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输变经验总结,顺便卖书
statistic
statistic Lv.2
2014年01月16日 21:11:12
只看楼主

2013 的注电成绩出来了,案例(发输变)30+30 ,低空通过,总结经验与大家分享。 2012 年基础考试,复习资料两本天大的教程,加上网上下载的几套真题,复习了大概3 个月,平均每天1 个小时,最后总分189 通过。个人感觉基础考试只是面比较广,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天大资料例题搞清楚即可。如果想保险通过,个人不建议放弃流体和材料力学,公式套来套去就是那么几个,都背下来得到一半分数是没问题的。考试的人都是工科出身,公共基础得分要比专业基础后

2013 的注电成绩出来了,案例(发输变)30+30 ,低空通过,总结经验与大家分享。
2012 年基础考试,复习资料两本天大的教程,加上网上下载的几套真题,复习了大概3 个月,平均每天1 个小时,最后总分189 通过。个人感觉基础考试只是面比较广,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天大资料例题搞清楚即可。如果想保险通过,个人不建议放弃流体和材料力学,公式套来套去就是那么几个,都背下来得到一半分数是没问题的。考试的人都是工科出身,公共基础得分要比专业基础后30 道题容易的多,认真看一下性价比很高。考试时间分配大概是上午两分钟一道题,下午4 分钟一道题,注意预留填卡时间,因为题目数量多,如果一道题用时超过1.5 倍的时间就果断放弃,考试多得分是目标,没必要死磕。
基础考试通过后,2013 4 月中旬开始复习专业考试,工作日平均每晚3 小时,周末每天5 小时。开始时定制的计划是《复习指导书》看一遍,然后边做真题边熟悉规范。于是埋头看《指导书》到5 月底,以考试的状态试水了一套真题后发现方向完全错了。首先专业知识部分,翻《指导书》不如直接翻规范容易找,而且也不如规范精确。指导书2007 年到现在很多东西已经过时,如果想用还得在上边标注参考规范哪页,还不如直接翻规范省时间。至于案例分析就更蛋疼了,即使有幸找到了对应章节,怎么写出处?总不能写参考《指导书》哪章哪节哪个公式吧。
于是果断转向,通读所有规范。网上有资料对每个规范注明重要程度,对于标准不熟悉的考生有一定参考价值。五星和四星的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的读清每个细节,包括条文说明,绝大多数案例都在这个范围内。三星至少要通读一遍,有一定熟悉度,二星及以下要通过读目录熟悉内容,毕竟还要考专业知识,很多时候能不能得分就看你有没有印象,能不能想起来。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读规范并练习往年的专业知识真题。这样组合的好处是,专业知识出题覆盖面广,并且可能涉及各种规范,正好是一学一练,当你看到题干时就能知道到此题出自那本规范时说明你已经足够熟悉规范了。做到这一点可以有足够的把握通过专业知识,并且当案例题出现新的考点时(每年案例都有那么几道)能够迅速找到。
从七月份开始,以真题为主,有人推荐真题3 遍以上,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对于已知题目的熟练程度并不能带来深入的思考,而且随着出题越来越灵活,一旦陷入思维定势更容易进坑。真题我只做了一遍,而且都要严格限制时间3 个小时,采用考试的状态,答题必须写明出处,计算过程,并且留下5 分钟作为填卡时间。为什么这样做,因为真题就那么几套,如果开始就研究细节,就没有样本练习考试了,而很多问题只有在考试的状态才能发现。例如,书本的摆放,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才知道重要资料放在什么位置最顺手,如何让所有的资料都在视野之内,信手拈来。再比如,继电保护规程在合订本上密密麻麻的一堆字,很难迅速找到点,当出现几次时间不够的情况时,就要开始想办法了,我是在目录旁贴了张纸,把要点做成索引,重点就可以一目了然。
真题的价值还在于研究考点,尤其是近两年的真题,虽然题变了,坑变了,但是出处还是那么几本重要的规范,手册中的重点章节。我认为每套题做完之后至少要花六小时去研究,包括出处,有些题目可能会同时出现在手册与规范中,不要不求甚解,找到所有可能出处,比较异同。每道题要尽可能的算出符合选项给的精确解(很多答案得到的近似解细究起来都有问题,选项小数点后面两位不是白给的)。还要注意与真题考点并列的那些考点。例如,真题考了防震锤,全看了,明年可能就开始考护线条了。要注意分析潜在考点。
往年的考题答案也不全是正确的,有可能误导考生重复中坑。此处举个例子,2011 年下午第32 题,答案用了《过电压和绝缘配合》中的公式C23 ,而实际上根据今年以前的经验,题干中很少给出无用信息,所以我怀疑这个答案。翻看《线路手册》此式出处2-7-39 ,但是这是个近似值,取了导线波阻抗400 欧,精确的公式实际是2-7-38 ,波阻抗计算在公式2-1-41 。计算结果应是B 而不是A 2012 年下午22-25 题干,与今年考题中上午的某题干是一样的,数都没变。按照往年所有条件都会被使用这个假设来考虑,为何要给出上一级的短路电流,我理解目的是给出上级短路电抗,在模拟的时候我仔细考虑并计算了这个部分,而答案似乎没考虑这点。今年考试很多人说那道题没法算出答案,我算出来了,数据稍有出入,可能是某处少乘了1.05 的缘故。当然答案中大多数思路是值得肯定的,我要强调的是对过程的思考。
看真题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发现了手册的用途。手册共四本《一次》《二次》《线路》《系统》,通过比较发现《系统》中绝大多数考点都会被其他三本手册和规范所覆盖,所以《系统》这本手册直接放弃。其他三本手册的阅读与真题配合阅读。全部复习完后回头来看,在开始的时候应该通读《一次》手册前十章,因为按照真题的出题思路,潜在的考点很多。
2013 专业案例,上午做了24 道(计算门型弧垂那道没找到),交卷的时候信心十足,结果考场一哥们对答案,说了几个坑,发现中了三个,当时估计36-38 分。下午拿来试卷之后先看第一页,觉得不妙,翻第二页,看见那几张表,有点慌,再看一页,崩溃了。想了一秒钟,索性从后往前做,看见自然功率那道,才稍微镇定,后五道做的很顺利。做到那几道计算绝缘子片数的时候发现爬电比距给的很有问题,虽然我有自信已经把所有的绝缘子片数的情况都搞清楚了,但是还是被这种莫名的考点搞晕了,出于保险考虑,索性用资料里的爬电比距计算了一道,放弃了后面的四道。回去的时候遇到一个也考输发的考友,讨论之后,我感到了出题人满满的恶意,第一次听说爬电比距可以按照相间数据来给,还要除以根三,而且这种条件还放在题干里,直接导致关于绝缘子部分的准备全部白费。下午最后做了20 道题,交卷之后感觉做了的都差不多能对,估计36 分左右。结果考场上一哥们在总结坑,总结了五个发现自己全中了,晕。于是当场修正下午估分至26 分,总体算下来通过概率70% 。结果比较出乎意料,下午没中坑的应该全对,上午感觉很好却分数很低。成绩出来后看论坛上大家说成绩和感觉差距很大。我想说,其实今年的坑很多,躲过去了或者讨论过了自己才知道,没躲过去还以为自己对了呢。我觉得只有考生多交流才能防止这种问题发生,多看论坛是个方法。
额外的说说之前论坛看到的一些问题。规范。规范合集没有的单行本一定要买,和所花的时间精力比真不差这点钱,哪怕提高百分之一的概率,早一年通过,学过概率自己算一下数学期望都超值。如果愿意再花点钱,重要的规范买单行本也不错,合集太厚,翻起来不方便。所有手册规范我用的正版,开卷考试,印刷好的找起来省力。
规范名称我写的简称,因为我写字慢,更重要的原因是规范的全程我总是会记差几个字。个人认为没必要一字不差,如《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这种常用又很长的规范。手册直接写“一次手册”、“二次手册”。个人认为,阅卷人不会因为这种小问题把本来正确的答案判错。不管全称还是简称,规范名字一定要能默写,不要指望都查到条文了,还得翻回首页看规范名称,一道题耽误30 秒,整张卷就12 分钟。
计划。复习考注是个艰难的过程,必须在一开始想好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什么时候看规范,什么时候看真题,看到什么程度。制定计划以后要每天执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保证效率。
目的性。考试就是考试,就要按照考试的思路去练习,目的就是通过,不要以学习专业知识的角度来看书,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方法。可能有些东西一辈子都用不上却是重点,也有可能有些点很重要,自己掌握的也很透彻,就是不考。个人感觉,当时看《指导书》时候的确长知识,但回头看对考试用处很小。
真题。怎么强调其重要性也不过分,尤其是2011 之后的真题,非常有研究价值,因为近三年出题人的思路还是比较一致的。
心态。考注要耐得住寂寞,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不努力一定没回报。考过的人要么比你聪明,要么比你努力。前者你无法选择,所以…… 更何况,很多人努力程度之低远没到拼天赋的地步。
曲乐
2014年1月16日
最后,考过了,开始卖书。除真题集外,所有手册规范均为正版,极少数铅笔标记(合计不超过五处)。
发输变:
四本手册《一次》《二次》《线路》《系统》几乎全新
2012 规范合集上下册、复习指导书、习题集,翻得有点黑了
2012-2013 增补规范单行本13
2013 增补单行本6
2012 版真题集(淘宝上买的,火规封面,里边内容不全)
打包出售700 块(规范单行本比较贵),限上海上门自取。有意者加QQ18000208
另有天大版基础考试复习指导书上下册,有意者20 元自取。

