原则,
一是 尽量增强空间的实用性,比如储物空间一定要足够充沛(等你在房子里住了十年八年后发现东西都没地方放才后悔当初的设计?岂不晚矣。)你要设计让客人20年不后悔的方案。
二是 尽量使空间显得宽敞大方,不要处处拘谨(处处隔断 玄关啥的)我相信你也一定不会喜欢面壁思过,处处碰壁的感觉吧。


实用的设计 【肯定是】好设计;
美观的设计 【可能是】好设计;
符合人为的设计 【可能是】好设计,
这是室内设计的 三大核心理念.
附赠:室内设计其实 是设计 人 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自己选择居住大宅? 还是蜗居。
如果你喜欢蜗居的感觉,就算买200平米的房子,那也会伪装成蜗居的风格再进去住,
如果你喜欢大宅的宽敞舒适,就算只有几十平米的小房子,也会想办法使其变成大宅 】
回复
点思设计
2015年12月23日 08:16:30
16楼
好资料,谢谢分享。
回复
tombai
2016年07月28日 15:48:05
17楼
不用烧暖气的房子
比被动房更加被动的【超级被动房】 再无任何能源补给的情况下实现冬暖夏凉。

真正绿色环保的生态住宅

A,住宅本身需要设计一圈隔热层【比如 阳台 阳光房属于隔热保温层】
隔热层的目的是什么?
1,当然是隔热&保温,2.还能够吸热
冬天需要吸收热能 给房屋储备热能,同时还要确保热量尽可能少的流失。
既然要吸收热能,太阳的资源不可浪费,所以房屋采光面一定要尽可能大开间的玻璃窗,
以采集足够多的阳光射入屋内(同塑料大棚原理)为室内提供免费的热能,于此同时就
要考虑热量流失的问题,
解决方案:
首先是考虑真空玻璃,因为热能无法通过真空传递,但是窗框 依然导热,所以我的
解决方案是,不止一层真空玻璃窗,而是两层甚至三层,确保热量最少的流失,但是三
层真空玻璃窗造价又会升高,普通人家未必能够负担的起,
于是想到用钢化玻璃,12mm厚度大钢化玻璃,也是三层,每层间隔30公分左右,这样
改良之后 的设计,大块的玻璃 更显档次,也更加明亮,可以采集更多光线,成本大大降
低不说,也更显得更加高大上了。
这个还不够,我需要隔热效果更加靠谱,
就是住宅外围设计一圈隔热保温层【比如阳台,阳光房都属于隔热保温层】
但是建筑四周都要设计一圈隔热层,就会浪费不少面积,就会增加建筑成本,
我的方案是:采光面的热热层就设计成阳台,种花种草观景阳台。不是采光面 的隔热
层 设计成衣帽间,储物间,卫生间 和厨房等这些功能空间,楼梯间也可以考虑设计在隔热
层区域(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规划即可),白天敞开这些隔热层才光面的门和窗,让热空
气直接循环与室内空间,晚上关闭所有隔热层的门和窗子,尽量减少热量流失,
夏天需要阻隔热能,让屋子里面一直保持凉爽,夏天的操作比较容易些,因为楼上已经
打好了基础,所以,只需要白天关上所有隔热层的门窗即可,

B,需要设计一套 地下恒温自然风系统

屋子里要保持空气新鲜,可是开窗子,室外的冷/热空气就会进入屋内。所以我设计一套
地下恒温自然风 系统。顾名思义,就是空气经由地下恒温处理之后再进入屋内循环。

结构组成:进/出风口(空滤器+可调节百叶) 进/出风管道 地下恒温层(导热管道)

工作原理:室外空气 经由空滤器过滤,流入地下恒温层,冷空气升温/热空气降温,
之后流入室内循环。这样就会尽可能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也是恒温的,实现冬暖夏凉。

空气流程:进风口--管道--地下恒温层导热管(像地暖管一样,一圈一圈的)--管道
--室内空间--管道--地下恒温层导热管--管道--出风口

空气流量:这个 地下恒温自然风系统 要做到 像自然开窗一样自然通风的效果,那么就需要
进风口足够大,进风管道足够多,才能确保有充足的新鲜空气流通。
方案A,进/出风管道不能是一根,而是一整排进/出风管道,确保足量空气流通
方案B,设计专门用于流通空气的空气井,确保足够多的空气流通(这个更适合大型建筑)
地下恒温导热管,也用更大型建筑管道

风口设计:进风口 也同时也是出风口,在房子 前后(南北或者是东西)分别设计进/出风口。
让空气自然对流。进风的时候是空气过滤之后再进入地下恒温层进行恒温处理,
恒温处理后的空气流入室内循环,注意:这时候 排风的时候,空气也需要经过地下
恒温层和空滤器才能排出室外。虽然 排气时候不必要再恒温再过滤,可是要达到
自然风对流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做了。
进风口和出风口是相对的,同一个风口,即可以进风,也可以排风,
(进风口就是排风口,排风口也是进风口)
这就好像打开窗子,你很难确定这边窗子一定是进风的,那边的窗子一定是排风的,要根据
当时的室内外温差和风向风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个不是探讨范围,我们只要确保空气可以自然
流通的,新鲜的,并且是恒温的空气就好。

技术提供者:汤姆白
回复
点思设计
2016年08月01日 10:45:48
18楼
有创意,赞!
回复
cow1468494247759
2016年08月01日 21:51:38
19楼
真需要,谢谢分享
回复
猫猫
2016年08月02日 09:26:00
20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