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年的结构生涯-To新手
chris36
chris36 Lv.8
2013年11月18日 20:48:32
只看楼主

http://bbs.co188.com/thread-3565071-1-1.html这是2年前,刚毕业时,刚接触土木在线时发的帖子,今日翻看,无尽感慨! 2年,或者常说的5年,对于一个结构设计初学者来说太关键了,我很庆幸我现在还在这个阶段,然后有这个领悟。你必须从一个CAD都用不好的毕业生,规范看了N遍都看不出所以然的毕业生,画楼梯画到想吐的毕业生...对了,就是各种不会的毕业生,在一个压力较大,或者山大的城市里,混得好,混得像个样子,经过几年的磨练,把结构设计做会,做好...不然哪一天回过头,那应该是说多了都是泪!

http://bbs.co188.com/thread-3565071-1-1.html这是2年前,刚毕业时,刚接触土木在线时发的帖子,今日翻看,无尽感慨!

2年,或者常说的5年,对于一个结构设计初学者来说太关键了,我很庆幸我现在还在这个阶段,然后有这个领悟。你必须从一个CAD都用不好的毕业生,规范看了N遍都看不出所以然的毕业生,画楼梯画到想吐的毕业生...对了,就是各种不会的毕业生,在一个压力较大,或者山大的城市里,混得好,混得像个样子,经过几年的磨练,把结构设计做会,做好...不然哪一天回过头,那应该是说多了都是泪!
从帖子内容说起。
首先提到的是二流本科学校。现在看来,学校不是一个决定因素,最关键的是你自己,你的努力程度,你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你的悟性。你要知道力是怎么传递的,弯矩图是怎么画的,这些在大学学不好没关系,但是你工作了,你要弄懂,这对结构构件设计很有帮助。所以,工作了,依然不能丢掉力学的课本,这是第一步,要踏实。
其次,是设计院的规模。个人对设计院的看法是,最好是项目多,能锻炼,这样成长应该是最快的了。当然,这种院不是想要就有的,如果在一个活少的院,也没关系,因为我们活在有老庄的年代。本人刚毕业待在一个人多活少的设计院,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遇到一个会所,幼儿园,都要谢天谢地。那时候老庄网络班3期刚刚面世,花了2年多星期学会了梁板配筋,花了2个多星期知道了PKPM怎么建高层,怎么画墙竖向构件。后来,单位有个高层要做初步设计,我就光荣的接受了任务,得到了总工的好评。要感谢老庄,顺便再说一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最后,关于新知识的学习。同事,总工是最好的资源,所以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做事积极,多说(活跃气氛)多做,这些不用我说了吧。。。

现在的我,做过框架,剪力墙,转换层,地下室,若干种基础。。。接下来,挑战一直存在,接下来,与你共勉。。。


Djo at 深圳
chris36
2013年11月18日 20:59:00
2楼
PS:本人木有参加过老庄培训,那时候穷啊~~~
回复
kkjanson
2013年11月18日 21:05:41
3楼
楼主好强啊:handshake
回复
lozengetmzx
2013年11月18日 21:15:24
4楼
不明觉厉~!!!
回复
rcx111
2013年11月18日 21:58:35
5楼
没干过转换的路过
回复
xueqingjoan
2013年11月18日 22:30:50
6楼
:P也不看看他大姐是谁。。。。。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xueqingjoan
2013年11月18日 22:32:22
7楼
:lol小弟 加油 姐不懂的就请教你。。。PS:不知道谁说小弟发了帖子,大海捞针的都捞出来看了。。不容易啊 我
回复
小小顽童
2013年11月18日 22:33:22
8楼
谢谢楼主心得的分享
回复
sc-dth
2013年11月18日 23:23:24
9楼
我也来顶一个,作为你群的管理员之一,我表示我落后了;作为老庄室外弟子之一,我也得有很多感慨,不过和楼主一样从老庄三期初级班开始学习结构,可惜啊,时运不济,更不是楼主的脚步,惭愧啊~~~~~~~
回复
zoushuai2525
2013年11月19日 00:24:49
10楼
:lo做的好:lol
回复
画图匠
2013年11月19日 09:20:45
11楼
在“老庄结构院”板块人气相对往年更低迷的年代,楼主的帖子应该说本来可以值得加个精华或是亮显。

不过,也许其中提到了一些敏感的东西,目测此贴能不被删除就是万幸了。

生活在一个有老庄的年代,也许是幸运,但也有可能是不幸。(——引自与一位面授班学员交流时他说的话,纯引用,请勿过度解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