xiaojidong26
2014年01月16日 21:41:43
2楼
写的太好了,看得出朋友真用功了,方法很有用,谢谢!:victory:
回复
漫步天下
2014年01月17日 01:06:34
3楼
不得不说一句,我看过很多过来人的经验,这篇在注电论坛里面是看的最爽的。

还要说一句,注电考过的人写的经验,比起注水、结构的人,总觉得还不够详细,不是很给力。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注水里面的人写的经验,我觉得真的很好。
回复
wettonqq
2014年01月17日 09:39:54
4楼
经验学习了,很好的借鉴啊
回复
wuanbai
2014年01月17日 21:00:54
5楼
感谢楼主!为楼主加油!!!
回复
ruixins
2014年01月19日 22:16:19
6楼
13年发输电专业考试很难,14年肯定过会更难,大家还是需要早点准备的,14年发输电专业考试群 106653084,群里有很多高手一起学习交流
回复
mcx007
2014年01月20日 09:03:28
7楼
帮顶
学习了
回复
hlxy37928
2014年01月20日 18:33:03
8楼
能否说下:“2012版真题集(淘宝上买的,火规封面,里边内容不全)”是什么书,名称是什么。。。谢了。
回复
apple021231
2014年01月20日 23:42:36
9楼
写的真不错,楼主用心了:victory:
回复
糊里糊涂
2014年01月21日 05:37:26
10楼
写的真不错,楼主用心了
回复
云飘飘
2014年01月21日 07:05:56
11楼
顶一下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